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2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雷球英汤利红

株洲市三医院湖南省412003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间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60例)和对照组(n=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服务,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ADL评分和MMSE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痴呆症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老年痴呆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老龄化进程的逐渐加快,老年痴呆患者的发病率亦在逐渐上升,约占我国老年人群的4.0~5.0%[1],对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脑病性疾病,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认知能力降低、记忆力减弱、精神症状变化、自理能力降低及四肢产生运动障碍等症状,并且随着病程的进展,往往会导致患者发生生活不能自理情况。目前,临床上对于老年痴呆症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案,但大量的临床经验表明,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为了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间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施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间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符合CCMD-3中关于老年痴呆症的相关诊断标准[2];②年龄≥60岁;③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本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60例)和对照组(n=6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60~77岁,平均年龄68.79±7.28岁;病程10个月~11年,平均病程4.78±0.53年。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9.72±8.41岁;病程11个月~12年,平均病程5.11±0.48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服务,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包括:(1)日常行为干预:在每天清晨时,护理人员应指导和督促患者进行一些很简单的行为动作,例如叠被子、扫地、自主大小便及扫地等。通过日常行为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的大脑重新构建条件反射系统,以逐渐学会生活自理[3]。(2)认知护理:白天时,护理人员可以协助和指导患者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数学计算,而在晚睡前则可以指导患者记忆当天中经历过的事情、遇到过的人及四周的环境情况等内容,以避免患者出现被试记忆力衰退和语言功能受损情况[4]。(3)社会及心理支持:护理人员应合理利用家庭支持系统,每周定期举行一次讲座,号召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向他们详细讲解和指导老年痴呆症相关知识、家庭护理知识及技能,并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和交流,尽量获得家属的配合和支持,进而使患者得到尽量多的社会和家庭支持。(4)娱乐活动及运动训练干预: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合理的安慰,并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和病情变化,由专门的医护人员组织和监督患者们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5]。此外,医护人员还应指导患者进行合理适当的有氧运动锻炼,如慢跑、打太极、练气功和广场舞等。

1.3疗效判定标准

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均安排专业的医护人员采用日常生活量表(ADL)和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以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其中ADL主要包括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等两个方面的内容,而MMSE量表的分值为0~30分,若评分<24分则代表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缺陷。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数据纳入SPSS20.0统计软件中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以(±s)进行表示,当(P<0.05)时,代表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ADL和MMSE量表评分对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ADL评分和MMSE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老年痴呆症属于获得性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主要发病于老年前期与老年期,具有病程较差和致残率较高等特点,其起病较隐匿,早期时往往不易被患者察觉,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会逐渐表现出人格行为改变、记忆障碍及食欲障碍等症状,导致患者的生活、工作及社交能力逐渐衰退,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从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逐渐加快,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发病率亦在逐年上升,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非常沉重的负担。

老年痴呆症患者通常存在着程度不一的行为障碍、认知功能损伤及精神障碍,其日常生活能力相对较差,这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还对患者的家庭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目前,临床上对老年痴呆症的病因还没有明确,没有确切的药物进行治疗,因此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6]。本次研究中我们在研究组患者的护理干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ADL评分和MMSE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对老年痴呆症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华,慕琍萍,常亭玲等.住院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3):28-31.

[2]江芳辉.应用整体护理干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8):721-723.

[3]陆露,王晓莹.预见性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2):1729-1731.

[4]于红静,陆新容,钟玉群等.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6):12-14.

[5]胡竹芳,吴慧群,邓乒翻等.情感护理法对中度老年痴呆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能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5):1152-1154.

[6]糜盘英.综合护理法对老年痴呆患者动态血压节律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3):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