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爆破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09
/ 2

浅谈爆破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蔡君保

【关键词】爆破施工;安全防护;危险源

引言:

爆破安全隐患主要有早爆、拒爆、爆破震动、爆破冲击波对周围建筑物的破坏,爆破噪声、飞石对周围建筑物和人畜的伤害,爆破粉尘、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的损害。针对这些情况,要实地考察现场情况,深入了解被爆对象的尺寸、结构形式、地质情况、水文情况以及爆区周围的环境,需要保护的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与爆区的相对位置和距离等,必要时进行爆破试验,要制定专门的爆破安全技术措施,避免爆破事故的发生,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爆破施工的危险源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其爆破施工的危险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雷管和炸药混装混运;第二,爆破材料不合格;第三,雷管与火药储存、运送间距不符合规定;第四,炮眼深度、封泥长度不符合规定、装药量过大、装药时用力过猛;第五,爆破母线未按规定扭结短路,雷管与导电体接触;第六,未执行“一炮三检”及“三人联锁放炮制”、“自联自放”等爆破管理制度;第七,警戒设置不符合规程规定;第八,未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支护不完好,瓦斯超限、煤尘堆积飞扬等隐患下进行爆破作业;第九,班组长没有按要求撤出警戒;第十,拒爆、残爆检查、处理不当;第十一,没有按规定清退火工品,私藏火工品。

二、安全技术措施

1.爆破飞石的控制措施

第一,在满足工程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爆破作业指数,并选用最佳的最小抵抗线。在设计前一定要摸清被爆介质的情况,详尽地掌握被爆体的各种有关资料,然后进行精心设计和施工。注意避免将药包布置在软弱夹层中或基础的结合缝上,以防止从这些薄弱面处冲出飞石。第二,选择最佳的炸药类型,一般来说,采用低威力、低爆速的炸药对控制爆破飞石比较有利。不耦合装药和反向起爆。在浅孔爆破时,尽量少用或不用导爆索起爆系统。实践证明,导爆索起爆系统使炮孔起爆的同步性增加,从而增大了同段起爆的爆破能量。此外,它还容易破坏堵塞的炮眼,减弱堵塞作用,从而产生大量的飞石。第三,设计合理的起爆顺序和最佳的延期时间,以尽量减少爆破飞石。装药前要认真复核孔距、排距、孔深和最小抵抗力线等,如有不符合要求的现象,应根据实测资料采取补救措施或修改装药量,严格禁止多装药。做好炮孔的堵塞工作,严防堵塞物中夹杂碎石。第四,在控制爆破中,采用主动防护或被动防护措施加强对被爆体采取严密的覆盖,覆盖材料有草袋、钢丝网、帆布以及装土的袋子等。加强个体防护。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安全规程,穿着整齐,并佩带安全帽。

2.爆破空气冲击波控制措施

为确保人员和建筑物等的安全,在爆破作业时,必须对空气冲击波加以控制,使之低于他们允许的超压值。如果作业条件不能满足爆破药量和安全距离的要求,可在爆源或保护对象附近构筑障碍物,以消除空气冲击波的强度。控制空气冲击波的途径有四种:第一,防止产生强烈的冲击波;第二,冲击波产生后立即消弱;第三,在冲击波传播工程中进行消弱;第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扩大空气冲击波的通道。从装药能量的角度看,空气冲击波是炸药爆炸产生的一部分能量通过空气散失而成,所以空气冲击波的强度与爆破能量利用率有密切关系。从爆破技术上讲,精心设计,精心施工,采用最优的爆破参数和爆破器材,减少一次爆破的起爆药量,微差爆破,良好的堵塞,反向起爆分散装药等,都是既能改善爆破效果,又能降低冲击波强度的有效措施。在爆破区或保护物附近构筑堵波墙,可以在空气冲击波产生后或传播过程中加以消弱。在空气冲击波形成的瞬间,利用少数反向布置的辅助药包或彼此反向布置的药包,也可消弱空气冲击波形成时的强度。

3.爆破震动的控制措施

为了确保爆区周围人和物的安全,必须将爆破地震的危害严格地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对此,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控制爆破震动危害:采用深孔松动控制爆破,合理布置爆破连接、起爆网路。选用低威力、低爆速的炸药。限定一次爆破的最大用药量为50kg。选用适当的装药结构。实践证明,装药结构对爆破地震效应有明显的影响,装药越分散,地震效应越小。工程实践中,为降低爆破震动通常采用以下几种装药结构:不耦合装药,在大爆破中采用铜室条形药包,空气间隔装药,孔底为空气垫层的装药结构。采用微差爆破技术。微差爆破以毫秒级的时间间隔分批起爆装药,大量的试验研究表明,在总装药量和其他爆破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微差爆破的振速比齐发爆破可降低40%~60%。采用预裂爆破或开挖减振沟。预裂爆破和开挖减振沟都是使地震波达到裂隙面或沟道时发生反射,以减少透射到被保护物的地震波能量。调整爆破工程传爆方向,以改变与被保护物的方位关系。充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如河流、深沟、渠道、断层等,其都有显著的隔震减震作用。

4.限制能量的集中和蓄积

爆破设计的重点就是装药量和布药形式设计,遵循等能原理尽量使药量分散均匀,同时采用毫秒延时起爆方式,使顺序起爆的炸药能量恰好用于块体的破碎而无多余释放能量。

5.防止人为失误

人的可靠性比设备要低很多,特别是情绪紧张时容易受作业环境影响,失误的可能性更大,为了减小人为失误,应为操作人员创造安全性较强的工作条件,比如改善通风、光线状况,搭建舒适的操作平台。由于拆除爆破安全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行为,所以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严格监督检查、加强安全教育,这些都是预防事故的有力措施。

三、应急救援措施

第一,为确保安全施工,在爆破施工中通常会由有爆破施工资质的某公司承包,并与之签订爆破合同,明确安全责任及施工要求,以保证施工顺利完成。第二,在爆破施工期间,派专人在信号楼用对讲机与现场保持联系,了解列车运行情况,在列车通过施工地点前30min停止爆破作业,确保不影响正常行车。第三,为防止爆破后的碎石飞起损坏供电和信号设备及在线路上堆积,在爆破施工中可采用松动爆破、机械挖掘。第四,在施工现场对爆破药料严格按规定存放保管使用,爆破作业必须有施工负责人在场,由专业人员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对每个炮孔的装药量要按岩石种类分别控制,对药量填放要严格把关,每个雷管在使用前必须测试。第五,每次爆破均设专人指挥,引爆也应由专人操作,周围设防护员,相互间用对讲机联系。引爆前防护人员必须确认现场作业人员已撤离至安全地点、周围无其他人畜及与信号楼确认无列车通过后,方可进行引爆。第六,爆破施工前用内装砂土的草袋堆积在接触网支柱、信号设备前,形成1.5m高的“u”型防护,并用空草袋覆盖炮眼,避免飞石损坏设备。第七,炮孔装药后,因天气影响、引爆设备故障或其他干扰不能及时引爆时,要明确装药地点,做好记录,派专人看守,直至引爆为止。引爆后要由施工负责人和引爆人员反复确认是否全部爆炸,决不能留死炮。第八,爆破完毕后,立即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检查,对掉落在铁路界限内的碎石立即组织清除,并有专人负责检查道岔尖轨与基本轨之间是否有碎石,避免影响正常行车。

参考文献:

[1]肖以杰.爆破施工安全防护技术措施探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04).

[2]赵明飞.控制爆破施工应用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05).

[3]李伟,王金伟.甬临公路临近铁路爆破施工风险评估和防护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