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激情犯罪的心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6-16
/ 2

论激情犯罪的心理干预

吴丽珠

吴丽珠(广州大学医疗门诊部广东广州510006)

【中图分类号】R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0)06-029-02

【摘要】激情犯罪心理来源于行为人的欲求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性,因而具有需要满足的畸形性和急迫性、不良心理体验的急剧扩展性、情境刺激与反应的不对称性、犯罪决意形成的超坚定性等显著特征;要预防激情心理的发生,必须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运用精神分析疗法、合理情绪疗法、以人为中心疗法等心理治疗技术,帮助行为人调节自己的需要结构,减轻不良情境的刺激,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犯罪心理外化为犯罪行为。

【关键词】激情犯罪心理心理特征心理预防

激情犯罪属于情绪性犯罪,犯罪后果十分严重。近年来,由于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和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导致一般民众的生活压力不堪负重,人际冲突进一步加剧,不良情绪体验在整个社会中蔓延、扩展,因而激情犯罪频频发生,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社会危害。因此研究激情犯罪心理,预防此种不良心理的产生和膨胀,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现实课题。

1激情概述

1.1激情的概念

激情是一种持续时间短、表现剧烈、自我控制力减弱的情绪。激情通常是由一个人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所引起的[1]。激情状态下的人往往会改变自己惯常的道德理念和行为模式,其认知活动范围会变得狭隘而集中指向引起激情体验的对象,意识清晰度降低,控制自己的能力减弱,行动完全受激情支配,不计后果地放纵自己的行为,完全贯注于自己的激情体验。

1.2激情的分类及表现形式

1.2.1激情的分类

激情主要可分为两大类:

1.2.1.1积极的激情。这是由个人生活中高兴的事情或者具有极大的社会正面意义的情景所引起的激情,这种情绪能推动个人积极投入正面的社会活动,对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1.2.1.2消极的激情。这是由个人生活中不良的甚至令人厌恶、使人愤慨的情境引起的激情,这种激情会促使个人进行严重危害社会和他人的犯罪行为[2]。

1.2.2激情的表现形式

激情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1.2.2.1愤怒。愤怒是当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的行动受到挫折时引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表现形式。这种情绪的产生主要是由外部对自己或对自己有亲密关系的人的生命、身体、名誉、权利、财产等侵害,为保全自己或者有亲密关系的人不受侵害而引发。愤怒情绪很容易引发冲动而对侵害者施加暴力,造成血案。

1.2.2.2恐惧。恐惧既是一种应激情绪,又是一种有机体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境而又无能为力的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形式。恐惧情绪体验极度高涨时,会导致行为人为逃避威胁或危险,不假思索地实施暴力行为。

1.2.2.3报复。报复是在社会交往中欲以攻击方式对那些曾给自己带来挫折、不愉快的人发泄怨恨、不满的一种情绪表现形式。强烈的报复情绪体验同样会导致严重而残忍的暴力犯罪行为的产生。

2激情犯罪心理特征

2.1需要满足的畸形性和急迫性

激情犯罪作为一种情绪型的外罚性犯罪行为,是行为人在遭受严重挫折的情况下,把不良情绪向外界发泄的一种极端的表现形式,这种不良情绪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行为人对需要短缺的不满,由不满产生了挫折感,由挫折感产生了填补需求短缺的畸形性和急迫性的心理体验,由这种心理体验产生了行为人的需求欲望与现实供给短缺的对立,由对立状态产生了冲突的不断升级和不满的郁积,而不满的郁积在不当情境的刺激下,行为人就会把郁积的情绪能量释放出来,进而出现行为冲动失控,不顾一切地实施犯罪的情况。

2.2不良心理体验的急剧扩展性

当行为人畸形而急迫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行为人会出现不良的心理体验。一般而言,任何人在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均会发生不良的心理体验状况,但一般不会引发犯罪行为,即使会引发犯罪行为,其心理过程也相对较长。而激情犯罪心理则不然,行为人在一定情境的刺激下,不良心理体验会迅速地扩展和膨胀,整个过程带有瞬间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其犯罪心理所引发的犯罪行为也不可避免地带有瞬间性和突发性的特点。

2.3情境刺激与反应的不对称性

就一般人而言,情境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了大致对称的状况,而激情行为人在与众人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对情境刺激的反应强度却大大高于一般人,形成了情景刺激与反应显著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导致行为人在短时间内出现激情状态,并伴有一定程度的意志障碍,引发行为失控的犯罪行为发生。

2.4犯罪决意形成的超坚定性

激情行为人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之前,尽管没有犯罪预谋,但犯罪意向和犯罪意志却异常的坚定。在情境的刺激下,原本被行为人所抑制的不良心理会瞬间地释放出来并迅速膨胀,行为人会瞬间出现自我控制能力下降,认识范围狭隘、集中,犯罪决意超常坚定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使行为人不顾后果地实施严重的犯罪行为,达到犯罪目的,满足极端需要。

3激情犯罪心理的干预

3.1畸形需要的控制

如前所述,激情犯罪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需要欲求与现实冲突无法得到正常排解的结果。因此,要预防这类犯罪心理的产生,就必须及时关注和解决人们之间的矛盾和纠纷,避免冲突的激化。尤其对那些气质、性格方面有明显缺陷,易冲动、少理性、盲目行动不计后果的人,平时要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控制力,使他们在情绪激动时将理智因素和自我控制力调动起来,最大限度地进行自我调节控制,以减少突发性犯罪行为的发生。

3.2减轻不良情境的刺激

激情犯罪通常是在特定情境刺激下发生的,缺乏背景环境的刺激,激情犯罪行为难以发生。因此要预防激情犯罪心理的产生,必须减轻不良情境的刺激,减轻人际冲突的烈度和强度,避免因被害人的不当言行刺激、推动或激惹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3犯罪先兆的适当心理介入

情绪型犯罪往往会存在一些明显的先兆,因此在犯罪行为发生前,根据犯罪先兆,对症下药地对这些先兆进行适当的心理介入往往能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就激情犯罪而言,应当对那些已经产生了严重挫折感的前行为人,采取以诚相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正面激励并积极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态度,用精神分析疗法、合理情绪疗法、以人为中心疗法等心理治疗技术[3],帮助前行为人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避免犯罪心理在不良情境的刺激下外化为激情犯罪行为。

参考文献

[1]罗大华.犯罪心理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286.

[2]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74.

[3]章恩友.罪犯心理矫治技术[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313-339-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