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软性输尿管镜和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组合式软性输尿管镜和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何俊杰

(中江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四川德阳618100)

【摘要】目的:探讨组合式软性输尿管镜和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中34例患者,参照组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组合式软性输尿管镜治疗,比较术中、术后相关指标及取石情况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与参照组作统计比较,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在结石完全取净率比较上,试验组与参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组合式软性输尿管镜和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疗效相当,二者各有优势,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关键词】肾结石;经皮肾镜;组合式软性输尿管镜

【中图分类号】R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3-0094-02

肾脏结石在临床泌尿外科中十分常见,不同部位的结石,患者也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肾结石的典型临床表现为血尿与肾绞痛,平静状态下患者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但经过剧烈运动之后就会发生向会阴处、腰部、下腹部等部位放射状疼痛,取石或碎石是临床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常用措施,临床实践发现[1],组合式软性输尿管镜、经皮肾镜均可有效治疗肾结石,二者联合效果更佳。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目标,现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中34例患者。试验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26~74岁,平均年龄(47.3±5.2)岁;病程12d~7年,平均病程(4.3±0.6)年;结石直径13~40cm,平均(28.5±2.3)cm。试验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27~75岁,平均年龄(48.6±5.1)岁;病程13d~6年,平均病程(4.1±0.4)年;结石直径11~41cm,平均(29.6±2.1)cm。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作统计分析,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并选择截石位,借助膀胱镜将输尿管逆行插入,改体位为仰卧位,通过B超定位后自11/12肋间至肩胛线间进行穿刺,直达定位的肾盏处,穿刺成功后将金属导丝放入。以筋膜扩张器为依据,顺着导丝依次穿刺,直到穿刺通道达到24F,以留置的金属鞘为依据对经皮肾取石通道进行建立。放入肾镜后利用超声碎石系统完成碎石操作,常规留置肾造瘘管和双J管,结束手术。试验组采用组合式软性输尿管镜治疗,全身麻醉并选择截石位,将输尿管硬镜置入尿道外,将预留的双J管拔除。于直视状态下从输尿管中放置输尿管硬镜,直至肾盂中,将斑马导丝留置好后,在导丝引导下将其置入肾盂12F输尿管软镜鞘中,拔出内芯。沿镜鞘放入经皮肾镜后,对肾盂及有关的肾盏结石进行确定,并将200μm的狄激光光纤置入,采用30W的碎石功率完成碎石后,常规留置2个月左右的双J管。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进行观察记录,并将结石完全取净率、残余结石率计算出来。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统计学软件处理器SPSS22.0分析全部数据,手术、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以(x-±s)表示并行t检验,结石完全取净率等以(%)描述并行χ2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对比

试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参照组,其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则少于参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

表1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对比(x-±s)

3.讨论

相关调查资料显示[2],近几年来肾结石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态势,其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临床的工作重点是明确肾结石的具体发病原因及针对性治疗方法,以使肾结石的损害降到最低。一般的结石直径≤20毫米,但双侧肾脏结石、肾盏结石等较复杂的结石,其直径则在50毫米范围内。而且多数肾结石患者还同时伴随肾功能不全的现象,故选择科学对症、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此基础上出现的经皮肾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不仅不会造成较大的创伤,且术后恢复时间短,具有较高的清除结石率。其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尽可能的减小手术创伤。但临床大量实践证实[3],经皮肾镜术后容易出现感染、大出血等并发症,并会严重损伤肾脏功能,鉴于上述弊端,经皮肾镜术的临床推广受到很大的限制。而软性输尿管镜在表现出高效率、微创等优点的同时,还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目前临床对这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价值对比报道并不多,因此,需要对二者的优点和缺陷进行深入分析,以便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4]。根据本组研究结果可知,虽然试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参照组,但其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参照组(P<0.05),且在结石完全取净率比较上,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与国内相关学者的报道结论基本一致[5],充分证明软性输尿管镜对肾结石的治疗效果较突出,尽管手术时间有所延长,但术后恢复时间短,费用较少,有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因为手术并未造成较大创伤,所以住院时间缩短,可尽早回归正常生活。

总而言之,组合式软性输尿管镜和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疗效相当,二者各有优势,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张艳平,刘凯隆,路保赛等.软性输尿管镜和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4,35(11):845-848.

[2]李武学,赵兴华,许长宝等.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14,54(6):92-93.

[3]张悦,李安国,李凯等.微通道经皮输尿管镜、标准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12,52(22):39-40.

[4]赵中伟,张晓波,陈雄等.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对老年患者肾功能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0(3):276-280.

[5]刘嘉,薛东炜,刘屹立等.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肾结石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42(7):662-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