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采血工作能力评估方法的建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最大采血工作能力评估方法的建立

赵颖1万浬科1(通讯作者)付超1康建勋1王玲1

赵颖1万浬科1(通讯作者)付超1康建勋1王玲1王宣淇2(1四川省成都市血液中心610041;295879部队门诊部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目的分析成都市血液中心一辆采血车单位时间内最大采血能力,得到一个可供推广的血站业务科室最大工作能力评估方法,以期在地震灾害等大规模公共事件突发,出现大量用血时供管理者参考并采取正确的措施,保证充足的血液供应。方法根据工作流水线的特点,结合公民献血科具体工作情况,分析工作流程,随机选取一辆采血车测算流程中每个环节需要的时间,找出瓶颈环节,研究合理的资源配置,评估单位时间内最大工作能力。结果将评估得到的理想状态单位时间最大工作能力结果与近期大规模采血实际工作情况比较,基本符合情况。结论该评估方法能较合理有效的评估单辆采血车的实际最大采血能力,并具有较好推广性。

【关键词】评估方法最大采血工作能力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我国四川的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川西北一线10万平方公里区域遭受重创,成都市承担了大部分的伤员救治任务。地震发生后,成都市血液中心、解放军成都血站立即启动了紧急应急采供血方案,在省、市两级政府和卫生部的直接领导下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证了伤员救治用血。灾难虽已过去,但当地震这种突发重大自然灾难发生时,如何保证血液的质量和数量仍然值得深入思考。由于血站工作性质更注重质量的特殊性,仅成都市血液中心万浬科、李文等在《检验科每批次最大检测量的分析与思考》一文中通过流水线原理,结合实际血站工作经验,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运用统筹安排分析对检验科每批次的最大检测量和时间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讨,却并未形成统一的分析模式,推广性较差。本文试图以公民献血科为例,在分析单辆采血车最大采血工作能力的同时探讨一种统一适用的科室工作能力评估方法。

1最大采血工作量评估原理

现当进行大规模不间断采血工作时,采血流程可以看作一条完整流水线,单个产品的平均完成时间将下降,单个产品产出时间理论上最低能下降到工作流程中需要时间最长的一个环节的时间。就血液采集流程而言,所有环节均由一名工作人员操作一台相关设备进行时,从献血者填表到完成献血证办理需要33分钟,此时流水线并没有最大效率产出产品;而当献血人群排队献血时,流水线中最薄弱环节,也就是用时最长的岗位的操作时间决定了一个产品完成的时间,

2最大采血工作量评估方法

2.1产品的确定

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选择适宜进行评估的产品。本文结合公民献血科工作实际选择了采集一袋血液和血液采集过程中提供的相关服务为一个产品。

2.2根据工作文件中的流程图结合实际工作情况依次列出完成产品的各个环节

根据血液中心公民献血科工作文件全血采集流程各环节依次为填表;信息核查、录入;献血征询、体检;快速检验;采集全血;办献血证、发放纪念品共7个大环节。结合实际经验我们将快速检验环节划分为血液取样、血比重检测、乙肝金标检测、ALT检测4个子环节;将采集全血环节划分为血袋准备和血液采集、热合装袋三个子环节;划分子环节的原因将在下文中进行讨论。

2.3测算流程图中每个环节完成单个产品需要的时间t

对于质量体系文件或仪器试剂说明书中有明确规定的环节时间,采用规定时间。如乙肝金标试剂和干氏生化检测ALT试剂的说明书均有明确时间要求。对于因人而异的环节时间,测量20次以上工作时间,求平均值。如护士血液采集时间、医生体检时间等。对于同一环节,如果存在多个不同的可同时进行的操作步骤,且每一操作步骤均相对独立时则应该拆分为多个子环节来测量工作时间,如上文中快速检测环节和血液采集环节的拆分。经过查询和测量,采血流程个环节完成单个产品需要的时间见表1。

2.4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完成单个产品需要的时间t

实际工作中,乙肝金标检测在加样后需要15分钟等待结果,在这个时间段里是完全可以做其他工作的,因此该环节所占用的时间仅为试剂准备时间和加样时间,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血型检测上,ALT检测本中心采用干式生化法,相关设备每次只能检测一个标本,因此无法缩短时间。填表可以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由献血者独自完成,因此调整后时间可以认为为0,同样在一名采集护士如果同时操作两台采集设备时,可以在中间时间完成血袋准备工作,因此血袋准备时间也可以认为是0。在所有大环节均由1人操作1台设备(如果需要设备)完成的情况下,经过计算单个产品的实际产出时间T(见表1)

表1各环节名称和单个产品完成时间

2.5计算现有人员设备配置下,流程图中每个环节实际完成单个产品需要的时间T

T=t/该环节能同时进行产出生产的数量

2.6计算现有人员设备配置下大规模不间断工作情况下单位产品产出时间S

S=各环节T值中最大的一个

2.7计算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N

N=工作时间/S

3最大采血工作量评估结果

按照上文的方法结合数据,在所有大环节均由1人1台设备操作的情况下,中心一台采血车完成1袋400ml全血采集的时间为6.0分钟。也就是说在血源充分的情况下,一台采血车连续不间断工作1小时能够完成10袋400ml的全血。从结果可以看出,该配置下的采血效率很低,整个流程的瓶颈环节在血液采集上,实际工作中我们每台采血车配置了2名采血人员与4台采血设备,于是血液采集环节的单个产品完成时间下降到1.5分钟,此时瓶颈环节为快速检验3.7分钟,1小时能够完成16.2袋400ml全血采集;赴大型机构采血时则为检验人员配置2台ALT检测设备,将ALT检测的完成时间降低到1.3分钟,整个快速检测的时间下降到2.7分钟,1小时能够完成22.2袋400ml全血采集。

4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的比较

在实际工作中,献血者在一定时间内集中排队来献血,如到大学校园里或到单位采血,我们就可以进行不间断采集血液,从而实现单位时间内最大采血工作量,经过观察统计,1小时可以采集20袋400ml全血,(根据操作熟练程度与献血者状态可稍有增减。)与评估结果基本一致。

5讨论

911事件后美国的献血热潮,2008年地震灾害后踊跃献血献爱心的社会行为已经充分证明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血源必定是充分的,关键在于你能采多少,临床需要多少。知道了能采多少,临床需要多少以后我们就能合理的推算出血液的缺口量,供管理者参考并采取正确的措施,保证充足的血液供应,避免不必要的血液过期报废。2009年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临床血液需求量大幅度提高,而郭美美等负面新闻报道对献血者招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全国血液供应紧张。到学校、企业等大型组织进行有组织的招募献血成为有效缓解血液紧张形势的方法之一,这个时候献血者也是充分的,通过评估得到的结果能够有效的解决安排多少辆采血车前往采血的问题。

通过多年的努力,采供血系统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各种数据和经验得到了广泛交流并应用。笔者以为有必要在进行采血安排时充分考虑最大血液采集量这一重要参数。各血站均建立了自己的工作文件和操作流程图,笔者建立的最大采血工作能力评估方法以操作流程图为基础,简单明了,适合不同血站加以应用。

尽管本文所述的评估方法有科学的理论依据,但它得到的最大工作量是在特定资源配置下的理论最大工作能力,这个量是可以通过努力不断接近却无法实现的,因为人不是机器,在长时间不间断工作的情况下工作能力会有下降,下降的幅度因人而异,这给最大工作能力的评估准确度带来一定影响,同时采血的多个环节都可能出现淘汰献血者的情况,这将降低有效最大工作能力,这种情况笔者并未在本文中加以计算讨论,但笔者认为可以通过长时间积累的淘汰率对环节时间进行调整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在信息核查录入阶段,初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时间会有较大差异,300毫升和400毫升全血的采集时间也有一定差异,笔者认为可以结合实际经验加以调整,以中心为例,在学校采集时,一般均采集300ml。

6结论

在提倡在数据化管理的今天,将所管辖范围内的业务工作通过完善的数据统计、数据分析体系进行明确计量、科学分析,以数据报表的形式进行记录、查询、展示等,为管理者提供准确详实的业务状况。为管理者提供真实有效科学的决策依据,宣导与时俱进的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促进血液采供血管理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合理的最大采血工作能力评估方法无疑是采供血系统实现数据化管理中重要方法之一。以评估得到的最大工作量结合实际经验,将使我们的不少决策更加有理有据、符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