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谈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

赵涛

内蒙古吉兰泰碱业有限公司内蒙古阿拉善盟750333

摘要: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预防机制,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班组是企业组成的最小单元,也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实施基础。因此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班组作用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班组目标,分析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班组。

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化;班组

1.安全管理标准化的重要性

班组是企业的基本组成单元,每项产品的生产环节都与班组有密切的关联。班组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建设的首要任务,其质量好坏决定了企业生产任务的质量好坏。若想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安全管理标准化的作用。为巩固企业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体系,夯实班组管理要素,持续提高班组基础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基层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和安全素质,发挥企业最小团体工作潜力,做到班组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全面实现本质安全型班组工作目标,确保企业的安全运行,就必须把建设范围缩小到每一个企业班组。只有班组进行了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才能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打好基础,达到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实现企业的进步理念。只有通过开展本质安全型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组织建立、推广和使用三定职责追溯、培训演练追溯、绩效管理追溯、班组管理追溯、隐患排查治理追溯、设备设施维护保养追溯、应急管理追溯、自我提升安全技能追溯八项追溯性资料等一系列科学可行的安全管理举措,才能使设备管理、生产环境以及操作步骤达到安全标准化,使企业得以实现生产目标,提高经济实力。

2.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班组目标

2.1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事故是以人为主体,在与作业有关的时间空间上,发生与人的意愿相违背的事件。根据海因里希致因理论,88%的事故发生直接原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因此安全管理的关键,是对自由度极大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实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三违”作业、思想麻痹和冒险蛮干。咎其主要原因,是作业人员在小生产的安全习惯影响下,违背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客观规律,不按严密的操作程序和动作标准作业,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标准化班组是将各种安全程序和管理制度优化、简化成管理标准,并从作业单元上实施标准化管理,从而实现纵向制约一个项目、一个班组和一个人,横线协调监督的效果,通过纵横两个方面限制“三违”行为的发生。安全生产标准化班组活动贯穿于企业的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当中,保证了企业员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按标准程序和动作操作。从而最大限度的制约员工的思想麻痹和冒险蛮干行为。

2.2制约物的不安全因素

在生产活动中,物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是造成工伤事故的重要原因。在安全系统工程学中,系统安全度是由设备设施、维修条件和人所处的环境条件来决定的。同时,现代安全人机工程学强调;员工在作业过程中是否安全取决于生产环境中的“机”,即广义的劳动环境是否具备安全条件。安全生产标准化班组把现场管理标准作为首要的基础工作,制订、贯彻和执行设备管理标准、材料及工器具摆放标准、现场环境管理标准等。严格控制了物的不安全因素,为员工创建了一个最佳的作业条件。

3.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班组

核心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起到核心关键作用的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配合核心班组做好资源采购及后勤服务的班组。

3.1体系建设核心

体系建设核心班组是指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负责标准化体系要素分解、体系建立、职责划分及文件编制完善等工作的班组,主要是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及体系建设主管部门的班组组成,其主要作用如下:

(1)开展体系要素分解、比对、融合和维护工作。将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体系要素与公司现行HSE管理体系要素进行分解和比对,并根据文件要求,对相关性较强的要素进行有机融合,尽量做到体系运行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2)开展职责划分工作。将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要求的各级职责含涉及的法律法规要求的各级职责进行划分和明确,并以文件化的形式在全公司发布。

(3)开展文件制度的编制工作。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的要求,补充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各类管理制度及规定,并组织在全公司实施。

(4)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在安全生产工作过程中,开展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

3.2生产及现场实施班组

生产及现场实施核心班组是指在生产一线或者项目现场开展工作的班组,具体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各项要求。其主要作用如下:

(1)安全活动日。班组安全活动日是组员之间交流思想感情,增长知识,统一认识,搞好班组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活动。班组《安全活动记录》用于记录班组定期开展法律、法规、标准、企业制度和文件的培训学习,以及安全经验交流、安全讲座、安全大讲堂等安全活动信息。

(2)安全专项培训活动。以班组为单位,针对各班组作业特点,开展操作规程、隐患排查方法、应急处理及救援等各类安全专项培训,提高各班组的安全专业技能。

(3)班组定期组织开展岗位应急处置演练。

班组每年1月上旬编制班组《应急演练计划》,原则上每个岗位处置预案每年半年开展一次演练,班组应急演练计划按月进行编制。班组长按照班组应急演练计划组织班组岗位员工开展应急演练,在演练开始前班组长要结合现场处置方案和计划演练场景编写“应急演练方案”方案至少包含演练参演人员、演练场景设置、演练程序和演练注意事项等内容。

(4)常态化的隐患排查和危险源辨识活动。以班组为单位分析容易忽视、误操作、习惯性违章的情况,对作业过程及后果进行辨识、分析和评价。主要有如下内容及程序:①明确作业地点、作业人员和作业时间;②了解作业现场状况;③可能出现哪类事故以及产生事故的原因,包括不安全行为的表现形式、特点和性质,特定危险环境中人的思维活动等;④分析可能的事故后果及危险等级;⑤提出解决这些危险因素的措施和目标。

(5)安全确认活动。安全确认制是防止人员误操作导致伤亡事故的有效措施。通过对欲操作或行动的对象进行认定,确信安全可靠,确保准确操作。以下几种情况必须制定安全确认制:①凡是有可能误操作并造成严重后果的,特别是曾发生过因失误而造成事故的操作;②重要设备、重要岗位的重要、关键操作,重要岗位容易失误的复杂操作,已经发生过由于失误而造成重大事故的操作。

(6)班组员工自我提升

涉及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操作的班组岗位人员,要取证。班组主管单位按照各班组岗位特点和风险因素,编制与班组成员相适合的应知应会知识,存放至员工自我提升工具包中,应知应会知识至少包含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安全文化理念、个人安全工作目标、本岗位安全职责、本岗位存在风险因素及对策、本岗位接触的化学品性质及应急措施、常用急救知识和事故报告程序等内容。

结语:

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为企业安全管理开阔了新的领域,为企业做好现代化安全管理夯实了基础。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推动下,企业的安全工作将由少数人管理,逐步转变为全员管理;由事后追查管理转变为系统预防控制管理;由传统安全管理模式转变为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生产标准化班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是现代化安全管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加快和深化安全管理改革,努力实现安全管理现代化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志刚.企业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3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