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的乡村建设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30
/ 2

新时期下的乡村建设思考

鲁含情

民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建筑设计院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建国至今,乡村建设工作经历了新农村小区改造、特色旅游乡村建设、特色小镇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之后,正迈向乡村建设工作4.0的时代。长期以来我们将乡村视作物质的个体,以城市化、现代化、工业化的主流观念审视乡村,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加快乡村人居改造为核心。但多年的“造村”运动后,原先的聚落景观被破坏,耕种半径扩大,乡村优秀人才流失愈加显著。乡村空心与凋敝的速度与乡村建设的速度成对比。

关键词:乡村;建设;思考

一、乡村建设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农村,孕育了人类的起源。从社会经济学角度来看,它和城市最大的区别在与从事的生产性质与人口性质不一样,即农业生产和农业人口。从地文景观的角度来看,农村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城市以人文景观为主。同时,介于我国的特殊性,存在许多有别于大中城市的小城镇,是目前我国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重点。

在人类文明进步的道路上,随着生活、生产的发展,逐渐产生了城市化或城镇化。在城市化演进的道路中,不同国家因其传统积累不一样,发展时间不一样,呈现了不一样的发展路径。发达国家,因资本原始积累较好,以城市经济发展带动,具有自发性。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经济较为落后,多以政治力量推动,具有被动性和被迫性。国家生产资金、政策长期向城市倾斜,人口大量逃离农村,进入城市,造成假性的高速城市化现象。

中国的高城市化率的统计口径是以城市常住人口为主,其中,包含了中国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乡村加速空心化。与此同时,大城市病产生,国内的中产阶级正在崛起,他们渴望拥有栖居于自然的新型休闲生活。于是,兼具城市与乡村优点的栖居地、居住地成为发展的重点,少量村庄得以再生。

结合现代市场需求,新型的乡村振兴建设工作应运而生。我们认为,乡村,应该是拥有完备、优质的生态人居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经济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并且具备宜居、宜业、宜游等特点的城镇规划区外的人类聚居地区。

二、我国乡村建设的路径

从文化起源和发展来看,西方农业是以西亚(近东、中东)农业起源中心为起点,于公元前6000年左右,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冲击平原地区形成了两河文明,随后随人类的迁移、流动和扩张,产生了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由此奠定了欧洲中世纪及近代文明中的农业基础。中国农业于公元前6000年左右起源于黄河流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并以此为核心,向四周传播。随着中国历史的演替,先后诞生了夏文化、商文化、西周文化、秦汉文化等,历经沿革传递,演变成为中国精耕细作、自给自足为基本特征的农业生产体系。

文化的差异铸就了不同的民族性格,西方的现代化以对外掠夺为基础。民国时期的“黄金建设十年”,以剥夺农民完成经济高增长,伴随其后的是小农经济剥削加剧,传统乡村经济加速解体,是一种竭泽而渔的乡村发展方式。

中国是国际舞台上的“现代制造业大国”,无法通过对外扩张完成资本积累,只有对内加强自身建设。中国仍有8亿多的农民生活在分散的农村,几千年传统文化传承的小农村社制度作为农村的一般经济基础,至今仍然未变。我们必须要探索一条异于西方国家现代化的、适合本国国情的中国乡村自救之路!

三、我国经典著作研究

一百多年前直至当代,乡村建设领域的先行者从乡村教育、组织治理、乡村金融、景观改造等多方面展开探索并进行具体的实践研究。经过大致的总结、归纳,笔者认为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流派:以梁簌溟、晏阳初、温铁军为代表的“农民合作说”、以贺雪峰为代表的“乡村基层组织建设说”、以茅于轼、林毅夫为代表的“城镇化带动说”。

“农民合作说”侧重通过发展农民合作的方式提高农民生产效率;“乡村基层组织建设说”认为中国农村分散、经济联系松散,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乡村治理能力;“城镇化带动说”主张市场是解决的手段,要提高农民实现资本增值的能力。

然而,乡村建设是一个内涵丰富、与时俱进的重大课题,目前数据性和专业性分析略显滞后,未来需进一步拓展理论研究范围和实际探索领域,为乡村建设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四、我国乡村的现状

在城市化的背景下,农民内部也发生了较大的调整和分化。依据调查分析,可将农户分为进城户、半工半耕户、中农和老弱病残户,其中进城户占10%左右,半工半耕户占70%,中农户占10%,老弱病残户占10%。

农民进城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其一,考大学或务工经商,获得稳定的就业与收入来源,是一种体面的进城。其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以获取劳工收入,而家中年龄比较大的父母仍然留村务农。这样的农民进城仅能视作“半进城”。

在大多数农村,“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家庭最为普遍。家庭中的年轻子女进城务工,以获取家中主要的经济来源,年老的父母种田,维系村庄中基本的生产生活秩序。但是,这种结构将随着年迈父母的逝去而瓦解。

没有进城务工经商而是留村务农的年富力强的青壮年农民及其家庭,属于村庄社会结构中的“中坚农民”,简称“中农”。他们选择流转部分土地达到适度规模经营并经营农村副业,是当地农村生活的主体。

总体而言,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传统的乡土逻辑发生改变。一方面,农村留守人口日益老年化、女性化,原来的辅助劳动力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另一方面,在经历了长期的去组织化后,乡村内部缺乏有效的组织对接,政府反哺性资源下达至农村时,交易费用普遍偏高,使资源传递的效率性和公平性都难以保证。

此外,对于留守群体而言,除维持基本生计需求外,对于养老、娱乐、教育等方面的需求也相对更为强烈。“仓廪实而知礼节”,在农村社会主体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农村发展的关注点需从单一的经济收入的提高,转向满足弱势群体的社会、文化需求的综合性发展目标上去。

五、相关建议

通过对国内外的乡村发展经验进行总结,笔者认为,未来的乡村发展应当从农民、农村、农业三个方面入手,实现由传统农民向新农民、传统农村向新农村、传统农业向新产业的三个转变。

(一)新农民培育

人,是农村发展的重点,未来的新农民,应当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他们将扮演生产者、经营者、传承者、创新者、管理者、营销者的多重身份。留守务农的农业劳动力,以及进城失败愿意返乡的农民工,将是新农民的中坚力量。他们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同时,也受过传统农耕文明的熏陶。将他们进行培育,促使其由传统农民向产业工人或职业农民转变,是村庄社会关系的延续。

(二)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包含乡土文化的重构与乡村治理的完善。

文化,是乡村营造的依托。在乡村,文化,即生活方式,精神食粮。大树、古井、庙宇、祠堂。我们在乡村营造过程中,要尊重当地文化,采纳当地的地域文化符号,营造符合当地文化的乡土景观。

文化,亦是一种根脉,由乡村农耕文化发展起来的“清白传家”、“循规映月”的家风民俗,乡村规划者也要做乡村传统文化的修复者和传播者,帮助村民树立文化自信。

乡村治理,一方面要引导村民自治,形成自下而上的力量;另一方面,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形成完善的自治管理体系。

(三)新产业发展

通过对比研究,笔者认为,坚持以农业为主体,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实现三产融合,完成同一主体内的利润重新分配,保证和促进各大生产元素得到最大释放,是未来乡村农业的发展方向。

发展农业生产是农民的本质工作,是开展其他各项活动的前提。农村中的第二产业是农业利润点的一次转移。资源禀赋优良、区位条件便利的农业地区便可开展体验性农业,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快乐的生活态度、勤恳的劳动精神作为产品,获取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再次收益。鼓励农户通过发展多种经营,积极探索“第六产业”模式,让第二、第三产业附着其上,最终增加农民收益。

路漫漫其修远兮,乡村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乡村过去的热闹,缘于农民的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现在的空心化和原子化,缘于农民的自由迁出和对传统文明的漠然;未来的重振和再造,将会依赖村民与市民的空间共享、社区再造和新乡居生活方式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