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西药类抗感冒药物成分及其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研究西药类抗感冒药物成分及其应用分析

刁月凤

吉林省和龙市人民医院药剂科133500

【摘要】目的对西药类抗感冒药物成分及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白加黑、复方阿司匹林片、康必得、康斯达、小白、臣功再欣等几种常见的西药类抗感冒药物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药物成分、应用价值。结果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维生素B1、贝诺酯是临床常见的西药成分。结论西药类抗感冒药物的成分较为复杂,临床用药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症用药,避免药物浪费和产生药物耐药性。

关键词:西药;抗感冒;成分;应用

感冒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如不及时进行有效的临床治疗,将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治疗感冒的主要方式是药物治疗,感冒药的类型较多,成分较为复杂,主要分为中药制剂、西药类制剂和中西药复方制剂三种,其中西药类抗感冒制剂的应用较为广泛,由于患者缺乏对各种药物的认知,故在选药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选药的情况,进而影响其治疗效果,因此,对西药类抗感冒药物成分及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患者科学选药提供参考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为进一步探讨西药类抗感冒药物成分及其应用效果,特选择了白加黑、复方阿司匹林片、康必得、康斯达、小白、臣功再欣等几种常见的西药类抗感冒药物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整理完毕,具体陈述如下。

1研究资料和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择白加黑、复方阿司匹林片、康必得、康斯达、小白、臣功再欣等几种常见的西药类抗感冒药物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药物成分、应用价值。

1.2方法

分析白加黑、复方阿司匹林片、康必得、康斯达、小白、臣功再欣等几种常见的西药类抗感冒药物成分,对用药特点、用药效果进行分析。

2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维生素B1、贝诺酯是临床常见的西药成分。具体如表1所示。

表1常见西药类感冒药的药物成分分析

组别成分

白加黑对乙酰氨基酚

复方阿司匹林片阿司匹林

康必得乙酰胺基酚

康斯达维生素B1、贝诺酯

小白伪麻黄碱、右美沙芬、对乙酰氨基酚

臣功再欣布洛芬

3讨论

感冒药的应用范围十分的广泛,且存在种类较多、成分复杂、针对性不同的临床特点,患者缺乏用药知识的前提下,容易出现错误用药、错误选用的情况,进而影响感冒的治疗效果,严重者甚至会加重病情,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情况,因此,对西药类抗感冒药物成分及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患者科学选药提供参考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特选择了白加黑、复方阿司匹林片、康必得、康斯达、小白、臣功再欣等几种常见的西药类抗感冒药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发现,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维生素B1、贝诺酯是临床常见的西药成分[1]。

临床上各种西药类抗感冒药物成分的主要作用在于收缩血管、解热镇痛、抗组胺、中枢性镇咳、抗病毒及祛痰:收缩血管成分:收缩血管成分主要功能在于缓解鼻咽部黏膜充血,缓解患者的鼻塞症状,主要成分为伪麻黄碱,主要作用机制为[2]:(1)通过选择性收缩上呼吸道黏膜的毛细血管来抑制病情;(2)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中枢性镇咳成分:中枢性镇咳成分主要在延脑咳嗽中枢发生作用,从而缓解咳嗽症状,常见的西药成分为右美沙芬。抗组胺成分:抗组胺成分主要通过减少微血管扩张、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等方面发生作用,可以有效改善流泪、流涕及喷嚏的症状,盐酸吡咯吡胺等为抗组胺药物成分。抗病毒成分:抗病毒成分通过抑制蛋白质和病毒核酸的合成,来抑制病毒在细胞中的活性和释放,但是抗病毒成分无法抑制病毒在人体中的繁殖,发挥显著的杀灭病毒作用,因此在临床上主要作为预防用药,主要成分为利巴韦林、阿昔韦洛、金刚烷胺。解热镇痛成分针对感冒中的发热症状,兼具有止痛和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主要成分为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祛痰成分:降低痰液中的黏度,稀释痰液,使痰液更容易被咳出,主要通过祛痰成分发挥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为:对胃黏膜神经末梢进行刺激,让患者产生轻微恶心之感,从而促进支气管腺体分泌物的排出,进而稀释痰液,愈创木酚甘油醚等为祛痰药物成分。

对乙酰氨基酚属于解热镇痛药物,主要用于由感冒引起的疼痛或者高热症状,以缓解患者的不适,但该药物在长期且大量使用的前提下,易出现肾绞痛、肾功能衰竭等临床症状,因此,存在肾功能疾病的患者应该慎用此药[3]。

阿司匹林属于较为常见的抗感冒药物,主要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及肌肉绞痛症状中,且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疗效,但该药物在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相对较多,常见的有虚脱、胃黏膜受损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胃出血或者哮喘症状,故哮喘或者胃疾病患者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慎用此药。

布洛芬主要用于急性感冒的治疗之中,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及解热功效,且该药物可用于轻度或者中度的偏头痛患者中。但是该药物对肾功能的损害较大,因此不宜长期服用,尤其是老年患者及心脏病变患者,最好避免布洛芬的使用[4]。

维生素B1以辅酶形式参与糖的分解代谢,有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增加食欲。但如果摄取过量,超过所需,反而有害无益,只会造成其它各种维生素B1相对缺乏。贝诺酯是一种新型抗炎、解热、镇痛药,口服吸收迅速,主要在肝内代谢,对胃的刺激性较小,毒性低,作用时间长,但是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和乙酰水杨酸过敏者应慎用。

通过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临床上常见西药类感冒药虽然其药物成分基本一致,发挥的药物功效也基本一致,但是各类药物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应证,在选择药物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症用药。头痛发热症状为主的患者应该选用含有解热镇痛成分的药物,但是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宜使用;鼻塞、流涕的患者应选用含血管收缩成分的药物;咳嗽症状明显的患者应该选用祛痰成分明显的药物。除此之外,患者的年龄也是选用药物需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年龄较小的婴幼儿或者儿童神经发育尚不成熟,因此,应选用对神经刺激性较小的药物,最好避免使用含有伪麻黄碱成分的药物[5]。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维生素B1、贝诺酯是临床常见的西药成分,西药类抗感冒药物的成分较为复杂,临床用药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症用药,避免药物浪费和产生药物耐药性。

【参考文献】

[1]左营.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及其临床用药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5):207-208.

[2]冯玉静.对治疗感冒西药药物成分分析及应用研究[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8):306-306.

[3]郭志强.西药类抗感冒药成分分析及使用建议[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3):157-158.

[4]王芬.浅谈感冒症状和抗感冒药的合理选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5):799-800.

[5]都军平.抗感冒药的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建议[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7):3816-3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