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长脑心通对心绞痛血流变及血脂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步长脑心通对心绞痛血流变及血脂的影响

杨波

杨波(山东省莱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265202)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2-0097-02

【摘要】我院自2000-2011年用步长脑心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步长脑心通心绞痛血流变血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纳入120例患者,男70例,女50例,年龄55-80岁,平均71、4岁,病程3月-20年平均8.4年。全部病人均排除心衰及肝肾功能衰竭者。其中合并高血压100例,合兵2型糖尿病20例。

1.2治疗方法

120例受试者均口服步长脑心通一次3粒,每日3次,4周为一疗程,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者继续服用降压药及降糖药,治疗期间心绞痛发作,临时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血脂及血流变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心电图和心绞痛疗效计算用百分比,用X2检验

2结果

2.1疗效标准

参照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

2.1.1心绞痛疗效

显效:同等程度的劳累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80%,有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50-80%,无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不到50%

2.1.2心电图疗效

显效:心电图恢复到正常,有效:ST段降低治疗后回收0.05mv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水平,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25%以上),或T波由平坦变直立者,或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者,无效;心电图与治疗前基本相同。

2.2疗效观察

结果表明,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电图、血脂和血流变均发生了明显改善,

且有统计学意义。分别见表1、表2、表3。

3讨论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在中医属胸痹范畴,当冠状动脉供血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时,即产生心绞痛。近年来的研究表明[1],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性疾病,由多种炎症介质参与所引起,炎症介质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管痉挛及脂质沉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而患冠心病。高血脂是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因素[2],当患者血脂偏高时,特别是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时,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于破裂,其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液流变学改变,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由于红细胞聚集引起低切变率下血粘度增高,红细胞比容增高,由于血脂紊乱使红细胞表面被脂蛋白吸附,导致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刚性指数增强,最终血细胞聚集功能增强,血管壁脂质沉积增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发生。

步长脑心通由黄芪、丹参、当归、川芎、赤芍、红花、没药、乳香、桂枝、全蝎、地龙、水蛭等多种成分组成,可有效降低血液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具有消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抗氧化、抗缺氧、溶栓等作用,是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的理想药物[3,4]。其中一些成分具有抑制红细胞聚集改善血液流变的作用[5]。有文献报道[6],在动物实验中,脑心通能降低动物的炎性介质IL-6、TNF-α浓度,而这些因子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和导致斑块的破裂。这进一步表明脑心通具有消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本文研究表明,步长脑心通具有明显的降血脂、改善血流变、消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未发现任何不良作用,作为心脑同治的药物,有明显可靠的疗效。

参考文献

[1]MehtaJL,SaldeenTG,RandK.Interactionroleofinfectioninflammationandtraditionnalriskfactorsinatherosclerosisandcoronaryarterydisease[J].JAmCollcardiol,1998,31(11):1217.

[2]李健斋.我国老年医学50年进展(血脂)(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9,18(5):265-267.

[3]宋玉红.步长脑心通的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信息,1996,(8):34.

[4]张敬贤,陆伟,国建秋等.步长脑心通治疗冠心病合并血脂紊乱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杂志,2002,(9),705.

[5]杨仓良,程方,高渌,等.剧毒中药古今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173-174.

[6]刘振权,徐秋萍.脑心通胶囊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IL-1β,IL-6及TNF-α含量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1):44-47.

表1患者心电图及主要症状治疗疗效统计(单位:%,例)

项目n显效有效无效

心电图疗效(%)12087.5(105)8.33(10)4.17(5)

症状疗效(%)12083.3(100)12.5(15)4.17(5)

表2患者血脂治疗前后疗效比较(均数±标准

差单位:mmol/L)

项目n治疗前治疗后

总胆固醇1207.01±1.125.32±0.98*

甘油三酯1202.54±0.611.52±0.25△

高密度脂蛋白1201.05±0.301.71±0.58△

低密度脂蛋白1203.89±1.272.54±0.12*

治疗前后疗效比较*P<0.01;△P<0.05

项目n治疗前治疗后

红细胞比容(%)12056.3±2.151.6±1.21*

全血低切比粘度(mPa.s)12010.1±1.627.80±0.62*

全血高切比粘度(mPa.s)1208.0±0.516.50±0.49△

血浆比粘度(mPa.s)1202.5±0.411.76±0.43*

纤维蛋白原(g/L)1206.01±0.983.24±1.00*

红细胞聚集指数1203.66±0.311.99±1.00*

表3患者血液流变治疗前后疗效比较(均数±标准差)

项目n治疗前治疗后

红细胞比容(%)12056.3±2.151.6±1.21*

全血低切比粘度(mPa.s)12010.1±1.627.80±0.62*

全血高切比粘度(mPa.s)1208.0±0.516.50±0.49△

血浆比粘度(mPa.s)1202.5±0.411.76±0.43*

纤维蛋白原(g/L)1206.01±0.983.24±1.00*

红细胞聚集指数1203.66±0.311.99±1.00*

治疗前后疗效比较*P<0.01;△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