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5
/ 2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探析

冯紫琪

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贵州六盘水553400

摘要:人类生产中,食物是最基本的,在社会生产中担任重要角色,对社会平稳和谐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所以农产品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近阶段,我国农产品市场注重食物保健性,也注重食物与农产品的使用安全。这里的安全不但需要达到数量要求,还涵盖了农产品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1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

1.1严重的农药污染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中,农药污染成为了重要问题之一。部分农产品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常常会选择在农产品的种植过程中使用超剂量的农药,却忽视绿色、科学的生产模式,最终造成大量农药残留在农产品上。在这样的情况下,要严格控制超剂量农药的使用,进一步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机制的完善,加大对农产品生产者合理使用农药的相关知识宣传力度,树立在农产品收获之前不再使用农药的意识。农产品生产者要积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严格遵循绿色理念。

1.2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水平较低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上存在着规模较小、种植分散、技术水平较低、专业化水平较低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水平较低,导致对农产品过量使用农药及对农药的合理化使用处理不当;由于农产品的规模化发展水平较低,导致在农业技术的创新及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起着重要的影响。

2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分析

2.1快速检测方法

2.1.1生物测定技术

通过深入分析生物在测试样品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生理生化反应,并以此为依据来全面判断农产品中所残留的农药量。例如,通过选取实验中敏感性的家蝇来展开测试,全面分析接触样品之后可能会出现的中毒状况,将其作为判断样品中残留杀虫剂是否达标。同时,需要全面分析病菌的生长抑制程度来准确的判断杀菌剂的残留情况。通过采取这种方式对样品进行处理,其虽然并不涉及到各种仪器的使用,但是却对生物的要求非常高。这样的方式能够很快速的检验出农产品的中毒情况。测定出的农药残留情况将无法准确的对农产品的品质进行定量分析。

2.1.2酶抑制方法

在对酶抑制方式予以具体运用时,不会引入其它干扰物质来影响检测,并且也不必实施去除杂质的相关操作,运用到的仪器设备也十分的常见,所以在现场定性以及半定量检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目前,实际工作中我们所用到的有分光光度计类别的酶试剂法和快速试纸法等。前者应用广泛因样品前处理操作较简单,虽然对实验环境的温湿度要求较高,但可以留存相应实验数据上传全省农残速测检验系统,用于例行公示,能起到相应警示和监督作用。其次,后者较前者的结果准确度不够,仅适用于普通大众家需。需要注意的是,酶抑制法只可以应用在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磷的农药检测之中。

2.1.3免疫分析法

就免疫分析法而言,其存在着很多种,酶联免疫法属于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在对酶联免疫法予以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化学物质可检测动物体能的免疫抗体特性,以便能够真正达到检测农产品中所含农药情况的目的。这样的方式适用于多种农产品中农药的残留情况检测。

2.2经典检测技术

2.2.1气相色谱法

此方式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分离分析方式,全面分析不同条件下在分配系统方面存在的差异性,采取相互分离的方式。通过充分利用各种检测设备来分析物质浓度,并将相关的情况一一记录下来。其中,当前常用的检测器主要包括火焰光度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以及氮磷检测器等。因此,在应用气相色谱法的过程中,便需要以气体作为主要的载体,侧重于一些挥发性的农药检测。其次,气相色谱法的特点具有较强的显著性,诸如分离效率快、稳定性强以及灵敏度高等,因此在农产品农药残留定量检测中得到了极其广泛的运用。

2.2.2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将液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常常被应用到农产品的兽药残留检测中。这种方法对一些分子量较大的离子型的农药检测效果更好。在具体检测工作之中,此方式一般运用于稳定性不强以及沸点高的兽药检测,例如猪肉中的磺胺类药品残留检测。

2.2.3色质联用法

此方式通过液相以及气相同质谱相结合的优点,能够真正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同时,通过这种互补的方式应用到农产品农药残留物质的定性和定量的检测中,如农药的残留、代谢和降解等方面。但是,这种方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具有操作难度高和流程复杂的特点,所以必须使用价格昂贵的仪器来完成。同时,这样的方法常常是被应用到最后的确认阶段中,常规实验中的运用偏少。

2.2.4超临界流体色谱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主要指的是将超临界流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此方式通常用来检测物质在临界温度与压力的环境中,存在有灵敏度高、迅速以及高效等相关特点,并且可以检测对热不稳定的液谱和大分子化合物的液谱。

3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3.1提升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监督力度

在质量检验检测机构中,检测设备有一定限制,且检测功能不完善,一些不常见农药兽药和一些不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很难检测到,导致农产品存在品质安全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又较为繁琐,同时涉及到多个部门,而彼此之间没有形成一致的监管制度与监管程序,出现了许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的失误。所以,需要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程序,才能担负起农药残留监管的责任,并严格执行相应的监管流程。

3.2构建质量安全预警系统

首先,要坚持走防治结合的道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获得有效保障措施。要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通过各方面的交叉检测与预警,及时消除存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例如,检测农产品生产环境质量的过程中,需监管好农用化学品市场,如果发现农产品质量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要采取有效的打击措施。其次,告知广大种植户不可使用给农产品带来质量安全隐患的农药与肥料。最后,完善质量安全预警系统,做好提前预防措施,有效降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3.3控制环境污染和农药污染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污染问题不断加深,污染对农业的影响也愈加严重。如果在工厂生产过程中的重金属元素排到水域、土壤中,会对农作物造成严重的不可逆污染,影响时间持续好几年。因此,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需从源头上控制污染问题,防止工厂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随意排放造成农田污染,也可在工厂建址时提出合理化的科学建议。此外,城市产生的废弃物,没有经过垃圾处理场的处理时不可随意堆放于农田。同时,要严格控制农资市场。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农业是当前的发展总趋势,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同时,也在促进农业的绿色发展及中国梦的实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及农药检测技术分析,深入探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有效措施。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强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农药残留检测技术,采取正确的措施,从根本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推动专业化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严格监测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创建食品安全卫生健康示范城市,推动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壮大。

参考文献:

[1]李晓婷.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农药残留检测技术[J].种子科技,2018,36(07):79,81.

[2]焦鸿雁.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J].南方农机,2018,49(07):105,120.

[3]孙凤伟.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农药残留检测技术[J].农家参谋,2018(07):19.

[4]赵阳.邢华.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17(2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