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语类理论与汉语特殊句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1-21
/ 2

空语类理论与汉语特殊句式

张小会

张小会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中图分类号:H1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1-0104-01

摘要:汉语里存在一些特殊句式,例如连动句、兼语句、“被”字句、“把”字句、主谓谓语句等。按照传统理论来分析这些句式,我们通常将它们进行独立分析,找不出这些句式的相同点。本文将利用空语类理论来分析这些句式,找出这些特殊句式所共有的特点。

关键词:空语类;特殊句式;移位

一、几个简单概念

在用空语类来分析这些特殊句式之前,我们要首先来了解一下与之相关的一些其他内容。

空语类。空语类这一理论近几十年来在汉语学界受到热议。“空语类是指起语法、语义作用而不具有语音形式的语言成分”[1]。在语法里有词类,有语类,词类是指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这些实词和虚词,语类包括了更大的词组,语类更注重在实际语言中的作用。语类必须由词来体现。在一个语言结构中,当这个语言结构的某一个位置本应存在一个由词或词组体现的语类而又没有出现时,我们说这里存在一个空位,这个空位缺少一个语类,也就是空语类。

空语类与省略的区别。第一,空语类不依据语境和上下文来判定其是否存在,而依据动词的性质和深层的结构来断定其是否存在。第二,空语类主要指一个句子中没有出现的名词性的成分,其实更准确地说是只这个名词性成分未出现的那个位置,而且这个位置是固定存在的不会改变的。而省略的成分既可以是名词性的,也可以是其他的成分,且具有不确定性。

论元:论元这个词来自于逻辑学。逻辑学中的每个命题都有谓词和个体词。谓词能带一个名词或代词的叫一元,能带两个的成为二元…..,在论元理论中,一个名词不能兼作主语和宾语。

同标:如果两个词语在人称、性、数上保持一致,成为同标,常用下注i、j、k等表示。

D-结构和S-结构:根据生成语法的观点。人的大脑中存在一个词库和语言推导程序,这个程序是天生就具有的,这个推导程序在词库中选择词语,根据一定的规则生成需要使用的句子。一个句子的生成要经过以下四个步骤:词库——D-结构——S-结构——语音式/逻辑式。这里的D-结构是深层结构(反映句子的深层语义等信息),S-结构是表层结构(反映句子成分的实际顺序及格式等信息)。

二、具体分析

下面我们直接用空语类来分析现代汉语中的特殊句式。根据句子的成分性质,我们可以将汉语中的主谓谓语句、“把”字句、“被”字句、连动句和双宾句分为以下三类:

(一)NP1+VP1+NP2+VP2+(NP3)

(a)小李找妈妈要钱

(b)老师答应同学们下午放假

(c)经理叫你马上去一趟

我们看到以上几个句子都属于(一)这个结构。

传统上,我们把(a)句称为“连动句”,因为它有两个连用的动词短语“找妈妈”和“要钱”,且这两个短语有同一个主语——“小李”,且这两个动作这件不存在结构关系。其实这种分析只是停留在S-结构,即表层结构的分析当中,我们可以应用空语类理论来分析其D-结构,即深层结构:小李i找妈妈ei要钱(i为同标;e表示这里存在一个空位,即一个在表层结构中没有出现的语类,而在深层结构中存在的语言成分)。在这里,e处有一个空语,小李与e同标。按照论元理论,一个词不能同时充当主语和宾语。且“找”和“要”都是二元动词,所以“要”的前面应该存在一个空了的主语e。因此,此句不是一个主语,而是两个主语,只是它们一个有语音形式,一个无语音形式。按照这种方法,我们来分析另外两个句子。

(b)老师答应同学们下午放假

S-结构:老师答应同学们下午放假

D-结构:老师答应同学们iei下午放假

在传统的语法分析中,一个动词同时带上两个宾语,称为双宾语句。“答应”这类词属于三元动词,即一个主语、两个宾语。传统分析只注重表层结构,把“下午放假”作为间接宾语,但是却没注意到“放假”这个词是一个不及物动词,应该有一个论元充当主语。也就是所,在这里,“下午放假”前面是一定存在一个主语“同学们”的,但是在这个句子中,“同学们”已经做了“答应”的宾语,根据论元理论,同一个论元不能同时兼做主语和宾语。所以,在此之前存在一个空语类与前面的“同学们”同标。

(c)妈妈叫你马上回家一趟

S结构:妈妈叫你马上回家一趟

D结构:妈妈叫你iei马上回家一趟

传统语法将这个句子分析为兼语式。即“你”既做了动词“叫”的宾语又做了后面“马上回家一趟”这个谓词性短语的主语。但是根据论元理论,“你”既然已经做了受事,就不能再做施事。所以这里的e与前面的“你”同标。这里只能理解为相同的词语分别作了主语和宾语。而且“去一趟”本身是不及物动词前面应该有一个论元作主语而存在,这就是在表层结构中未出现的e。

(二)NPI+Prep+NP2+VP。

(d)作业被我写完了

(e)小猫把茶杯打碎了

很明显,(d)、(e)这两句话都符合(二)这个结构。

(d)作业被我写完了

S结构:作业被我写完了

D结构:作业i被我写完了ti。

传统分析为“被”字句也只在句子的表层结构进行分析,也就是主语“作业”作为整个句子的受事,用“被”字引出施事“我”,把谓语成分放在了后面。

按照空语类理论来分析。D-结构:作业i被我写完了ti。“作业”经移位到了主语位置后留下了语迹t与之同标,作为全句的受事。也就是说,在深层结构当中,语义即是“我写完了作业”。

(e)小猫把茶杯打碎了

S结构:小猫把茶杯打碎了

D结构:小猫把茶杯i打碎了ti。

(d)传统分析为“把”字句:小猫把茶杯打碎了。用“把”字引出了受事“茶杯”。

用空语类理论分析“把”字句。D-结构:小猫把茶杯i打碎了ti。

受事“茶杯”移位到了“把”的后面,作为介词的宾语,与t同作受事。移位后留下了语迹t。

也就是说,不管是“把”字句还是“被”字句,尽管他们在浅层结构中的形式完全不同,以至于成为了汉语中两类相互对应的特殊句式,但是如果我们去探究它们的深层结构,我们会发现其实它们都属于同一个结构。例如:不管是“作业被我写完了”还是“我写完了作业”,尽管在表层结构中它们属于完全不同的特殊句式,但是在深层结构中都是“我写完了作业”,都是“NP+VP+NP”的结构。

第(二)个结构与第(一)个结构明显不同,第(一)个结构中空语类是否存在主要看动词与论元的关系,在深层结构中存在的而在表层结构中没有出现的论元就是空语类。而第(二)类结构不同于第一类,在第(二)类中,空语类是通过深层结构转向表层结构中的移位造成的,移位后留下的位置就是空语类。

(三)NPI+NP2+VP。

这件事我知道了

S结构:这件事我知道了

D-结构:这件事i我知道了ti

传统分析为主谓谓语句。在这个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件事”的宾语移到了句子的最前面,在原来的位置留下了语迹,移位后的这个“答案”没有做任何动词的主语或者宾语,即没有受到任何动词的限制。可以将之看做一个话题的成分。这种移位和“把”字句和“被”字句中的那种移位是不同的,因为“把”字句和“被”字句中的名词移位后仍然还要收到介词“把”和“被”的限制。

可见,不论是连动句还是主谓谓语句,不论是“把”字句还是“被”字句,如果运用空语类理论,并结合深层语义来分析汉语中的这些特殊句式,我们就能找出它们共同的特点,而这个特点只能通过分析这些句子的深层结构得出。运用空语类来分析现代汉语中的特殊句式,这是一种新的思路,有助于我们的句式分析向纵深发展,而且有助于汉语句式分析的统一化。

参考文献:

[1]徐烈炯.与空语类有关的一些语法现象[J].中国语文,1994,(5).

[2]宋玉柱.现代汉语特殊句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3]刘道英.汉语几种同形异构句式中的空语类[J].郑州大学学报,2000,(1)

[4]乔姆斯基.句法结构[M]

作者简介:张小会,女,(1988-),四川宜宾,汉,四川大学文新学院10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对外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