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空间 完善初中数学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空间完善初中数学教学

韩文静

徐闻县梅溪实验学校广东徐闻524100

摘要:我国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近些年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应用。当前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成本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分析了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空间的方法,并对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一、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课改的推进,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需求。各科教师正在不断的探索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相关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通常为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以往教学过程中较为复杂、抽象的内容通过演示、模拟、放大等方式解决。多媒体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其它理科课程的基础,也是支撑人类进步的基石[1]。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会直接影响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学习。数学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知识,而是学会一种思维方式,很多学生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数学成绩不错,但是一到中高年级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扩大时间跨度和教学容量。信息化技术通过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更富感染力、表现形式也更为丰富。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堂导入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教育专家都提出过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在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学习的情况下,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尤其是在当前生本教育理念的前提下,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已不能适应当下的社会发展。在课堂上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成为当前各科教师面临的重点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识是学生自己学来的而不是老师教授的,没有任何一位教师可以教会根本不想学习的学生。自古以来数学的学习都是枯燥乏味的,初中数学课堂教材都是静态图形和枯燥数字,其表现形式过于单—,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则很难使学生提起学习兴趣。另外,初中数学课程已经具有一定的难度,不再像小学时期一样只具备简单的运算能力就能学好,真正的教育是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

教师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和主体意识。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学过程中的平等关系,教师做对引导者、解惑者,学生是认知者、实践者。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将枯燥的数学知识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复杂的数学知识进行简单化呈现,使所呈现的知识更加直观和形象,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例如:我们在学习《轴对称与图形》这节课程时,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向学生们展示了一系列建筑、物品、昆虫、卡通图案等图片,并设问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通过仔细观察很多学生发现了这些图形的共同之处,它们都是对称的。此时通过教师操作后课件上出现了轴对称的相关概念和一些示例,让学生了解何为对称轴,何为轴对称图形,学生们通过观察很容易就掌握了轴对称的概念。然后教师让同学们说出生活中存在的轴对称物体,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组图片,请学生分辨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有一张特殊的图片是斜着摆放的三角形,很多同学认为这个不是轴对称图形。此时教师通过操作教学课件使这个三角形动了起来,并沿中心直线进行折叠,最后这个三角形通过中心线完全重合在了一起,证明这个三角形图片是轴对称图形。通过这个图片使学生了解尽管是斜放的图形,只要可以沿一条直线进行折叠,使其两侧相互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而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此次通过将信息化技术融入课堂,使学生更加直观、简单的了解了轴对称的概念,课堂气氛十分愉悦。

(二)突破教学难点

传统教学模式下,数学教师通常利用粉笔、黑板、模型、挂图进行静态教学,导致很多教学难点无法突破。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将教学难点分散处理,教学重点突出处理。利用信息技术演示抽象的数学概念,可以将概念直观化、形象化、具体化。

例如:我们在学习《点、线、面、体》这节课程时,由于点、线、面、体概念较为抽象,所以教师运用信息化教学课件对相关概念进行展示。首先通过猫咪在泥土上行走的爪印进行点动成线的教学;通过车窗雨刮器的运动理解线动成面的意义;通过让长方形以其中任意一侧的直线为轴进行360度动态旋转,或三角形的直角边所在直线为轴进行360度旋转来演示面动成体。在以往教学过程中演示点动成线或者线动成面时学生都较容易理解,但是在讲解到面动成体这里,好多学生转不过来思路。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使面动成体的过程以直观、动态的方式呈现出来,同学们很容易理解了相关概念,并可以进行灵活运用。

勾股定理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难点,勾股定理被誉为“几何学的基石”,在几何学习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勾股定理一直以来也是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教师可以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比达哥拉斯家的磁砖(图1),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进行观察。向学生提问,是否任意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都符合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出网格,并在网格中展示任意一个三角形,引导学生在格点图中验证自己的猜测,可用割补计算方法来解决网格不规则的问题。通过应用多媒体课件实现对图形的转移和拼接,使学生对勾股定理的推理、应用,有更加直观的感受。

(图1)

(三)提高课堂练习效率

学习四部曲主要包括预习、学习、复习、练习几个方面,初中生课业压力较大,加之数学课程的抽象性,难免会让学生产生烦躁厌学的情绪。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有限时间让学生得到更多的练习,完成知识的内化。运用信息化学习课件进行知识点的复习和练习,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师生交流。以往的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会在黑板写出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或者请学生到黑板上做答。其实这种方式会让学生产生紧张情绪,很多学生都存在一种“教师不要叫到我”的心态。在课堂练习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教学课件,学生可以通过游戏闯关的形式回答问题。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屏幕会出现“太棒了”的鼓励性语言,如果回答不正确屏幕会出现,很遗憾,再想想,继续努力哦等相关语言。运用信息化教学课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性,而且练习速度快,可以让更多同学得到锻炼的机会[2]。

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技术的总结

(一)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

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备课、编写教案等,在课堂上也需要时间写板书,教学准备工作过多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而且在书写教学板书的过程中台下的学生容易交头接耳,注意力不集中,这无疑十分浪费课堂的宝贵时间。通过应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可以节省教师很多的备课时间,而且准备好的教学课件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重复利用。信息化技术的直观性、生动性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数学课堂从此不再枯燥乏味。但是教师还要注意做好学期教学计划,不能因为教学时间宽松就提前教授学生更多知识,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注意科学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二)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虽然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有很多的优势,但是教师也不应过于依赖信息化技术。信息技术毕竟只是教师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工具,信息技术无法取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所以教师要注意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思维能力为目标,以现代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为载体,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让学生爱学数学、学好数学[3]。

四、结束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信息化技术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得到更加直观、形象、具体的体现,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更好的完成知识的内化。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突破了很多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使落后的教学手段得到了彻底的颠覆。但是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教师还应注意不要对其过于依赖,要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取得精华、去其糟粕,有效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淑滨.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整合略论[J].考试周刊,2018(64):87.

[2]黄增芳.浅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数学教学[J].学周刊,2018(21):137-138.

[3]黄国珍.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刍谈[J].读与写,2018(1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