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价值分析

梅春莲

文山市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云南文山663000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6)6

摘要目的:对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我院接受常规产前检查的96例孕妇(98例胎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胎儿均给予产前超声诊断检查。结果:通过产前超声检查,96例孕妇(98例胎儿)中,共有92例胎儿的心脏形态、血流等正常,另有6例胎儿心脏形态、血流等异常,占比为6.5%。对产前超声检查未现心脏畸形的92例正常胎儿于出生后随访,均取得随访,随访率100.0%(92/92)。经随访观察发现,出现漏诊胎儿2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心脏简单畸形1例,产前超声诊断最终准确率为97.8%(90/92),心脏畸形检出率为6.5%(6/92),胎儿严重心脏畸形检出率达到100.0%。结论:产前超声诊断在胎儿心脏畸形诊断过程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产前超声;胎儿心脏畸形;诊断

胎儿心脏畸形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胎儿畸形,是新生儿中致死率较高的主要病因之一[1]。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胎儿心脏超声诊断已成为胎儿心脏畸形诊断的首选。本文对我院接受常规产前检查的96例孕妇(98例胎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深入分析、探讨,以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胎儿心脏畸形漏诊率。现将结果做如下报告。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我院接受常规产前检查的96例孕妇(98例胎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孕产妇年龄介于21~36岁,平均年龄为28.5岁。怀孕周期为21~37周,平均孕周为29周。其中,94例孕妇为单胎,2例双胎,共计98例胎儿。

1.2超声检查方法

应用volusone8,HTACHIPreiru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仪器探头频率为3.5MHz,检查仪器对胎儿、胎儿心脏软件程序进行预设,随后调整仪器以获取满意的二维及多普勒声像图。首先对胎儿做全面、系统的超声筛查,准确判定胎儿内脏的位置、胎头以及脊柱位置等,随后确定胎儿心脏位置以及心轴方向,其超声检查的切面采用胎儿四腔心、三血管气管、三血管、左心室流出道以及右心室流出道长轴、大动脉短轴、主动脉弓,动脉导管弓长轴、上下静脉腔等切面[2];经以上切面显示出主动脉与肺动脉起始部构成的交叉图像,胎儿左心室与主动脉、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的连接关系。后将超声探头声束平面与胎儿长轴平行,显示降主动脉或腹主动脉后进行追踪,在显示到心脏部位。通过调整超声探头的方向,以显示出主动脉、动脉导管弓切面。此外,将超声探头声束平面向胎儿右侧平行的移动,以充分显示出上下腔静脉的长轴切面。最后对胎儿腔静脉心房连接和房室、动脉心室予以补充扫描。较复杂的心脏畸形则采用M型超声、彩色多普勒以及频谱多普勒观察每一心动周期房、室壁的运动曲线以及两者间节律、血流情况、各瓣膜血流速度等。

1.3诊断观察指标①诊断的基本情况。经超声诊断后统计出胎儿心脏畸形的检出率。②出生后随访。通过对产前超声检查未现心脏畸形的胎儿行随访观察,对胎儿出生后情况进行调查,统计、记录、分析出最终诊断准确率、心脏畸形检出率及胎儿严重心脏畸形的检出率,对漏诊病例进行就医指导。

2结果

2.1超声检查结果分析:通过产前超声检查,96例孕妇(98例胎儿)中,共有92例胎儿的心脏形态、血流等正常,另有6例胎儿心脏形态、血流等异常,占比为6.5%。其中,三尖瓣闭锁3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2例,单心房1例。三尖瓣闭锁的3例胎儿,其左心长轴切面的心脏结构处于正常状态,而四腔心切面的左右心系统的比例失调,室瓣、右侧房未呈现明确的启闭活动,启动彩色多普勒观察结果显示此处无瓣口血流效应产生。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2例,胎儿左心长轴切面心脏的结构处于正常状态,四腔心切面显示正常的心内“十字交叉”结构消失。单心房患儿1例,显示为四腔心切面胎儿房间隔结构消失。

2.2随访观察分析:经随访观察发现,出现漏诊胎儿2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心脏简单畸形1例。其中,动脉导管未闭患儿1例,属产前不可诊断畸形。心脏简单畸形1例,心脏室间隔缺损,缺损直径为3mm左右;产前超声诊断最终准确率为97.8%(90/92),心脏畸形检出率为6.5%(6/92),胎儿严重心脏畸形检出率达到100.0%。结果显示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有良好效果。

3讨论

临床中,胎儿心脏畸形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胎儿畸形形式,需及早诊断治疗,可有效减低活产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近年来,随着对胎儿出生缺陷重视程度的提升,加之产前超声诊断术得到快速发展,胎儿心脏畸形尤其是复杂心脏畸形超声检出率得到极大提升。通常情况下孕妇孕周越长,胎儿心脏结构发育越完整、完善,心脏畸形检出率也较高。但有一个弊端是随孕周增加,胎儿骨骼钙化程度也较高,在检查中容易导致声影遮挡,对胎儿心脏具体情况的观察不利,最终也会对图像效果产生影响[3]。在最佳的22~28孕周,胎儿心脏发育状态适宜。

对胎儿行产前超声检查时,需注意选择恰当检查切面。本文病例在检查中,对胎儿心脏不同血管切面利用探头采集,其切面包括主动脉、上腔静脉及主肺动脉,且以四腔心切面为基准进行诊断。诊断中需要注意的是四腔心切面上需了解胎儿心轴的情况以及心尖具体指向等,尽可能发现胎儿心脏发育存在的缺陷问题,特别是各类较为严重的心脏畸形。总的来说,产前超声诊断是采用多切面系统检查,相结合互补充,可有效了解更多的胎儿心脏状态、信息,以确保检查效果。

对产前胎儿心脏畸形的超声诊断技术不断完善、成熟。本次分析中2例胎儿心脏畸形出现漏诊,主要原因是动脉导管未闭属于产前无法诊断的畸形。因此,在进行诊断时需谨慎、认真观察,以提高检出率。在随着产前检查胎儿心脏技术不断进步,产前心脏超声诊断将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彭雪芳,余卫国,杨淑君,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非高危胎儿产前心脏筛查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104-105

[2]蔡少雨,李玉球,贺青蓉,等.基层医院超声诊断单脐动脉与胎儿畸形相关性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0,8(8):1047-1049.

[3]李胜利.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7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