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语文教师理念创新与角色转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2

新课改下语文教师理念创新与角色转换

张小珊

语文新课改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教材改革,还有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面对语文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师要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确立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展开新课程的探索与研究。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转换角色,更新教学方法,使自己尽快融入新课程中,并伴随新课程的实践而成长。教师必须首先认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转换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要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从语文学习的本质来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必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与人生。语文新课程体系打破了学校与社会、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壁垒,逐步做到课堂教学、语文活动、综合性学习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相结合,使语文教学将变得更加开放、创新,充满活力。因此语文教师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其更富有活力;又要使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探索形式多样的、与自然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

1语文课程理念的创新

1.1语文课程目标的创新。新课程标准基于对语文课程特点的深刻反思,首次正式提出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明确要求“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措词委婉,观点鲜明,标志着语文课程目标由知识中心向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的转变,也表明在素质教育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语文课程功能的显著升华。新课标中提出了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其中包括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言能力是指以语言积累为基础、语感培养为指向的实践性能力,分别表现为注重情感体验、丰富精神世界、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耐心专注地倾听、文明得体地表达和沟通、富有感染性和说服力的口语交际能力,感情真挚、条理明确、追求独特感受、有创意的写作能力,以及全球化时代所必备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思维能力则是与语言能力互为表里、同步发展的,由于课程评价趋向注重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和发展性,故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型语言能力之发展,必然内在地刺激着个体思维能力之成长,并进而开发出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可以说,从偏重各种语言知识的灌输和贮存,到注重发展个体的各项能力,新课程标准充分呈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语文教育理念。

1.2语文课程内容的创新。语文新课标着眼于课程内容与学生主体经验世界、情感世界的内在联系,打破了课程内容的过于封闭的弊端。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充满个性活力,以学生主体生机勃勃的发展为逻辑始点和最后归宿,体现了浓郁的人本意识。

1.3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教师说得头头是道,而真正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内容则显得苍白无力。几乎抹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法必须改进。

1.4语文教学手段的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们走进了多媒体教室,尝到了课件教学的甜头,它容量大,效率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五彩的画面、神秘的背景、亮丽的色彩、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出奇不意的拓展延伸,都激起学生浓厚兴趣,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以达到提高课堂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1.5语文课程评价的创新。新课标从过度偏重甄别和选拔转向,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使课程评价的具体关注点集中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优化,转向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的整体改善。从单纯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点转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的综合,最终指向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从单向的教师评价转向师评、生评和自评三者相结合,逐步强化学生的互评和自评,这就使课程评价的角色重心发生横向位移,突出了学生个体在课程评价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

2新课程理念呼唤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

2.1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转变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在以前的语文教学中,以系统传授学科知识的严谨性而成为一大特点,使语文课异化为以复制系统知识为目的的流水型作业。一方面将浑然天成的美文,肢解成时代背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写作特点这若干大块的“粗粮”,用心良苦地灌输给待哺“精粮”的学生;另一方面脱离语境而孤立和片面地串连语修逻文知识线,使知识难以为学习主体有目的、有意义地建构。这样的语文教学,难以适应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素质教育。现在,新课标确认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教师要强化两种意识。①民主意识。即语文教师要创设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这尤其表现在阅读教学中,正如新课标所指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实质是确认学生是语文课程的主体之一,故应激发和尊重学生对课程新价值的创造。②人本意识。教师应如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这样,就广度而言,个体的精神境界、个性品德和语文水准将得到完整的提升;就长度而言,个体以志趣为动力、以自主学习为习惯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将得到可靠的保证;而就深度而言,生命就超越了单纯的知识和技能训练而获得抵达人性深处的灵魂之优化。

2.2应由课程成绩的裁判者转变为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传统的语文课程评价,比较注重其甄别和选拔功能,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被评价和被测试的消极境地。而新课标评价理念要求语文教师从关注“人”的发展着眼,重视课程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从而促进教师评价角色转向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娴熟驾驭课程评价的艺术,把握好一定原则,以心灵拥抱心灵,以激情点燃激情。

作者单位:贵州省正安县和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