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问题的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1-11
/ 2

初中数学教学问题的设计

宋琨

宋琨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学问题的有效设计,对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数学素养的提高都有着重要作用。有效的教学问题不仅可以作为教师与学生进行知识沟通的媒介,更能够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沟通的途径,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当中,对教学问题进行精心设计,保证问题的有效性,是每一个初中数学教师所必备的素质。本文就对初中数学教学问题的设计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问题设计

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只有当学生对知识产生了解之后,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才能够对其有所兴趣,并按照自己既定的目标去一步一步剖析问题,并最终完成解答,而学生在对问题进行剖析和解答的过程中,他们就实现了自己数学知识和解题水平的进步。然而,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不仅无法实现对问题的解答,更无法完成对数学知识的质疑,这使得学生原本高昂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师“填鸭式”教学方法下消失殆尽。尽管教师的课程内容都是精心准备的,但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始终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这令数学教师感觉到非常的困苦。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教师没有充分发挥出“问题”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因此想要实现对学生数学素质、技能的培养,就必须要保证教师教学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1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趣味性问题的设计

初中生正处于胜利发展期,这时候的他们性格特点十分鲜明,对于自己喜欢的学科,他们可以努力到废寝忘食,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学科,他们可以做到“滴水不沾”,所以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就必须要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所在,让他们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促进他们自己去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究。为此,笔者在进行新课程教学时,都会创设出一定的故事情境,通过具有趣味性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在故事当中实现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笔者在进行“有理数乘方”的内容教学时,就给学生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1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米,第3格放4粒米,然后依次8粒、16粒32粒、……直到第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就怕你的国库里面没有这么多米。”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米吗?这样的故事能强烈地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既启发学生进行新的探索,又引出了“乘方”概念,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进而实现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锻炼。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探究性问题的设计

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就必须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数学学科在某些方面是极其抽象的,只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够保证学生解答问题时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在笔者看来,想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要在她们认知水平的基础上,为他们设置出能够锻炼思维逻辑性的、具有探究意义的探究性问题。数学探究活动,主要强调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在动手操作的活动过程中学习,进而完成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这就需要教师设计有效的问题,让学生经历“直观———感性认识———理性思考”的活动过程,在活动中“学会学习”。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开放性问题的设计

所谓开放性问题,就是没有太多的附加条件,让学生依靠问题当中的主线条件,来进行思维的锻炼和发散。所以在设计开放性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已知条件的隐蔽性,要保证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观察、比较、分析、联想、概括、推理、判断等一系列探究活动,而逐步得出结论,且不可将已知条件给的过于明显,或把问题设置的过于简单,以防止问题失去基本意义。另外,开放性问题的设置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其多向性和变异性特点,使学生能够在解题过程中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当学生真正具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解题水平时,那么该教学问题的设计就得到了成功。

4培养学生的数学实用能力,生活型问题的设计

数学起源于生活,所以想要实现对学生数学能力的锻炼,就不仅要让他们学会书本上的知识,还要让他们做到能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做到学以致用。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折扣”的概念,就设计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七年级(3)班为丰富课外活动,准备去商店购买羽毛球拍及羽毛球,已知每副球拍30元,每个球2元。甲商店说:“买羽毛球拍及羽毛球都打9折。”乙商店说:“买一副球拍赠送2个球。”若准备用90元买2副羽毛球拍及球若干个,问到哪家商店购买更合算?问题提出以后,学生们的兴趣都非常的高昂,并进行了讨论和运算,并最后得出了正确答案。实际上这样一道看似简单的折扣问题,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如何运算,更让他们学会了以后去买东西时,如何才能更省钱,从而做到学以致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当中,能够引起学生质疑的问题设计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生活型问题、趣味性问题、探究性问题等类型的问题设计有很多种,教师可以在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指导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进行教学问题的设计,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知识水平,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水平等各方面的教学目标,进而为学生将来的数学知识学习打下良好而又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庚.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课程中的应用设计与案例分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赵海祥.巧借问题之“水”浇灌学生思维之“花”———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2):228~229

3徐成祥.例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与操作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4):19

作者单位:新疆石河子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