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市场管理的现状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关于建筑市场管理的现状与思考

周艳张继亮

大庆市城乡建设局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市场逐渐繁荣起来,但由于管理措施的不完善以及监管不严格等问题,建筑市场存在极大的管理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对建筑市场的混乱现象进行整治,加强对施工单位与业主的管理,提出管理意见,倡导监察机关、施工单位、业主与群众协同合作,共同努力,实现对建筑市场的有效监督,制定完善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建筑市场;管理现状;问题;措施

随着建筑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市场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管理上的混乱,因此急需对建筑市场进行防腐、治乱措施。对建筑市场进行管理,有利于建筑市场健康发展,促进市场的公平竞争、统一开放;加强监控的严密性,有利于公共权力建立有序、公平、公正、公开的建筑市场,能够有效防止相关责任人滥用职权,制约以权谋私对建筑市场的公正、公平、公开的破坏、违法行为。以下将对建筑市场出现管理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管理改善措施。

1建筑市场管理问题的主要内容

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我国建筑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业开始飞速发展。但由于管理机制尚不完善,法制建设具有滞后性,相关措施不配套,使得对建筑市场的监管无法紧跟建筑业的发展,管理出现漏洞,给建筑市场的监管带来许多问题。建筑市场出现问题,不但会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甚至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且在管理队伍中,也会出现腐败和不良风气,影响建筑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不严格遵守建设程序。有的建设企业不按照法定的建设程序流程走,对工程不进行招标投标,热衷于私下交易行为,不规范发包。甚至有的企业对发包工程进行随意拆解,要求购买价钱高且质量低劣的施工材料,完全忽视了建筑安全。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建筑市场的公平竞争、程序透明原则。

(2)私下交易、权钱交易。在建筑市场竞争的情况下,有的承包单位为接任务热衷于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四处奔波、找门路、拉关系,到处许诺。有的以招标为幌子搞假招标,以暗中泄露标底保证其中标为条件收受贿赂,假公济私,从中谋取私利。

(3)权力干预,以权代法。一些行政机关和部门为了本身的利益,给建设工程发包的正常秩序设置障碍,封锁市场。个别领导干部利用关系网和工作之便,为自己的亲属、朋友介绍工程,亲自出马写条子,打电话施加影响,谁的权力大,谁的关系硬,谁就可能承包到工程。

(4)行业垄断、强行交易。个别有审批权的机构,或工程项目配套单位,在工程项目承包中,强行垄断与行业、专业有关的项目,或者逼迫承包单位和建设单位必须采购某指定厂家生产的材料,还说什么/肥水不流外人田0。这些造成施工单位有苦难言,甚至造成重大质量事故。

(5)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一些建筑施工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如钢筋用等外品,砖的强度达不到要求,沙浆配比严重不当。

2管理措施

当前,建筑市场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改革措施不配套、市场机制不健全、法制建设滞后。事实告诉我们,建筑市场存在的问题不仅是行业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1)强化对业主的行为的监督制约,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我国的建筑市场主体,主要包括业主、承包商和中介服务机构。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比较注重承包商的监督制约,这是必要的,但对业主在建筑市场的责任和作用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这不仅不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而且也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双方的平等性。首先要对业主的行为加以监督制约,要确定业主是施工现场一切问题的第一责任者的观点。它必须具有相应的组织、管理能力,按基建程序办事,依法发包,合理定价,不得强行垫资带资,肢解工程和强行供料。实践已证明,业主的行为不规范,是滋生建筑市场混乱和消极腐败现象的根源之一。因此,加强对业主行为的监督制约,是整治建筑市场、防止腐败滋生蔓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强化工程建设管理程序,形成规范管理与监督制约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加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简明、科学、有效的工程建设管理程序,并严格付诸实施,乃是国家建设部明文规定的要求。当前重点应抓好以下二个方面:第一,必须加强工程承发包领域的管理和监督。建设工程承发包是建设工程在施工准备阶段的关键环节,是产生不正当的竞争和种种腐败现象的源头之一。第二,必须实行闭合管理,即从建设工程项目立项开始,报建、规划许可证、招标投标,施工项目签证及劳务用工,施工许可、质监、安监、工程建价审价及项目竣工注销,要形成闭合管理。这是一种一环紧扣一环,相互制约,责任分明的全权管理办法,它能增强法制管理的力度,实施业务管理与纪律监督同步运行。

(3)加强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制约腐败现象的发展蔓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不受制约的权力必须导致滥权和腐败,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是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的公理。为了遏制、消除权力腐败,解决权力侵入经济、官商结合、权钱交易的问题,就必须从根本上、制度上、法律上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权力制约监督机制,以各种手段加以控制。建议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招标投标、工程质量监督、工程造价等管理机构的管理,因为他们都代表政府行使一定的职能,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加强对他们权力的监督制约是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

(4)加强行政执法机关、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力度行政执法机关、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要组织力量深入建筑市场实际,了解情况,重点加大建设工程发包过程中执法监督力度。一是加强财务资金审计部门的管理监督力度,严格建设项目财务资金拔付制度,加强审计监督,保障国有资产的管理作用。二是重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箱,并有专人负责,对群众举报的问题要认真进行调查核实,严肃查处。三是加强纪检、监察、检察机关与行政执法机关的联系,互通线索,协同办案。要重视对法人违法犯罪案件和行贿受贿案件的查处,从案件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提出建议。要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减少发生案件的条件,推动工程建设按法制的要求和经济规律有序进行。

3结语

完善建筑市场管理制度,是保证建筑市场有序、公平、公正、公开的有效监管措施,相关部门在进行制度完善改进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促进业主、施工单位、监管部门、司法机关以及群众合作监管,严厉打击“关系户”;对管理部门内部监管进行严格把关,防止滥用职权;监督建筑材料质量管理,防止以次充好,危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以达到规范建筑市场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J].建筑技术.2013(01)

[2]宗庆后.关于加强建筑市场管理、整顿市场秩序的建议[J].商品与质量.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