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班主任对男、女学生的同一管理与差异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浅谈中职班主任对男、女学生的同一管理与差异管理

陈朝晖

陈朝晖

兰州城市建设学校

摘要:在学生管理中,我们提出了一些要求,对学生进行引导,采取各种量化考评,这是一种宏观的、针对群体的、同一的管理;而联系到学生个体及性别等自身情况,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对男同学、女同学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根据时间的推移,阶段性目标的完成,提出新的要求,不断改变管理方式则体现了管理差异。只要将同一管理和差异管理合理地搭配,夯实同一管理的基础,注重差异管理的深入就能真正实现管理到位,关心到位,引导到位。

关键词:管理差异;同一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中职女学生的独立意识、主体意识逐渐增加,男女平等的观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女生地位的上升,男女分工的淡化是否预示着男生女生差异的消亡和性别平等的即将实现。当代中职女生的特性:情感丰富热情,情绪敏感多变,心理需求表达具有明显的即时性、互动性和指向性特征,倾向于通过向他人倾诉和自我调节来缓解压力,并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她们独立自主意向明显,个性心理上表现出日益明显的“中性化”倾向是其心进而自强的表现。

在日常观察和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中职的男生、女生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生活态度甚至打扮偏好等方面具有越来越多的相似性,但作为两个不同性别群体,其某些源于生物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不同”,使男生、女生在众多方面仍然存在无法消解的性别差异。心理差异就是其中重要方面,积极健康的心理是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基础和发展动力,当今的中职女生与以往的女生群体相比出现的新特点,以及与男生在心理特点上存在的差异,对引导当代中职女生的性别社会化,促进其健康成长,顺利成才具有很重大的意义。

针对以上当代中职的男生、女生相对于以往更好管理,从而管理方式不能按照以往的思想进行管理,而要以同一管理为基础,同时注重个性、关心个体,区别性别,进行差异管理培养。

1理念要清晰、制度要严明,同一管理是基础

同一管理是不考虑客观差异存在时的一种宏观的、普遍的管理方式,在学生日常管理中应用得比较广泛(“同一”作为一个哲学概念的范畴,其含义为:相同;统一。与“差异”相对。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不考虑差异存在的普遍的管理)。

1.1针对学生整体的管理工作要体现方向性。学生的日常管理一般分为:思想引导、心理疏导、行为规范和能力培养四个方面,成长、成才递进式的发展对中职学校生各个年级阶段的以上四项内容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日常管理要贯穿培养要求的始终,切实将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位。

1.2学生管理要体现管理者的风格。新生入校以后最先接触并且接触的最多的就是班主任,所以班主任对其的影响力是潜移默化并且是不容小觑的。作为学生工作的管理者,辅导员面对自己的学生,要突出自己的个性,在管理过程中显示自己的风格,与学生达成工作中的默契,既能对学生严格要求,又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在管理工作中张弛有度,真正成为让学生们既敬又爱的管理者和引路人。

1.3学生管理工作要思路清晰,体现原则性。具体要做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思想道德建设,分阶段进行“明确目标、专心学习、成功择业、敬业爱岗”等系列教育活动;二是实践环节建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以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带动学习,促进学风的建设;三是纪律建设,规范学生言行举止,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信守时、道德懂礼;四是建立协调机制,引导学生学会交流,有效沟通,以理性、和谐的方式解决问题,着力打造文明、安全、健康的学生社区。

2注重个性、关心个体,区别性别,进行差异管理培养

2.1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观,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也体现为一种方法论,它的立足点应该是,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它所追求的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其基本要求就是把培养社会所要求的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放在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其过程应该是激励人、教育人,其目的应该是升华人、提高人。因此,要将学生既看作是教育的对象又看作是教育的主体,在强调学生共性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

2.2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职学校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它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是培养人,关心人的解放人的完善、人的发展,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促使受教育者在人格方面得到最充分的完善。学生工作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需求,关注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一切工作都要以学生的生活、学习、发展、成长、成才等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2.3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且这个年龄段的他们已经趋向成热了,对任何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太容易接受外界的批评。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状况,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可以把学生分为如下几类:

第一类:思想品德较好,既关心政治又努力学习,即所谓“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多数为学生干部,对于这部分学生的管理,应以指导为主,应赋予他们更多的主动权,给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一切的有利条件。同时,注意加强个人素质的培养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训练。使他们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积极面对自身缺点和学习、工作中的压力,有成绩时不炫耀,不自满,出错误时不气馁,不放弃,谦虚为人,踏实做事,勤奋学习。

第二类:在学习上积极进取,但不关心政治,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即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对于他们的管理,学习上应提供较为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指导,从学习上去寻找共同话题,建立信任关系和良好的师生感情;在集体活动方面,应当采取积极引导的管理模式,使其树立参加集体活动的荣誉感和自信心,明确集体活动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意义。

第三类:学习和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都一般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管理者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信念,采取多种措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温暖和体贴,激发学生对学习和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同时应多形式、多渠道进行思想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变被动为主动。

第四类:为了混一张文凭而跨入中职学校校门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组织纪律性差,思想极不健康,缺乏最起码的道德意识,学习上得过且过。他们人数虽少,但影响极大,对他们应加大管理力度,及时与其家长互通信息,加强信息了解,以教育为目的进行引导和帮助。

3点面结合、齐抓共管,管理到位保质量

在做到同一管理的基础上落实差异管理能让学生们清楚管理者的管理思路,管理范畴,管理方法,明白管理者的良苦用心,让学生们既从整体上认识管理者行事风格,清楚其原则性和整体要求,又从个体的接触上了解管理者的关心、细心和耐心,从而对管理者有一个更加全面、更加准确的认识。

4结束语

综合上述,本人认为班主任通过同一管理和差异管理也能更加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情况。只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增进了了解,建立了互信的良好关系,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实施,也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质量及师生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运涛.学生管理要少“管”多“理”.(2009-03-0919:30)[2010-10-25]

[2]温玉珊.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之思考。(09-12-2409:03:00)[201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