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在胸部肿瘤中心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规范化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在胸部肿瘤中心的应用

李正芳阳仁美袁文秀杨漫荣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庆市肿瘤研究所、重庆市肿瘤医院;400030)

【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在胸部肿瘤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12月于我科收治的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200例,根据病房病床分布特点,以护士站为分界点随机单盲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10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规范化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对照组则实施留置针常规固定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敷贴卷边、套管针松脱、非计划性拔针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组规范化留置针固定方法后,留置针敷贴卷边例数、套管针松脱例数、非计划性拔针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为(85±9.98)h,对照组留置时间为(72±10.2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在胸部肿瘤中心的应用,能有效的减少留置针敷贴卷边、套管滑脱、非计划性拔针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延长了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关键词】留置针;固定;规范化;胸部肿瘤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15-0310-02

留置针是临床外周静脉输液的常用工具之一,也是我们胸部肿瘤中心静脉输液的必选工具的一种,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套管柔软,对血管损伤小,保留时间较长,既能减轻患者痛苦,又能提高护士工作效率[1]。我们科室收治的病人以老年病人为主,尤其食管癌的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在能保证静脉通道畅通的同时,又能减少患者在静脉输入营养液时的液体渗漏;对患者化疗输液时,也能减轻化疗药物对皮肤损伤[2],更为安全的输液,也很大程度的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但多数老年患者的皮肤干燥,多屑和粗糙,皱纹多且松弛、变薄,缺乏弹性,皮脂腺组织萎缩,皮肤表面的反应性减低,加之留置针的尾端高于局部的皮肤,所以留置针很容易受到外力的作用脱落[3]。老年患者活动因素如:洗澡、穿脱衣服、取拿物品、活动剧烈等均容易造成留置针的脱落。有许多影响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因素,其中留置针的良好固定是保证留置时间和有效应用的关键[4-6]。现临床上较常用的固定方法是使用留置针固定敷贴。留置针敷贴具有粘贴牢固无刺激等特点,能够密闭式地固定留置针针体末端,减少牵拉、滑动等机械性摩擦刺激;能可视性地观察穿刺点,早期避免液体外渗、出血、局部肿胀等[4],减少了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反复的穿刺,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体验,也增加了患者的临床治疗费用。我科在查阅文献及实践中摸索出规范化的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敷贴卷边、留置针滑脱、非计划性拔针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0月~12月于我科收治的使用留置针输液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510.2)岁,根据病房病床分布特点,以护士站为分界点随机单盲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102例,平均纳入标准:①使用上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②外周静脉输液大于5天③合作,无交流沟通障碍者。排除标准:①当天化疗的患者②输入卡文等静脉高渗营养液的患者③上肢不能输液的患者④患者主动要求拔出留置针者予终止实验。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疾病种类、输液种类、性别、年龄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选取收住我科的患者200例,根据病房病床的分布特点,随机单盲分为对照组102例和观察组98例,均选择前臂弹性好、粗直易于固定的浅静脉,评估患者的血管情况选择BD公司生产飞码20~22G的安全型留置针,固定敷贴均选择6*7cm的3M透明敷贴,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压脉带,用复合碘8*10cm以穿刺点为中心进行常规消毒,旋转取下枕头的保护套,绷紧皮肤,针头以皮肤呈15°~30°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针芯拔出,用3M胶布2*1cm固定塑料针座分叉处,旋紧肝素帽,其中对照组按照我院护理部规定,静脉小组成员示范的常规固定方法进行固定:单手或双手持膜3M透明敷贴,撕去衬底,采用无张力固定法,手持透明敷料无张力放置,以穿刺点为中心进行粘贴导管突起处予塑型,用双手拇指指腹轻轻将空气排出抚平整块敷料,边撕衬边,边顺方向按压,最后使之与皮肤保持紧密粘贴而不留空隙④将写有操作者全名和日期的记录胶布完全封住白色隔离塞⑤再根据穿刺位置、患者的舒适度用胶布进行稳妥固定。观察组患者则在穿刺成功后,实施规范化的留置针固定方法:对观察组的操作护士行规范化留置针固定方法培训,人人掌握并能正确实施在皮肤绷紧的情况下单手或双手持膜无张力固定敷贴按留置针走形对突起处进行塑形④抚平整块敷料,边撕衬边,边顺方向按压,最后使之与皮肤保持紧密粘贴而不留空隙⑤将写有操作者全名和日期的记录小胶布完全封住白色隔离塞⑥在肝素帽处做高举平台法形Y型固定,并根据患者的舒适度进行调整稳妥固定。

1.3观察指标责任护士每日及交接班时对患者留置针情况进行评估并记录①留置针卷边情况:发生卷边,予实时无菌更换②套管针松脱情况③非计划性拔管例数④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⑤留置针留置时间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选用四格表2检验,计量资料选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为(85±9.98)h,对照组留置针时间为(72±10.29)h,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针敷贴卷边例数、套管针松脱、非计划性拔管情况均少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敷贴卷边例数、套管针松脱、非计划性拔管情况

3讨论

静脉留置针现已成为临床患者输液、输血及建立静脉通路必不可少的输液操作作工具之一,具有保护血管,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痛苦,使患者舒适度增加,使输液、输血安全便利,尤其对长期输液和血管穿刺困难者及在抢救危难患者等发挥重要作用[5-10]。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病人越来越多,我科收治的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大部分的老年患者均需要进行静脉输液及输血等治疗,留置针的使用给众多老年患者带来福音。但是,随着留置针在临床的普遍应用,且留置针穿刺为一项有创性护理操作,留置针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也是屡见不鲜。据报道,使用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5%-70.0%平均为25%-35%[11],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因不断摩擦而产生的炎症反应,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及固定情况值得我们护理人员的注意,且肿瘤老年患者皮肤干燥,血管的弹性差等,易出现留置针滑脱、打折等情况[3]。如何选择稳妥的科学的固定方法是我们整个护理团体必须要面临的问题。现如今,随着临床的不断实践,留置针材质及固定敷贴的不断改良,临床护理工作的不断实践,目前固定方法使用普遍的是透明贴膜,透明贴膜亲肤性好,固定方便,利于观察穿刺点周围皮肤情况。最新版静脉指南没有明确指出留置针留置的时间,在有回血无其他并发症的情况下,据报道,留置针的安全留置时间可为7d[7],如何使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最大化及留置针的妥善固定便成为关键。我科在实施规范化的留置针固定方法后,留置针的使用时间为(85±9.98)h,较常规留置针固定方法的留置时间(72±10.29)h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留置针敷贴卷边例数、套管针松脱例数、非计划性拔针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规范化留置固定方法后,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得以延长,留置针相关并发症(穿刺点渗血、渗液、穿刺点红肿、导管堵塞)的发生率降低,敷贴卷边也较少,有利益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秀霞,陈云.留置针贴膜临床应用进展[J].护理学报,2012,19(03):24-28.

[2]马海静.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在肿瘤内科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12):126+128.

[3]刘芳.老年患者留置针脱落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西藏医药,2015,36(04):61-63.

[4]张茂娟,刘珉甬.静脉留置针有效固定方法的临床研究[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5,38(06):594-597.

[5]耿洁.高举平台法在肿瘤病人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作用探讨[J].全科护理,2017,15(30):3769-3770.

[6]张茂娟,刘珉甬.静脉留置针有效固定方法的临床研究[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5,38(06):594-597.

[7]魏星.六步式业务流程管理法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06):132-134.

[8]黄湘玲,全晓丽,蒲伟.规范化护理管理对临床外周浅静脉留置针应用的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07):24-27.

[9]郭金玉,杨洁,周颖,王秋.留置针在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0):1240-1244.

[10]张茂娟,刘珉甬.静脉留置针有效固定方法的临床研究[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5,38(06):594-597.

[11]黄姗姗,郁红菊,毛锦雯,方凤章.改良式留置针固定方法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