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学生物学减数分裂内容教学实践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2

对医学生物学减数分裂内容教学实践的探讨

刘宗淑

刘宗淑

(河北省廊坊市卫生学校河北廊坊)【摘要】医学生物学是卫生学校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重在对学生进行生命及生命现象的科学认知、科学思维等素养等的培养,以及动手、动脑能力的训练。本文对减数分裂一节的内容进行了教学设计。

【关键词】医学生物学;减数分裂;教学实践;探讨

【中图分类号】R【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01-02

减数分裂一节的内容是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关键,而且是医学生学习遗传学知识,掌握遗传病的诊断及预防知识的基础,是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节的知识,教师可采用“启发—探究教学法”来促进学生的理解,这种方法不仅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1教学目标的确定

减数分裂过程是与生物生殖有关的一个极其复杂、抽象的过程,细胞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形成遗传物质—染色体减少一半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再经受精作用,染色体数目又恢复,从而形成新的个体。这节课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多而集中,理解难度大,易混淆,如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分裂过程又抽象复杂,主要描述的是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教材、学生的分析,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过程和特点,明确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掌握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的概念。

能力目标:能根据提供的细胞分裂图,分析出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及相应的其它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明确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

情感目标: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规律的认识,使学生明确减数分裂过程形成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生殖细胞,再经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恢复,从而保证了物种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另外,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同源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造成了生殖细胞间遗传物质的更多变化,从而使后代表现出更多的差异性,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现象的奇妙,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分析和总结,以及勇于探索的个性心理品质。

2教学方法的选择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体系、重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启发与探究”的教学模式,即:目标→观察→思考→总结→应用,通过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归纳和总结得出结论,形成知识体系,然后再加以应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比较、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认识事物实质的思维能力。教学过程尽量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3教具的准备

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蝗虫精巢固定装片的观察,减数分裂Flash动画

4课时的安排

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的信息量有限等特点,这部分内容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减数分裂概念、过程,与有丝分裂的比较;第二课时学习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

5教学过程的实施

5.1减数分裂的概念

5.1.1首先播放有丝分裂及减数分裂的动画

复习有丝分裂的特点,并提出问题--两种分裂方式有哪些区别呢?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后面的学习。学生通过观看发现减数分裂是连续的两次分裂,最终形成四个子细胞,而有丝分裂只是一次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减数分裂为什么要进行连续的两次分裂,形成的四个子细胞有什么区别呢,有什么生物学意义呢?从而引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生殖细胞成熟阶段发生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一个细胞形成四个子细胞,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叫配子,对于人类又称为精子和卵细胞。

5.1.2染色体减少了一半,减少的是哪些染色体呢?带着疑问播放受精作用动画--精卵的结合过程。这样,学生从画面上能清楚看出,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而这两种细胞都是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并且每两条染色体大小、形态相似,由此引出同源染色体概念,从而也使学生明确了减数分裂主义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5.2减数分裂的过程

播放以含有四条染色体细胞为例的减数分裂过程的Flash动画,让学生观察。

5.3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根据现有知识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给予指导,最后共同总结。

5.4精子及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这部分内容用比较法讲述。首先让学生带着几个思考题进行读书学习。思考内容包括:①精子和卵细胞分别发生在哺乳动物的什么部位?②一个精原细胞最终形成几个精子?③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形成几个卵细胞?④精子和卵细胞发生过程中有哪些区别?然后通过师生互动,解决问题。利用多媒体分别演示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6总结与应用

①利用多媒体课件归纳总结减数分裂的概念,及其生物学意义。

②利用投影仪演示蝗虫精巢固定装片图像,让学生认真观察后,分析典型细胞所处的不同分裂时期。

③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减数分裂的习题,通过学生自主分析得出结论。

7教学设计体会

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在教学设计中多种教具的运用,尤其是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内容,动静结合,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微观复杂抽象的生命现象具体化,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以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自主探询真象的兴趣,打破了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分析和总结,全面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理解深刻,课堂气氛活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淑伟.“减数分裂与精子的形成”的教学设计.生物学通报.2007(02)

[2]雷晓哲.高中生物“减数分裂”教学设计.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