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地区古镇保护与特色化发展探索——以上海高桥古镇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3

发达地区古镇保护与特色化发展探索——以上海高桥古镇为例

汤群群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200092

摘要:随着古镇保护和发展的不断推进,从发展旅游为导向的传统路径转向特色化、本土化、个性化的道路。本文结合高桥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和开发,提出突破旅游古镇的路径依赖,从改变文化同质化、深入挖掘古镇历史文化特征入手,延续传统文化和衍生产业,激活文化创和科创基因,为古镇的保护与特色化发展提供可以借鉴参考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特色发展;文化延续;文创科创;实心化

1.引言

自从2003年公布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以来,先后有252处古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省一级的名镇更是不计其数。随着名镇保护工作的推进,相应的保护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开发发展的方式也在不断探索。但是受到认识水平的限制,保护和发展的方式方法普遍存在路径依赖,即以现阶段较成功的古镇为蓝本,照搬保护方式,模仿产业模式,导致过度开发。加之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用地的持续扩张和人口的大量流动,对古镇造成巨大的冲击和压力。

2.现状问题

2.1文化同质化

从地域而言,古镇的分布呈现局部集中的“古镇群”的状态,究其根源,与其产生发展过程紧密相关。以太湖流域的水乡古镇群为例,位于中国河网密度最高的区域,水面率高达17%,被誉为“水乡泽国”,拥有极为相似的自然环境。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以船为车,以楫为马”的水上交通,促进了“古镇群”之间的频繁的交流往来。由此孕育出的古镇在文化语言、生活方式、审美情趣方面都较为相近,从根本上造成了“古镇群”内的古镇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如不对其价值特色进行深入挖掘,挖掘其特色的物产和技艺,历史上城镇职能,在整个“古镇群”中所处的层级和相应的分工,同时疏于对古镇的建筑风貌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提炼,采用大而化之的修缮措施,必将模糊古镇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景观特征,进一步导致“古镇群”内部的文化同质化。

2.2开发模式的单一化

与古镇保护同步进行并长期存在博弈关系的是古镇的开发。一方面,古镇开发可以为古镇保护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对古镇造成过度开发,对古镇的风貌和环境造成破坏,违背了保护的初衷。在这种背景下,发展旅游被视为一种可以较好地平衡保护和开发的开发模式而广泛运用。这种模式一旦取得成功便迅速推广,甚至逐步总结出“周庄模式”、“乌镇模式”等开发模式,引入雄厚资本,开拓营销渠道,导致各大古镇纷纷效仿,将旅游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打造。以周庄乌镇为首的著名古镇虽然商业上取得了极大成功,但也存在商业氛围过于浓厚、原住民的大量迁出和旅游设施的超负荷运营等问题。近年来古镇虽然在发展模式上不断探索,如改变利益分配方式,实现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使得居民分享开发成果,依托原有景区,辐射周边区域,发展全域旅游,减少旅游对古镇区的压力,但是大体还是局限于发展旅游这一单一模式。

2.3人口空心化

目前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古镇原住民中的青壮年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机会,不断迁入城市或者新镇区,加剧了古镇居民的老龄化现象。伴随着老龄化的是古镇物质空间的衰退和的基于亲缘和地缘关系而形成的人际网络的割裂。此外,发达地区的古镇因设施陈旧而导致租金较为低廉,由此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但是外来人口普遍对古镇缺乏认同感,仅将其视为落脚点而非家园,随时可能因为租金的变化或者工作地的变更而迁出,无法也无意愿融入古镇。与此同时,外来人员较低的收入不足以支撑对其居住的建筑进行合理的修缮和维护。即便古镇因为发展旅游而获得物质空间上的改善,但古镇的人口结构不可避免地出现异化,非常住人口中的游客和常住人口中的旅游业从业人员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古镇的公共服务设施也随之倾斜,以服务游客为主,从而变得宜旅不宜居,反过来又加剧了原住民的迁出。

3.高桥古镇的价值特色挖掘

高桥是上海市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北部的长江入海口,与文化教育资源密集的杨浦区隔黄浦江相望,以高桥古镇为例探讨古镇保护与特色化发展,一方面是因为古镇目前尚未进行过度开发,古镇的生态、形态和业态还保持着较为原始的状态,原有的城镇格局、街巷肌理和建筑风貌保存较好;另一方面是因为高桥古镇目前作为郊区古镇面对的开发压力相对更大,一些开发规模过大、肌理和尺度断层的现象已经出现,亟需抢救性保护,古镇的保护与更新所面临的问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图2:江海文化遗迹分布图

3.1.2营造文化

自上海开埠后,对城市建设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高桥等地居民,大量涌入上海市区,从事营造工作。其中的佼佼者,凭借个人努力从学徒成为领班,再开办个人的营造厂,抓住一战后上海经济日益繁荣、外来人口激剧增加的契机,掀起了第一波城市建设高潮,在外滩等地建造了大批的精品建筑,高桥“泥刀”红遍上海。代表人物有营造爱俪园和和平饭店的王松云,“上海石库门文化奠基人”的钟惠山,首个在建筑上大规模运用钢筋混凝土的谢秉衡和修建外白渡桥和俄罗斯驻沪领事馆的周瑞庭等。他们也不忘回报家乡,修桥筑路、捐资助学,在高桥也都留下了自己的作品如庆誉堂、恭寿堂、敬业堂、钟氏民宅、钟氏祠堂、仰贤堂和王氏民宅等,是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在《浦东民宅》中,高桥镇的比例占四成,高桥可谓是建筑荟萃的营造之乡。

图3:营造文化遗迹分布图

3.2产业独特性

唐宋为鱼盐之乡:高桥于唐代成陆,宋代逐渐繁华,鱼盐业兴盛;

元明为沙船之乡:元代京杭大运河因战争淤塞,张瑄首创大规模海上漕运,沙船海运业成为古高桥的支柱产业,此后高桥地区百舸争流、近海贸易日趋发达;

明清为纺织之乡:面广量大,从事人员众多的是纺织和刺绣行业;

民国为营造之乡:民国二三十年代,上海出现第一波城市建设高潮,造就了高桥一大批营造商。营造商们承建了外滩众多重要建筑和桥梁,并在高桥留下了较多用料讲究,工艺精良、式样实用,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筑。

3.3空间独特性

高桥的前身是诞生于南宋绍兴后期清浦古镇。清浦古镇东西长约四里,南北纵深近三里,由一条清浦港(小浜)自北向南从清浦镇东部穿过,沿线宋代建有顺济庵、法昌寺等一寺五庵,明清建有清浦寨、烽堠碑和老宝山城等。

图5:江海文化保护规划图

清浦古镇于明嘉靖三十五年被倭寇焚毁,同时由于清浦港的淤塞,通航能力下降,居民开始沿着清浦港(小浜)向南迁移,到达界浜(高桥港)后,又沿着界浜(高桥港)向东、西两个方向延伸,形成“丁字河、丁字街”为骨架的城镇格局,到清代形成了工商业繁荣的江南古镇。

受城市开发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小浜已被填平改路了,“丁字河”格局形成一字形结构,只剩高桥港;北街被拓宽成为车行道路季景北路,并设桥跨越高桥港,进一步破坏了“丁字河、丁字街”的传统格局。

4.保护与特色化发展探索

4.1发展契机

4.1.1交通契机

高桥现已有过江隧道与城市副中心五角场相连,6号线与城市副中心世纪大道、前滩相连,正在建设的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开通后将会在镇区与6号线交汇,届时将极大的提升高桥的地区可达性,加强与浦西地区的联系,连接复旦、同济等诸多高校,引入大量的人流,也为古镇的改造和发展带来机遇。

4.1.2政策契机

十三五期间,上海的文化资源将向浦东倾斜,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浦东未来发展的引导产业。目前上海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即《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在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特别强调了上海郊区的历史文化保护,正积极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郊区的历史文化保护。

4.2文化延续

4.2.1营造文化

根据高桥营造的代表人物的生平,梳理其故居及其参与营造的的高桥的建筑、桥梁和道路,如谢秉衡、王松云、钟惠山等人的故居、出资修建的典当桥和胡家桥、大同路、日新小学等。

对其中风貌较好的应进行日常修缮、系统保护;对有所加建、改建的依据原有图纸、照片等档案予以恢复。经过修缮和整治的营造家的故居和其他建筑作品用以宣传其生平事略,弘扬高桥独树一帜的海派营造文化。

把握10号线二期连通的契机,积极寻求与同济大学等大专院校的建筑、土木专业的合作,设置建筑和营造的工作站和实践园区,定期举办营造、建造节庆活动,传承营造文化。

4.2.2江海文化

考虑到江海文化在古镇镇域范围内分布较为零散,规划突出重点,依托高桥港(界浜)、小浜(清浦港)、黄潼港等组成的贯通黄浦江和东海的历史黄金水线,形成以入海口、老宝山城、原清浦古镇、高桥历史文化风貌区、荷兰风情小镇、与黄浦江交汇处为主要节点的历史文化保护脉络,串联沿线的江海文化遗存并加以标识和保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进行意向性复建,强化江海文化的影响力。

图6:土地利用规划图

4.3空间梳理

恢复原有“丁字河”、“丁字街”的历史格局,在现状季景北路的基础上从西向东依次恢复原来的北街、小浜(清浦港)和小浜路,恢复北街和小浜(清浦港)之间沿线传统建筑,恢复小浜上的历史桥梁;拆除对“丁字河”结构破坏较大的季景北路桥,对界浜(高桥港)上的其他桥梁进行整治,沿界浜(高桥港)恢复沿岸滨水建筑,恢复滨河空间尺度和传统风貌;东街向东拓展至杨高北路,结合6号线地铁站设置古镇的东入口;西街加强入口广场、桥头广场、道路交叉口、博物馆主入口等节点的建设,打造流线清晰、富有趣味性的街巷空间,完善原有城镇格局。

4.4开发模式

4.4.1产业发展

改变传统古镇过度商业化的发展模式,利用10号线延伸的机遇,通过和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财大等院校合作,引导“文化传承”“文创科创”的产业培育,与五角场地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和杨浦滨江地区协同发展。

基于文创、科创小镇的规划定位,因此在规划中通过对对零散的用地进行整合,将现有工厂用地,如将高桥服装厂、高桥绒绣厂等置换为文创、科创等教育科研用地和商务办公用地的混合用地,引入文创、科创的引擎项目,带动周边创意产业的发展。

古镇中分布的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经过整治,通过相对低廉的租金、独特的古镇风情和文化,以及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及配套设施,吸纳小规模的科创、文创企业落地生根,逐步发展。

对于现存各处老字号商铺的位置、建筑及特色经营产品加以保护,传承地方传统产品的生产工艺和生产场所,并将其纳入地方第三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4.4.2容量平衡

为了更好的保护古镇风貌,本次规划对高桥港核心段南侧居住地块ABCD高度控制相对《高桥镇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6年)较为严格,建筑的高度控制从40米下降至15米、18米,容积率也相应调低。为了保持南部地块总量不变,采取内部指标平衡的方式进行控制,将核心段地块的开发指标转移到古镇的东侧、地铁开发口的E地块,将建筑高度控制从40提升至60米,将在维护高桥港核心段景观的同时,加强地铁沿线用地的开发,带动古镇产业发展。

图7:容量平衡示意图

4.5人口实心化

面对发达地区古镇普遍存在的老龄化和外来人口的问题,高桥古镇规划采取从建筑整治到政策倾斜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实现年龄结构的合理化和居民的本土化,打造宜居宜旅的古镇。

由于大力发展文创、科创产业,在古镇范围内创造了更多较高层级的就业岗位,一方面有利于吸引原住民中的青壮年留在古镇就业,从而延续原有的邻里关系,保持社区活力。规划对传统建筑进行修缮整治,增设厨卫设施,改善居住环境,进一步提高了原住民的居住意愿。另一方面,发展文创、科创产业所实施的租房补贴、税费减免等政策,提高了古镇对高素质、高学历的从业人员的吸引力。引进的人才由于良好的教育背景和收入水平,有意识也愿意对所居住的建筑进行合理的修缮和维护;与此同时,利用已修缮完成的历史建筑,恢复了清溪书场和茶馆,设立高桥古镇历史文化陈列馆、高桥人家陈列馆、高桥绒绣馆、高桥建筑营造馆、钱慧安纪念馆(高桥书画院)等,宣传展示了古镇历史文化,提升完善了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加强了引进人才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5.结语

处于同一“古镇群”的古镇不可避免地在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上存在较大的相似性,规划应对其文化价值和空间格局进行深入挖掘,通过文化特色和空间特色的提炼,如高桥古镇的特色就可概括为以营造文化、江海文化为代表的古镇文化与“丁字河、丁字街”的古镇空间,并在保护中不断强化古镇特色,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

古镇的开发模式除了普遍采用的旅游开发以外,还应该根据自身的特质如通过发展契机、历史产业优势等选择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保护和开发的平衡。借助特色产业发展还能引导原住民的回流,引入高素质人才,加强居民的认同感,从而改变古镇空心化的现状,实现物质空间的提升和居民构成的优化。

参考文献

[1]浦东新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浦东名宅[M].上海:浦东新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2004.

[2]高桥镇历史文化系列丛书编委会,高桥镇历史文化系列丛书[M].上海:高桥镇历史文化系列丛书编委会,2005.

[3]益仲德,高桥百篇[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

[4]卢济威,杨春侠,耿慧志,新旧共生的水乡古镇复兴探索——以杭州塘栖城镇中心区城市设计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3(4):103-113.

[5]邵甫,陈悦,姚轶峰,华东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的特征及保护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1(5):102-111.

[6]胡力骏,邵甫,华东地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编制特点——以义乌市佛堂镇为例[J],新建筑,2011(4):122-125

[7]陶康华,“上海郊区特色风貌”规划沙托专家发言精粹[C],上海城市规划2006(3):16-24

[8]谢姣,成都市近郊古镇保护与特色化发展研究——以郫县唐昌古镇为例[C],2017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

[9]张古镇保护与开发现状研究——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新昌古镇为例[D],复旦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