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产妇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高危产妇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赵丹罗晓琴刘陈勇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四川宜宾644000)

【摘要】目的:对我院产科院前急救高危产妇的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院外接诊的86例高危产妇进行规范、有效的治疗与护理。结果:86例患者经过合理的院前急救措施均母婴平安,无一死亡。结论:高危产妇通过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进行管理可使母婴死亡率得到降低,进而使其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同时对于产妇并发症的降低方面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产科;院前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9-0275-02

“院前急救”特指医疗机构派出医务人员提供给危、急、重病人以现场急救、转运和途中监护等服务[1]。产科院前救护有着其特殊之处,其关乎着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其不仅时间紧迫,而且急救的条件也受限制,这就要求医护人员急救方法娴熟且能通过学习不断的完善自我[2]。本院将院外接诊的86例高危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护理过程中的经验,以期提供给以后院前急救以参考。

1.一般资料

于2017年1月—2018年2月接收于我院的86例高危孕产妇的资料被选为研究对象,其年龄最小21岁,最大40岁(平均26.8±2.1岁),其中32例孕妇于救护车上分娩;54例产妇宫口在到达医院时已开全。48例孕妇产后会阴出现Ⅱ度裂伤;22例孕妇出现Ⅰ度裂伤;16例孕妇宫颈出现裂伤;其中有2例孕妇产后大出血,6例孕妇排出胎盘出现延迟,1例新生儿有短暂窒息。

2.急救与护理体会

2.1接听急救电话需规范

考虑到我院咨询及接诊电话多,但是接听电话人员不固定,工作人员在业务繁忙时容易漏接,因此需要对接听电话的人员进行固定和规范:首先要求值班人员耐心应答每一个急救电话,详细记录产妇姓名、住址、目前情况(有无胎心、宫口是否开大、有无出血等)、接车人电话号码等,同时值班人员应具备快速响应的能力,可根据情况迅速指派人员及装备出诊。

2.2抢救准备及对现场评估

救护车上备有各种抢救器材(氧气、吸引器、应急灯、输液装置)及急救药品,救护车务必在接到急救电话后5min之内离开医院,并快速赶到急诊地点。到达现场后应立即为其测量生命体征、对阴道出血情况、宫缩情况、胎心音进行观察和听诊,同时让患者自觉讲述症状及不适感,之后再对症进行针对性处理(吸氧、建立静脉通道、清理呼吸道等)。

2.3特殊情况观察与护理

2.3.1新生儿处理若孕妇于救护车上分娩则应将新生儿的口鼻内分泌物迅速清理,脐带的处理需要在无菌条件下,将新生儿身体表面清理干净后为其采取保暖措施,对于出现窒息的婴儿可为其做人工呼吸(危急时可采取气管插管、吸氧的措施),并遵医嘱正确用药。

2.3.2急救中接产护理由于分娩过急而在接生时准备不充分(如未进行严格消毒或污染)均可能使孕妇会阴出现撕裂以及出血甚至感染、新生儿窒息等情况,因此,为保证母婴健康应尽可能的提前作好接生准备。对宫缩产生剧痛的孕妇应给予其心理安慰,同时对其生命体征、胎心、宫缩强度等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情况特殊时可为患者使用宫缩抑制剂;对胎膜过早破裂的孕妇应让其保持左侧卧位,为防止脐带脱出应让其将臀部抬高,同时禁止产妇活动;对脐带脱出者,宫口开全的产妇应做好接生准备。

2.3.3产后护理措施孕妇分娩出胎儿后为促进其子宫壁血窦闭合,应用手对其子宫进行按摩来刺激子宫发生收缩。当胎盘有剥离迹象可用手轻轻牵拉脐带促进其娩出。孕妇产后出现异常出血应分析原因:宫缩乏力应采取按摩子宫或压迫止血的措施,必要时应用子宫收缩剂;而胎盘出现残留可以手将其取出或剥离;对于软组织出现裂伤的产妇可以用消毒的纱布进行压迫止血处理,之后应尽快送至医院缝合。对于出现休克、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要进行抗休克及相应支持治疗,同时要迅速返回医院抢救。

2.3.4安全转运,做好急诊交接班孕妇在现场被急救后应立即将其转运至医院,途中应密切对其监护,同时对其进行不间断的用药,尽最大可能保证患者到达抢救室,并记录抢救情况及用药过程以便于到达医院后的顺利交接工作。

3.院前急救注意事项

3.1心理护理

孕产妇出于担心胎儿和自身安危会有焦虑心情,这就要求护士要以耐心、和蔼、温和语气安慰产妇,将其心中的恐惧心理予以消除;告知产妇缓解疼痛的技巧,并对孕产妇的感受和不适情况耐心询问,让患者在分娩过程体会到体贴的人文关怀。

3.2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3.2.1制定制度、规范制定出常见的孕产妇急诊抢救预案,并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并定期组织模拟演练,让其在不断的训练过程中提升其抢救技能,同时培训护理人员相关法律知识,让其在救人过程中也要学会自我保护。

3.2.2规范操作和护理记录考虑到急救现场环境的复杂性,可能会使孕妇出现感染,因此要求救治操作需要对相关规程进行严格执行,同时操作时需保证无菌条件;抢救过程中所用药物严格按照医生医嘱,护士和医生要再三审核药物(名称、剂量、浓度);同时将所用药物的空瓶进行保存以备查询;同时详细记录急救电话内容、急救护理及转运交接过程等[3]。

3.3预防急产

急产对产妇及胎儿、新生儿均造成不利影响,孕妇家庭也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甚至还会造成医疗纠纷。因此,医护人员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急救任务,任何时候必须严格执行规范化救治、护理章程,这对于产妇并发症的降低以及母婴生命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

【参考文献】

[1]彭颂华.浅谈产科院前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16):85-86.

[2]洪海斌,蔡家骥,李海忠,等.基于120指挥平台中山市孕产妇院前急救及转运模式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3):23-24.

[3]黄华侨.急危重症孕产妇院前急救系统化管理效果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22):2694-2696.

[4]裴景红,奚春玉,邱雁飞.护理干预对危急重症孕产妇院前急救心理及疼痛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0):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