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中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信息管理中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探析

李明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四川德阳市618000)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库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相当大程度的提高了信息管理效率,满足了现代社会所需的信息管理的复杂性要求。本文阐述了数据库技术的涵义、在信息管理中的作用以及数据库技术更大程度的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管理;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应用

随着各行各业需要管理的数据信息大幅度增加,数据库技术在各行各业信息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数据库技术极大的提高了社会各行业的运行效率,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一、数据库技术概述

1.1数据库技术的涵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库技术已经成为一种能够通过计算机内部的数据结构,储备数据、组织数据和管理数据的,为社会各个行业提供有效信息和信息管理功能的重要管理技术。

1.2数据库技术的特点

①灵活性。数据库技术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不仅能够储备数据、组织数据和管理数据,还能够修改数据、编辑数据、查询数据,迅速查找需要的数据信息。数据库技术同时也能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结合用户不同的需求,设置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信息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

②冗余度可控性。数据库中会出现大量的冗余数据,而这些冗余数据以及重复出现的数据信息将会给信息管理工作带来困难。使用数据库技术可结合用户的需求,消除或删除重复数据,控制数据库中的冗余信息。方便用户浏览查找数据信息,同时也提高信息管理得效率。

③共享性。共享性是数据库技术最重要的特性。在现今的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数据库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使用机数据库技术对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整合,将数据库中处理整合的数据信息用于多个计算机程序中,从而实现数据信息的资源共享,满足不能用户的个性需求。

④独立性。数据库技术的独立性主要表现为物理结构独立性和逻辑结构独立性。数据库的物理结构独立性是指数据库的物理结构不会受数据信息改变而发生变化。例如:改变数据信息存储方法、变更数据信息的存储位置、更换数据信息的存储设备都不会影响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在不更改原始计算机应用程序的情况下,不会影响数据库的逻辑结构。逻辑结构独立性意味着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料和计算机应用程序在逻辑结构上是彼此独立的【1】,即便是数据库中信息发生改变,也不需要更改计算机应用程序。

⑤结构性。合理的数据库结构是计算机内部程序良好运行的保障。数据库中的很多数据信息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因此,同一个数据库中的不同文件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结构关联行,具有相似的织织结构。

二、数据库技术的作用

数据库技术在各行各业信息管理中最重要的作用是为多种类型的服务提供大量的信息数据支持,例如,医院的HIS系统中的SQLserver数据库。当医院在管理大量的数据信息时,首先使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组织和存储数据信息,然后借助数据库技术,完成各种计算机应用程序和不同类型应用程序系统的接口。计算机应用程序和数据库彼此独立,并且可以在维护原本的计算机系统基础上独立的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和管理。

对于数据库技术的各种应用,还有很多优点。

首先,在使用数据库技术进行信息管理时,多个计算机应用程序可以同时对数据进行输入,输出,存储,查询,编辑等操作。多个计算机应用程序不会相互干扰,数据库技术的共享性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管理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信息数据的利用率和社会工作效率。

其次,数据库技术拥有的物理结构独立性和逻辑结构独立性实现了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实现信息数据的独立性,使得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和物理结构互不影响。当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的时候,无需更改各种应用程序,原始应用程序系统也可以完成与后端数据库的数据信息交互。

第三,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了数据信息和后台数据系统的安全性。数据库技术可以通过关闭,限制或是打开不同用户的使用权限来控制后台数据库的操作,为数据库技术的安全性做后盾保障。

最后,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还可以使用数据库减少后端数据库中大量的冗余重复数据信息。它能够统一组织和管理数据信息,同时有效地对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和存储。

三、进一步加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3.1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

信息管理系统可能会涉及各种私有的数据信息。因此加强数据库技术应用时候的数据库的安全性,将是现在进一步发展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应用的重中之重。防止后台数据库被破坏,甚至由于非法用户的操作而泄露。因此,后端数据库的安全性更加重要。后端数据库资源的共享仅适应与某些被授权的用户。因此在进行信息管理时,必须在计算机DBMS系统的严密监控下【3】,进行数据库共享操作,只有授权用户才可以进行相关的数据库信息管理的操作,提高信息管理的数据库安全性。

3.2提高数据库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库中数据结构的完整性将会直接影响应用程序对数据库的访问效率。数据库中数据的完整性:一方面是指数据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即数据库字段的列值要和读取数据的准确性,精度、类型和范围一致;另一方面是指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要保持一致性,相关联的数据表中不同字段的列值要相互匹配【4】。数据的完整性是数据库设计最基本的要求。它关系着整个系统是否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因此,将数据输入后端数据库系统时,要对格式、精度和类型进行设置约束。设置自动拒绝错误的数据结构,并确保数据库输入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结语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由于涉及到大量的数据信息,在信息管理过程中应用数据库技术势在必行。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管理效率,实现多种数据信息的共享,推动社会信息管理的科学规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春妹.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1(09):11.

[2]李旭军.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62-64.

[3]邢宏根.探讨信息管理中数据库的运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8):42-44.

[4]高巍.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3(07):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