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与护理工作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临床路径与护理工作创新

赵红宾

赵红宾(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1)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2-0197-02

【摘要】目的通过对传染病医院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与设计,创新护理工作流程与制度建设,实现医疗流程与护理流程的紧密结合,提高医疗质量与水平。方法从传染病医院的实际出发,以突出“人性化”服务理念,从建立护理团队协作模式入手,提出了建立护理临床路径的观点与做法。结果建立科学的临床护理路径,完善了护理体系的制度与流程建设,将有效地提升医疗救治水平,强化了护理工作的科学管理。结论护理临床路径的实施,将对降低医疗成本,缩短住院天数,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临床路径创新

新医改方案将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明显缩短病人就诊等候时间作为公共医院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而临床路径作为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严格控制医疗质量和效率的管理工具,在国内医院管理领域正在得以逐步推广应用。临床路径是指针对一种疾病建立的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和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该模式将列出计划提供的治疗项目、相应的治疗结果以及完成这些工作的进度表。临床路径包含了质量管理、循证医学以及以患者为中心等现代管理理念,采用简单明了的计划方式,将常见的诊疗与护理工作标准化,既可以保证医疗质量,又能降低医疗成本,减少治疗过程的随意性,加强治疗的风险控制,缩短住院周期,降低费用,使患者得到“人性化”服务。

医疗质量的提高是临床诊治技术与护理技能紧密配合的结果。护理与医疗是两个互为依存的学科,与医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分割。设计临床路径,离开护理谈临床是空的,而离开医疗谈护理同样是虚的。因此,在传染病医院的临床路径的设计上,要根据不同科室工作的特点,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以及医疗质量控制的管理要求进行科学构思,在探索中逐步达到完善。当前首要的工作是依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100种常见疾病临床路径技术要求,从传染病医院专业技能出发,从临床路径的组织管理、开发与制度、实施与评价,完善与改进方面作出具体规定,便于我院更好地规范地推行这一管理办法。遵照国家卫生部要求医疗机构选择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法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的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的原则。护理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的设计应与医疗技术的实施相吻和配套,成为组织护理到位、流程科学的统一体。应重点做到以下创新:

1注重突出“人性化”服务

建立患者的临床路径护理告知单制度。在开展护理工作前通过护理告知单,向患者详细介绍所患疾病必须开展哪些护理技术服务,告知病人入院后每一天护士的工作,患者和家属需要做哪些配合。使之充分体现对患者知情权的尊重,也便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从患者角度对医疗护理质量进行监督。

2建立典型的护理团队协作模式

改变对某一患者的护理服务采取单打独行的传统模式。临床路径中的护理工作必须强化团队协作,建立新型的由高、中、初护理职称组成的护理小组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达到确保医疗质量,培养护理队伍,落实传帮带的目标。为此,护理部应协调医务部门,在护理队伍的建设上从计划、组织到实施、反馈进行整体设计,充分发挥护理工作的保障作用。

3制定自身的临床路径护理模式

根据临床路径护理模式不能照搬的原理。临床路径护理技术具有高度的医院特异性,因为每一个医院、每一个科室,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一个医院的临床路径不能照搬到另一个医院。根据传染病医院的服务领域和特色,以及院内不同科室的服务内容,医院必须依据本医院的结构、特点、流程来量身定制适合自己的临床路径护理制度与规范,这样才具有可行性与操作性。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临床路径对护理工作的开展和护士的行为具有较强的约束力。改变传统的护理模式,对于护理人员除了强化岗位培训,提高思想认识之外,还应建立有效地激励机制,责、权、利相结合,以促进护理人员更积极、自觉地实施。在即将实行医院绩效工资的前提下,医院应当及时修订原有的综合目标考核方案,以保证临床路径护理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