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播电视技术体系与新媒体的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浅谈广播电视技术体系与新媒体的发展

崔春阳

武汉传媒学院湖北省武汉市430000

摘要:近年来,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技术、网络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发展迅速,广播电视媒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广播电视技术体系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完善。新媒体作为时代的新兴产物,广电行业该如何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直接关系到整个广播电视技术体系后续发展和完善,也关系到新媒体以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广播电视;技术体系;新媒体

前言

一般情况下,广播电视系统按照功能分类,依次有广播电视中心、广播电视有线传输系统、广播电视发射系统、广播电视检测系统以及广播电视卫星传输系统等五个类型;广播电视系统也可以按照技术体系进行分类,依次为监测监管技术体系、传输技术体系以及制播技术体系等三个体系。近年来,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技术、网络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发展迅速,广播电视媒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广播电视技术体系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完善。新媒体作为时代的新兴产物,广电行业该如何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直接关系到整个广播电视技术体系后续发展和完善,也关系到新媒体以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

1广播电视技术体系概述

1.1广播电视中心技术

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更新,现阶段,大多数广播电视台制播采用全台全网智能化平台系统。全台全网智能化平台系统能够实现对全台网络的网络管理、设备管理以及业务流程管理等进行实时监控和检测,很好地解决了技术方面的困难,提高了全台的稳定性性和安全性。该系统下有着很多的子系统,各个部分的子系统可以独立运行,通过数据数字化传输和交换完成对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功能,实现各个子系统的共享和交换,从而实现全台全网信息管理和节目制播的一体化。通过建立统一的全台全网智能化平台,管理人员能够实时掌控业务网络、动力系统以及历史记录查询等,实现广播电视中心技术的管理智能化和全程监控可视化。

1.2广播电视传输技术

广播电视传播技术就是信息借助媒介传播的技术应用,经过几十年的技术发展和科技革命,我国的广播电视传输技术包括光线通信技术、有线数字化传输技术、无线传输技术以及微波传输技术。就目前来看,城市用户收听收看广播的媒介有有线数字电视、无线广播、移动多媒体设备等;农村用户收听收看广播的媒介有有线数字化电视、卫星直播广播电视以及无线广播等。整体上来看,我国的广播电视覆盖面很广,无线覆盖工程、有线数字电视工程等切实完善了信息的传播范围化、城乡居民信息接收无差异化。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进步,广播电视也有了重大的进步,实现更高效率、更健康的信息传输。

1.3广播电视监测监管技术

随着广播电视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家对信息的传播质量和内容做出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广大听众也对电视节目中的信息质量和信息内容提出了健康、娱乐、幽默、事实等不同的要求。国家广电总局应做好信息传播的监管,保证信息传播的健康和良好质量。当前,我国已建立广播电视监管体系,以国家广电总局为主体,地方监管为辅助,检测监管范围主要包括有线数字化电视、调频广播、卫星直播电视以及互联网音频视频节目等。广播电视检测监管技术将朝着更加全面、覆盖性广等方向发展,实现对节目数据和播放信息采集。

2新媒体的发展

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技术的发展,新媒体逐渐深受广大群众的热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下面将介绍IPTV和互联网电视两种新媒体。

2.1IPTV

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结合互联网技术和电视技术,以宽带有线电视为基础,通过互联网协议提供多种数字媒体服务.IPTV系统结构图如图2所示。用户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媒体服务,可以拥有更多的视频节目选取来源,实现媒体提供者和媒体消费者之间的实质性互动。IPTV有别于数字电视,其技术层面主要是:IPTV存储和传送的内容为MPEG-4为编码核心的流媒体文件,有线数字电视存储和传送的内容为MP-2TS流;业余内容主要是:IPTV具有灵活的交互特性,可以灵活实现节目预约、实时快进倒退,还可以基于因特网的网络游戏、电子邮件等业务。而有线数字电视是实时播放,无法进行实时快进倒退功能,也无法进行网络游戏、电子邮件等业务。

2.2互联网电视

互联网电视又称网络电视,NTV(NetworkTelevision)是基于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背景下,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向家庭提供多种交互式服务的新技术。网络电视保留了电视形象直观的特性,也具有交互的特性。截至2010年中旬,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达到了2.65亿,对青年用户有很强的吸引力。现阶段,国内很多网络电视平台播放设备通过电视、电脑或者手机、众多的视频APP平台以及页面浏览播放等,促进了互联网电视在用户中的传播和发展

3广播电视技术在新媒体环境的发展优势

新媒体是在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新型社会资讯空间。在技术条件上,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以通过网络流量,更高效率地完成信息传递,扩大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力水平。而从广播电视的角度出发,也可以利用这种网络化资讯环境,对传统媒体中的信息内容进行扩散传播,并在网络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以广播电视品牌为核心的新媒体形象,提高自身在特定信息领域中的权威地位。从互动性角度出发,新媒体环境中,网友可以直接参与到信息内容的互动中,并在微博、小视频、弹幕等多种类型的互动形式中,增加文化信息的参与度。由此,不仅可以优化以往广播电视参与度较低的问题,也能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为受众带来更好的视听体验。

4融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空间

融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渠道融合、方式拓展、移动连接3个方面。首先,在渠道融合上,广播电视与网络平台进行融合。在互联网技术的背景条件下,网络信息交流平台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并在行业领域中,通过腾讯、网易、百度等大型网络公司的推动,网络媒体平台的流量水平得到了飞速增长。而在广播电视的资源合作上,也形成了开放化空间。以腾讯公司为例,通过腾讯新闻这一独立品牌,与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进行合作,增加了媒体融合的深度,并在二次传播过程中加大了高质量媒体内容的传播效率。其次,在方式拓展上,广播电视引入了网络环境中多种类型的信息渠道优势,在不同环境中,改善了自身在传播方式上的单一化问题。而这种改变又不仅仅局限在网络环境中,甚至在广播电视节目自身也表现出明显的变化,在创建栏目互动的过程中,丰富了内容传播的形式。最后,在移动连接的内容上,广播电视与网络平台,都借助于手机智能移动终端的影响力,在进行文化内容传播的过程中,构筑起了更立体化的文化传播渠道,进一步加强了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条件。例如:在手机智能终端中,当前的大多数音乐播放APP软件,都可以直接通过“摇一摇”的功能,提供“听声试曲”的操作;又如:在手机扫描识别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媒体内容链接二维码的识别,就可在网络条件的作用下,直接跳转到具体的新闻界面,保证对信息内容的读取。由此,充分发挥手机终端的技术优势,为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发展平台。

结束语

新媒体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因其独特的特点而拥有者众多的用户,在广播电视传播中的应用具有巨大的优势和特点。我们应该不断优化新媒体并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使得优势更加突出,引导新媒体科学持续健康发展,切实使人民群众更加便捷、快速和真实有效地接收广播信息。

参考文献:

[1]林辉洪.广播电视技术体系与新媒体的发展[J].西部广播电视,2018(13):194-196.

[2]杜柏林.广播电视技术体系与新媒体的发展探讨[J].科技传播,2014,6(23):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