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辅导员、班主任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论高职院校辅导员、班主任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

刘伟彭惠宁李明

(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071000)

摘要:本文从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入手,深刻分析了高职院校在职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分析指出了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盲目心理和就业能力以及就业技巧的严重欠缺的现状。提出了作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骨干力量的辅导员、班主任在班级中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就业心理;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稳步提高,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加强,高等教育普及率逐渐上升,但随之而来的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长,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社会问题,而高校的职业指导教育越来越显示了其重要性。

高职院校面对当前就业压力,也都在加大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工作力度,因为这是解决当前就业难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措施。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当前多数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

1.虽然开设有职业指导课程,但是有些院校的任课教师并没有一线就业管理工作经验,更多的是倾向于理论教育,缺乏实践管理经验,缺乏一手的数据和就业案例,造成在授课时学生没有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达不到职业指导的预期效果。

2.辅导员、班主任虽然在职业工作范围上有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职责。但是一方面由于缺乏必要的职业指导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存在倦怠感,更有部分辅导员、班主任缺乏责任心。造成对于班级学生的职业指导职责仅仅体现在就业期的一两次班会引导,并没有形成职业规划、就业观念、就业技巧、就业流程、就业手续等全方位的职业指导体系,而且也没有贯穿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过程。

(3)就业部门的职业指导工作更多的是侧重在就业服务方面,追求的是工作的完成和学生的就业率,而对于学生的职业指导重视程度不够。职业指导工作多停留在组织一两次讲座和职业生涯规划比赛上,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全方位的覆盖,造成学生对于职业指导没有概念,更别提掌握必要的知识了。

二、由于知识的缺乏,造成学生存在诸多错误的就业心理,没有正确的就业观念。

1.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当前学生不良的就业心理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类型:

(1)漠不关心型。父母已经将自己的就业规划好,自己只需按照父母的规划去做就好了,完全没有自己的选择。所以对于就业方面的所有东西都漠不关心。

(2)茫然型。由于自身知识面狭窄,自身综合能力不足,以及对自身的认识不足,没有进行准确的定位,自己对就业前景茫然不知所措。

(3)从众型。由于自己对于就业知识和能力的欠缺,但由于自己的自卑心理又不愿被别人看出自己的不足,所以在就业问题上存在从众的现象。

2.造成学生存在这些不良就业心理的原因主要是:

(1)随着社会各方面的迅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同时社会浮躁的大环境造成了学生只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规划。以致学生在就业时的就业心理存在诸多问题,这也直接影响到高职学生择业就业的效果。

(2)现在的学生大都是95和00后,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相对比较优越,从小很多事情都是父母做主,自己很少独立选择,造成独立自主能力较差。

(3)应试教育的学习模式造成了学生眼界和知识面比较狭窄,对于职业指导知识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因此学生能否正视自我,对于岗位的期待值是否与自己的能力相符等这些因素越来越直接地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效果。透过表面看本质,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做好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如何调整好毕业生的就业心态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因此在大学期间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至关重要。

三、对于学生在就业季所需要的职业指导工作开展明显不足。

这一时期因为正处于学生的求职期,更需要一些具体的、细节上的指导,比如学生简历制作、面试技巧、面试礼仪、就业流程、就业手续等这些具体方面的指导。同时学生在面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急需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引导,指导学生如何将就业些技巧具体应用到面试中,提升学生求职面试的成功率。

但是实际情况是在求职季,一方面就业管理部门的精力多数都集中到招聘会的组织、就业材料收集、就业手续办理等具体的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当中去,无暇顾及到具体班级的职业指导工作。另一方面辅导员、班主任对于班级学生在就业期所需职业指导工作重视不够,针对性不强,造成学生在就业季所需职业指导严重不足。

作为工作在学生教育管理一线的辅导员、班主任来说必须要认识到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实开展班级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对于提升学生的就业、提高学生能力、开阔眼界、更好的适应社会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首先要了解当前高职学生的就业心态,并针对其特点展开一系列有效的职业指导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让毕业生在走出校园之前懂得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怎样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并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部署未来的职业路线。

二、作为从事一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辅导员和班主任来说要很好地了解职业指导的方法和创新点,加强学习,提升自身在职业指导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职业指导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同时创新指导方式,更加有针对性,更加符合现代学生的特点,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具体的工作当中要加强研究,要形成一套完整的适应于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特点的、并具有可操作性的班级职业指导方案。并将方案和工作贯穿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过程,做到全方位、全过程指导。

参考文献

[1]《试论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上的重要作用》刘旭、张宇含《才智》2015年9月

[2]《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上的重要作用》焦俊榕《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年1月.

作者简介:刘伟(1980.4-),男,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人,学历:本科,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单位名称: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