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特殊区域电压合格率低的治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配网特殊区域电压合格率低的治理

周鸿

国网四川布拖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616350

摘要:本文首先对电压合格率的含义和相关标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之后结合实际案例对配网特殊区域电压合格率低的治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为配网特殊区域的电压合格率管控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配网特殊区域;电压合格率;治理

前言

本文研究的某电网其电源主要集中在中北部,负荷消耗区则分布在东南部,由于局部地区有小水电并网,导致电压偏高的其概况经常出现,造成配电设备绝缘老化,大幅度降低了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很容易引起电压崩溃现象。因此本次研究的是南部负荷消耗主要集中区电压整体偏低、而部分特殊台变电压偏高现象的治理。

1.电压合格率概述

1.1电压合格率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电压合格率即是指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一个月内,监测点电压处于合格范围内的时间总和与月电压监测总时间的百分比。根据我国相关规定,针对不同的地区,其电压合格率标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内容如下。

对于城市这类用电规模较大的地区,其供电可靠率应该高于99.9%,居民客户端电压合格率不低于96%。而对于农村地区的,其供电可靠率和居民客户端电压合格率可以在国家电网公司核定之后,由各省电力公司公布承诺指标。

客户电压质量指标指的是客户供电电压偏差合格的状况,客户和供电部门的产权分界处或由供用电协议所规定的电能计量点的电压允许偏差如下:

对于单相供电220V的居民客户端,其允许偏差范围为-10%~7%,即最大允许电压为236V,最低允许电压为198V。三相供电10kV专线客户或是380V客户端,其电压允许偏差范围为-7%~7%。对于35kV及以上用户的电压变动幅度应该控制在系统额定电压的10%以内,其电压允许偏差值,其绝对值之和应该不超过系统而定电压的±10%。对电压质量存在特殊要求的客户,其可以和供电公司就电压允许偏差和电压合格率进行自主协商,并根据协商结果指定相应的供用电协议。变电站110kV~35kV母线,正常运行情况下为相应系统额定电压的-3%~7%,事故时为系统额定电压的±10%。如果调度下达母线电压曲线,则以调度下达的为准。变电站10kV母线电压的允许偏差值应该使所带线路的全部高压用户和配电变压器供电的低压用户电压全部符合规定值,一般情况下为系统额定电压的0~7%。

1.2电压合格率的计算

一般情况下,电压质量统计应该以分钟为时间单位。在进行电压合格率计算时,可以遵循以下公式:

其一,各点电压合格率(%)=(电压合格时间/点考核时间)×100%

其二,各类电压合格率(%)=(该类各点合格率之和/该类电压考核点数)×100%

其三,供电电压合格率(%)=[0.5A+0.5(B+C+D)]×100%

2.配网特殊区域电压合格率低治理实例

2.1特殊地区电压合格率的具体情况

本次研究的电网其南部负荷消耗集中区域电压整体偏低,部分台变区域的电压存在接近或是超越上限值的情况,其分布较为集中,利用电压监测仪和现场仪器进行测量之后发现,其首末端电压均接近或是超出上限值。

2.2电压偏高的原因分析

通过现场勘察初步排除了因变电站和配变无功补偿不足、线路供电半径过长、供电线路线径较小、配变重载过载等因素造成配电网电压偏高的可能。因此可以将电压偏高的原因缩小到以下范围:其一,变压器运行在高档位。其二,系统电压过高。其三,三相电流平衡且电压监测点测试取值在低负荷相导致电压过高。其四,谐波污染造成电压过高。其五,小水电系统并网过补偿造成电压偏高。

2.3提升电压合格率的有效措施

首先,调整变压器的档位。对电压偏高的特殊台变的运行档位进行适当的调整,将大多数V档为台区从原来三挡调整到一档,将Ⅲ档位台变从二挡调整到一档。在完成调档之后,可以发现用户侧电压值出现了小幅度的降低,同时大部分台区电压合格率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仍旧未达到专业规程规范的目标要求。此外,电压范围仍旧在接近或是稍微超过上限值范围内波动。例如,某台变首末端最高电压值依旧存在超越上限值的情况,其最低电压值也相对较高,因此仍旧存在较大的下调空间。

其次,系统电压。南部负荷消耗集中区域电压呈现出整体性偏低,系统母线电压值在正常偏低的范围内波动,系统电压的影响不大。

其三,局部系统运行方式。技术人员试图通过改变局部系统运行方式来降低电压,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

其四,三相电流平衡。分不同的时段对10kV主要分支线的多台配变首端及低压主次干线进行现场出口电流测试,发现电流不平衡率基本上维持在10%以下,且变压器中性线无电流,处于合格的范围内,因此可以排除选用的电压监测点测试取值在低负荷相导致电压偏高的可能性。

其五,谐波治理。在380V基波电压下,对三相之间的谐波电压含有率、电压总畸变率、短时间闪变等参数进行测试发现,均处于合格范围内,因此基本上可以排除谐波污染导致电压偏高的可能性。

其六,加强小水电无功上网管理。通过上述各项因素的排除基本上可以确定小水电并网过补偿是导致电压偏高的主要原因,经过仔细排查发现,为该特殊区域供电的三个最近电源点的运行人员只注重功率因素,忽视机端无功过补偿以及网络通讯因素导致电力调度中心无法技能纠偏,从而造成电压偏高的现象。在电压偏高的情况下,小区域电源应该对励磁电流进行动态调节,通过控制输入角度的方式对励磁电压进行控制,有效的控制无功,保障有功和无功的平衡。

2.4治理成效分析

为了准确分析变压器调档、加强小水电无功上网管理两项措施实施后电压合格率的治理效果,选取了代表性较强的前后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从结果来看,在变压器调档之前,电压合格率不足10%,调档之后接近70%。加强小水电无功上网管理周,初期电压合格率达到了100%。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区域性电网电压合格率低治理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引发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此才能达到严格强化各层面低电压合格率治理管理的效果,促进当地电网电压合格率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金阳忻.直流配网电压控制及电压稳定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6.

[2]李旭锋.分散式风电场对配网电压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5.

[3]卓谷颖,江道灼,梁一桥,连霄壤,梁晨.改善配网电压质量的固定串补技术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41(08):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