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交通规划中的问题及对策

/ 2

浅析城市交通规划中的问题及对策

詹怡红1娄银红2

詹怡红1娄银红2

1.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绍兴市柯桥区城乡规划管理处

摘要:城市交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科学制定近期和远期的交通政策,而这些都应该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框架下展开,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综合各个层次,协调各个部门,有立法的保障,才能为公众提供满意的城市交通服务。结合笔者工作经验,本文首先简述了城市交通规划现状,对交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交通规划;现状;问题;对策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百姓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的道路建设里程也是成倍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对城市交通规划作出归纳总结,通过合理交通规划,彻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行驶速度慢、交通事故、空气噪声污染公害等问题,给人民的生活、工作带来便利,从而,推进城市总体发展步入良性轨道。

1城市交通规划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道路设施增长较为缓慢,人均拥有道路水平处于较低的水平。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近十几年城市交通设施开始以较快的速度增长。随着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的问题日益严重,这些情况的频繁出现严重困扰着我国的各大城市和地区。交通规划越来越被我国政府部门重视,城市交通规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和重要保证,其在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保障城市各项功能正常运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交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2.1城市交通规划不良的问题。城市规划管理中,城市交通规划是重点,它直接影响到城市建设后的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往往以道路规划代替交通规划,对交通规划的实际运行能力和后期建设受益没有一个准确的分析。且交通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之后出台的,政府在发现交通问题后又才开始城市规划,各种更改让施工方面显得力不从心。还有的城市在操作中,只停留在道路交通设施规划层面,很少对交通路线进行科学的规划,导致整个交通规划中缺少设计含量。现代城市交通不仅是人、道路、城市的关系,而是一个集规划、建设、运营与管理的综合系统,交通规划设计绝对是个全局、战略性的设计。因此,我国必须转变交通规划的传统理念,适应时代的需求。

2.2交通预测规划水平不高。交通预测是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根据城市人口增速、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扩张速度等进行推算。但往往会出现对未来种种不确定因素估计不足,更重要的是路网规划中对系统的应变能力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少数中等城市用地扩展快,系统稳定性相对较差,城市发展方向受到区域环境和区域基础设施的牵动影响明显。一些先前处于城市边缘的地区,由于这些牵动因素的综合作用会逐步发展为衔接老城区核心的发展方向的重要地区。对这些区域发展环境因素、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和人口的发展论证不足,往往会造成城市用地布局不当、设计标准采用不当、路网规划弹性不够,形成新的交通集束。因此,在充分预测论证的基础上,城市道路网系统应为未来的发展规划留有余地,做好路网弹性规划,以满足城市发展和人民的生活需要。

2.3道路环境功能规划得不到重视。在现代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应该把城市道路的环境功能放在重要的地位。传统意义上的交通规划设计主要是路网布置、线型设计、车道数确定、路面结构形式等交通功能布局,而环境功能往往是被忽略了的。因为城市在不断扩张不断发展,所以道路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都应从城市环境的整体出发,根据不同区域的要求,就空间组合、景观风貌、特色建筑、道路横断面组成等进行综合规划设计,使各构筑物组成的空间轮廓、尺寸比例、色彩线条等相互协调、和谐美观,以达到提高城市环境的整体水平、改进市民生活质量,给人以舒适、安逸和美的享受,同时也使城市道路景观风貌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以满足人们对交通和环境的整体需求。

2.4道路人性化规划不合理。城市中的交通流有人流和车流。人流就是行人交通。车流分为客流和货流,客流是居民出行利用交通工具而形成的交通流;货流是交通工具运输货物而形成的交通流。这在交通规划中都是需要考虑进去的因素。很多的城市道路环境是“重车不重人”或者说“重人不重车”。在道路设计中,往往存在忽视行人交通权利的现象,比如交通繁忙路段没有人行天桥和斑马线;挤占人行道拓宽机动车道;行车道与人行道之间缺乏应有的隔离设施等等。特别是有的城市在道路交通规划时一味注重车辆的速度和马路的宽度,道路设计时与环境脱节,造成城市原有的商业区走向衰落、副中心郊区化等城市问题。

3对于交通规划问题的解决对策

信息时代的城市需要一个高效、有序、安全的交通环境,通过信息智能系统调节城市交通流向,均衡交通分布,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

3.1交通规划体系的完善。交通规划体系应包括市域交通规划、市区总体交通规划、地段的交通规划、线路的交通规划、点的交通规划五个层次。不同层次的交通规划应在加强上下衔接的同时,与不同层次的城市规划相衔接,必须建立起统筹、协调、互动的关系。因此城市交通规划体系是立体的、综合的、多层次的。

3.2加快交通规划观念的转变。城市交通发展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城市交通的机动性、加大道路设施供给、扩大运输能力,为改造现有城市布局结构形式,提出许多种规划对策,如疏散人口和工业区、建设卫星城、设置副中心、建设步行街等,实际上,这些只是实现生产、生活和其他目的的手段,城市中的人及其活动场所才是交通政策中的核心。应通过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的统筹规划,减少交通需求和资源消耗,提高交通系统的总体效率,实现城市与交通的均衡、协调发展。根据这一理念,城市的发展应当保持紧凑的形态和较高的人口密度,保持城市土地特别是中心区土地功能的多样性,减少居民出行次数和出行距离;通过发展远距离通讯办公和通讯购物,降低人流和物流的需求;建立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线网覆盖率高的公共交通系统;利用各种手段减少个人机动化交通需求,提高已有设施的使用效率。

3.3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城市交通规划要重视经济发展、环境评价和社会评价等综合体系,合理的交通规划应该是建立高目标、低需求的交通系统发展模式。应当以公共交通网络和道路功能网络作为城市布局骨架,土地利用与开发以公共交通为导向,以全社会总成本下降和资源节约为目标,实现人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4结束语

城市交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同城市布局形式、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土地利用、城市道路系统等密切关联。如何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是城市交通规划问题的关键,特别是在大中城市,因交通拥挤堵塞及由此导致的行驶速度低、时间浪费、运营成本上升、交通事故不断增加、停车场不足、空气和噪声污染公害加剧等诸多问题,给人民的生活、工作带来不便,增加了巨大的社会成本,严重阻碍了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对城市交通规划工作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盛科荣.城市规划的弹性工作方法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2).

[2]田莉.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困惑与出路[J].城市规划,2007,31(1).

[3]任福田,刘小明.道路交通系统安全分析.论道路交通安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