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留置针进针长度对穿刺点渗血的影响

/ 2

不同留置针进针长度对穿刺点渗血的影响

李乾程王秋月王佳

四川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留置针进针长度对穿刺点渗血的影响。方法选取需要安置上肢静脉留置针病人240例,随机分配成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穿刺成功后将留置针外套管外留2mm左右于穿刺点外,对照组在穿刺成功后将留置针外套管缓慢全部送入穿刺点。结果实验组穿刺点渗血发生率为15.83%,对照组穿刺点渗血率为31.67%,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肢静脉留置针使用时留置针套管外留2mm于穿刺点外有效的减少了穿刺点渗血的发生率,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留置针;进针长度;穿刺点;渗血

Theinfluencesonthepuncturepointoozebloodofdifferentlengthaboutindwellingneedle

LiQiancheng,WangQiuyue,WangJia

(TheFirstAffliatedHospitalofSichuanMedicalCollege,Luzhou646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influencesonthepuncturepointoozebloodofdifferentlengthaboutindwellingneedle.Methods:Choosed240patientwhowouldtoberetainedindwellingneedle,Randomlypidedintoexperimentalgroupandthecontrolgroup,weleavedabout2mmofneedleoutercasingoutsidethepuncturepointafterpuncturingsuccessinexperimentalgroup.slowedalltheneedleoutercasingintothepuncturepointafterpuncturingsuccessinthecontrolgroup.Results:Theincidenceofbleedingwas15.83%inexperimentalgroup,theincidenceofbleedingwas31.67%incontrolgroup,theincidenceofbleedingintheexperimentalgroupwasignificantlylowertha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Conclusion:Iteffectivelyreducedtheincidenceofthepuncturepointoozebloodwhichleavingabout2mmofneedleoutercasingoutsidethepuncturepoint,itcouldbeappliedinclinical.

[Keyword]needle;needlelength;puncturepoint;oozeblood

留置针可以维持静脉通道以便临床抢救,可以减少穿刺次数从而减少对病人的伤害、减轻病人的痛苦,还可以使护士的工作量大大减少,因此留置针已经被广泛运用于临床之中,然而留置针仍可能发生许多并发症,如穿刺点渗血渗液、机械性静脉炎、穿刺点疼痛、血栓形成等,为提高留置针的安置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病人的不适感,改进护理质量,增加病人的满意度,医护人员需要持续改进留置针使用方法,为此,我们近年对留置针的进针长度进行探索,发现不同留置针进针长度会发生不同的穿刺点渗血情况,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实验选取2015年07月至09月在我院呼吸内二科住院的病人共240人。

纳入标准:①年龄≥18周岁;②需要进行输液治疗;③血液循环良好。

排除标准:①留置针安置>5天者;②通过留置针输注化疗药物或其他刺激性药物者;③局部组织水肿或有皮肤病者;④持续泵入药物或连续输液病人[1];⑤衰竭或极度消瘦者;⑥昏迷或者烦躁影响留置结果者;⑦凝血功能异常者;⑧各种原因中断研究者。

1.2方法

将240位病人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人留置针安置部位均选择上肢浅静脉,留置针全部使用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BD飞玛TM密闭式防针刺伤静脉留置针,敷贴均选用3M1624w透明敷贴,封管时全部使用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BD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封管。输注药物均为抗生素及常规药物,不包括化学治疗药物及其他刺激强的药物[2]。实验组:常规消毒穿刺处皮肤,待穿刺成功后将外套管缓慢送入血管,将外套管外留2mm左右于穿刺点外[3],用3M1624w透明敷贴妥善固定后进行输液。对照组:常规消毒穿刺处皮肤,待穿刺成功后将外套管缓慢全部送入,用3M1624w透明敷贴妥善固定后进行输液。

1.2.1观察方法待留置针穿刺成功之后,观察所有留置针留置病人穿刺点是否有渗血情况。

1.2.2统计学方法所有统计学分析均采用SPSS16.0分析(SPSSIncinChicago,IL,UnitedStates)。对满足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资料运用均数±标准差描述,偏态分布连续型资料运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率及构成比描述,卡方检验用于样本率的组间差异性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情况

本次实验共收集到符合研究标准的病人共240人,其中实验组有120人,平均年龄为54.6±13.8岁,其中男性73名,占60.83%,女性47名,占39.17%,对照组有120人,平均年龄为56.4±13.6岁,其中男性79名,占65.83%,女性55名,占34.17%,性别和年龄在两组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

2.2不同留置针进针长度对穿刺点渗血的比较(见表1)

3讨论

留置针的套管是用先进的生物材料制备而成,其套管具有很强的韧性,较大的柔软度,血管壁不易受到损伤而发生外渗,可减少对病人血管的伤害;留置针的保留时间长,使用方便,因而被广泛运用于临床之中。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在成人上肢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患者常常因为频繁发生穿刺点渗血而提前拔除留置针,从而减少了留置针有效留置时间;同时渗血常常引起病人担忧甚至拒绝再次使用留置针,给临床工作带来了许多的不便。

上肢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量大,上肢活动将带动皮肤和肌肉活动,由于留置针的针柄粗大,质地较硬,在上肢自身活动或外力碰撞下反复刺激穿刺点,使穿刺点渗血甚至是渗液,从而需要提前拔除留置针。而留置针针柄可以刺激穿刺点引起穿刺点疼痛不适,从而导致病人担忧甚至是排斥再次使用留置针。临床发现,留置针使用时的不适是病人拒绝继续使用留置针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应该及时给予护理干预,使留置针规范使用,提高患者舒适感及留置针使用率[4],贾晓颖等研究发现[5]静脉留置针不全部置入软管可减轻对患者血管壁的刺激和损伤,有效减少静脉渗漏的发生;陈素敏[6]认为适宜的进针长度(16±0.1)mm能减少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王玉玲[3]也通过临床试验表明静脉留置针血管外留置1~2mm长度,同时应用输液贴加无菌贴膜固定最利于临床静脉输液使用。我们将留置针外套管外留2mm左右于穿刺点外后,穿刺点渗血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究其原因,首先,在病人自身活动及外界刺激时,外留的2mm套管起到缓冲作用,避免了针柄对穿刺点的直接摩擦和刺激,从而使病人的不适感减少,渗血的风险降低;其次,留置针外套管外留2mm左右于穿刺点外,减小了针柄与皮肤之间的角度,当受到病人自身活动及外界刺激力时,减轻了对穿刺点的垂直作用力,同时也减少病人的不适感和渗血危险。

总之,上肢静脉留置针使用时留置针套管外留2mm于穿刺点外有效的减少了穿刺点渗血的发生率,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纪蓉,程喜荣,薛圣萍.“乳黄冰香膏”治疗机械性静脉炎72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4(9):43-44.

[2]尚喜晓,瞿凤钰.静脉留置针长度对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4(3):204-205.

[3]王玉玲.静脉留置针置入长度及固定方法的改进[J].中国综合临床2014(7)7:727-729.

[4]张菊,徐秀萍.患者拒绝再次使用留置针原因的临床研究[J].安徽医药2012(7):1034-1035.

[5]贾晓颖,马静,静脉留置针不同的置管长度对静脉渗漏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5):88-89.

[6]陈素敏小儿静脉留置针进针长度的探讨[J].河北医学2012(10):1486-1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