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周大勇

周大勇

(黑龙江省海员总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0)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FMA)。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FMI评分为(6.12±3.21),治疗后FMI评分为(26.3±5.2);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FMI评分为(6.36±2.82),治疗后FMI评分为(11.36±4.23);经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达到满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康复治疗;脑卒中;运动功能

【中图分类号】R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3-0076-01

脑卒中是临床上神经内科常见疾病,该病在老年患者中较为常见,由于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脑卒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虽然临床上脑卒中的病死率有所降低,但脑卒中患者在治疗后多数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尤其肢体运动障碍较为严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负担,很多患者由于忽视了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导致永久性的伤残,错失了康复的时机。本研究通过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提出的脑卒中诊断标准;经临床诊断明确确诊,均为脑卒中初发患者。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四肢瘫痪、恶性肿瘤患者。观察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45~71岁,平均年龄为(56.8±3.6)岁,其中脑梗死患者7例,脑出血患者8例,左侧偏瘫9例,右侧偏瘫6例。对照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48~69岁,平均年龄为(58.2±4.1)岁,其中脑梗死患者5例,脑出血患者10例,左侧偏瘫8例,右侧偏瘫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灶部位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吸氧、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调节血压、清除脑水肿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训练,具体方法为:①早期进行体位变换,采取侧卧并定时翻身,避免患侧收到牵拉收到损伤;②保持患肢正确的位置,并做屈伸运动,减少关节变形;③对患者进行平衡训练,站位及坐位平衡;④做日常生活训练,上下楼梯训练、穿衣训练等;⑤对患肢进行电疗,采取低频脉冲电刺激对患者进行电刺激。疗程为8w,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

1.3评定方法

采取(Fugl-Meyer,FM)评分法进行评分,对患者病情稳定后第一天及8周后进行评定,分值为20分,分值越高,代表运动功能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得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FMI评分为(6.12±3.21),治疗后FMI评分为(26.3±5.2);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FMI评分为(6.36±2.82),治疗后FMI评分为(11.36±4.23);经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卒中后患者会出现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同时对患者的社会功能带来很大影响。由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是以能够达到正常运动模式为标准[2],因此,采取单用药物治疗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脑卒中患者恢复期没有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出现废用综合征的几率较大,其主要包括肌肉萎缩,关节痉挛,血管功能减退等[3]。采取早期康复训练能够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有研究资料显示,大部分神经功能缺损患者的康复在3个月内效果显著,能够减少肌肉萎缩,避免肩关节脱位,同时减少关节痉挛及足下垂的发生,为康复营造出有利的条件[4]。由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基础是具有可塑性及大脑功能重组,脑卒中患者神经元功能具有良好的重组能力,特别是康复早期,能够影响神经元的再生能力。早期康复训练的主要方法为对肌肉和关节的训练,从而的神经中枢系统产生刺激,促进脑部的血液循环,使患者病患部位神经细胞达到兴奋状态,有利于肌肉的收缩机患肢的恢复[5]。采取运动能够刺激大脑皮层的活动,增强其功能,使神经系统得到改善,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和反应性,加快运动功能的恢复。另外,通过运动能够促进脑肾上腺素及乙酰胆碱的释放,对脑部起到保护性作用。本研究中通过对患者的体位、行走、翻身、平衡等训练,患者通过正确的运动模式,发挥中枢神经的代偿作用,并建立中枢控制的运动模式。早期康复训练中需要对患者的血压、心率等进行严密观察,避免运动量过大给患者带来的损伤,正确的康复训练能够减少废物综合征的发生,提高整体的康复效果。

本研究表明,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够增加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促进损伤细胞的修复,同时减少了废物综合征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整体康复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钱红,黄勇.影响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早期康复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中老年保健,2003年02期.

[2]武行华.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肌痉挛、ADL与运动功能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3]黄丽君.早期康复结合电刺激疗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安徽医药,2009年05期.

[4]韦世友,王炎林,杨小华,管萍.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神经功能重建的影响[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6年04期.

[5]薛迎红,金鑫,吴小未,黄碧波,李卫东,王伟,韩金凤.急性脑卒中早期综合康复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