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工程低价中标的项目管理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基于建筑工程低价中标的项目管理探索

李奇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高速发展时间,合理低价中标一直存在,也给建筑行业带了较多管理问题。目前,合理低价中标是在政府搭建了一个平等竞争的平台下产生的,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及优势。在建设中,合理低价中标却因实施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使得建筑工程在实施的各方主体责任均将面临极大困难。为此,项目管理必须做好相应的对策,并对建筑工程中的合理低价中标应对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建筑工程;低价中标;主体责任

某国有企业项目根据招投标法规定开展土建工程的施工总承包招标工作。根据所在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相关规则,通过摇号方式选中一家大幅降价的施工企业,即合理低价中标单位。整个招投标过程合法合规,按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该项目属于合理价格中标,这让工程在可控成本下达成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目标。合理低价中标本可有效解决资源投入,让项目业主能快速获得收益,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仍带来较多问题[1]。由于项目本身是总价包干方式,如何让合理低价中标单位获取应有的赢利才是需要认真探索的。

一、合理低价中标的优劣

(一)合理低价中标带来的优势

1、成本控制明显

合理低价中标可促使市场竞争定价的转变,有利于实现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的初衷,更有效的将工程定额标准与现实市场价格相结合,促使施工企业作为的项目获得不断挖掘企业自身技术和管理优势,形成具有竞争的价格优势。合理低价中标将有利于建设单位成本控制管理。

2、有效预防腐败行为

采用合理低价中标,可较大地开放了竞争市场,是一种真正符合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招标体现。合理低价中标也压缩施工企业在实施过程中的公关投入,二将资源更多的投放在建筑施工中去。

3、节省建设投资

合理低价中标是经充分的市场价格竞争,中标价格明显降低。施工企业为保证合理利润,将想方设法节约工程建设成本,有效地遏制了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资源浪费,使投资者的建设资金得到更加有效的使用。因此,在保证施工企业合理利润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工程造价,提高了业主投资效益。

(二)合理低价中标带来的劣势

1、工程管理难度大

合理低价中标实施需要受施工技术、管理能力、材料采购渠道、财务状况等因素影响,稍有差池,工实施将导致亏损,这将直接影响工程管理目标。特别在总价包干及施工总承包工程中,这直接导致整个工程难以按合同约定推进,让项目施工举步艰难。

2、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为了控制实际成本,创造盈利空进啊,施工企业将会尝试各种方式来增加盈利空间,比如比如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这都将引发一系列工程质量问题。

3、工期拖延

因低价中标及总价包干,项目盈利基本难以保障的情况下,施工单位与业主互相扯皮,阻碍施工合同履行的进程。业主、政府、担保公司等机构都没有对合同履行的全过程进行很好的监督和管理。缺乏对合同履行全方位的监管是低价中标法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需要建立合理的配套措施来保障低价中标的实施[2]。

二、项目管理的制约

(一)管理投入不足

施工单位对低价中标尚不能完全适应,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在招投标中由于长期受到政府管理部门的保护,已经习惯限制竞争的评标方式,对低价中标还不能完全适应。同时,很多施工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平时疏于资料的积累,没有建立企业内部定额,因此无法准确了解企业的成本,在投标报价中会变成无的放矢、无所适从。

(二)低于建筑成本

存在低于成本的低价中标,此处所指的成本,是投标人自己的个别成本,而不是社会平均成本。在现实中,有的投标人的价格会低于自己的个别成本,这就意味着投标人取得合同后,可能为了节省开支、避免亏损而想方设法偷工减料、粗制滥造;也有的投标人以排挤其他竞争对手为目的,待取得合同后以其他方式追求投资的增加,而以低于个别成本的价格投标,则构成低价倾销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三、项目管理对策及建议

(一)业主应对方式

1、落实履约担保

对于合理低价中标顺利实施来说,履约担保制度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强有力的保障。政府部门应大力推进履约担保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使履约担保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2、主动承担主体责任

正确理解低价中标的内涵和本质,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履行自己的主体责任;提高业主方项目管理人员的合同管理水平,实事求是的解决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工程变更。

3、加快工程款办理

快速办理工程款,这是为低价中标施工企业在项目完成后任务中的重中之重。施工企业的大量工程款不能及时回收,只能向银行贷款,而贷款利息,就是项目成本的增加,而工程款是没有利息的,并且由于物价的飞涨,导致晚收回的工程款大幅贬值。低价中标项目本来就几乎无利可图,及时回收工程款,增加企业资金的机会成本,从而间接降低了项目的施工成本

4、监理环节

采用低价中标,给中标人带来了很大的风险,一些投标人往往会千方百计地减少工程成本,甚至会出现偷工减料影响工程质量的情况,因此在整个工程施工期间,监理工作能否到位很关键,如果不能到位,工程施工质量是很难保证的。

5、引入外部监察

通过引入建设主管部门的监管,加大对低价中标工程的质量管理力度。同时,在建设工程监质量监督部门对低价中标工程的质量督察频率提升,确保工程低成本下的高质量。

(二)施工企业管控

1、督促工程管理。

建立强有力的项目管理体系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经营的核心。为此,在工程管理中,减少管理层次,强化管理,减员增效,降低成本,改善施工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工人技术熟练程度[3]。

2、施工方案选定

施工方法多种多样,须针对项目具体的特点,制定先进、合理、经济的施工方法。由于现代施工技术的创新,项目须选择高效、经济的施工机具,已满足施工方法的实现。

3、施工顺序的安排

依据施工进展的具体情况划分施工段,均衡施工流程,以减少施工不集中的状况发生,高峰期的工作量也要尽量减少,材料进场的时间和数量要掌握好,特别是不能出现因材料供应不及时而停工待料的情况。

3、施工流水组织:科学利用工作面,争取时间,合理压缩工期。工作队及其工人、机械设备须连续作业,同时使相邻专业工作队的开工时间能够对大限度的搭接,减少窝工和其它支出,降低施工成本。

(四)加强费用控制

1、设备费用的控制

合理选择机械设备及其配置,合理使用机械设备;及时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工作;要对闲置的机械设备加强管理和租赁,以使企业经济效益增加;对租赁的机械设备,要合理调度,避免设备闲置。

2、材料费用的控制

工程材料费用一般占工程费用的50%以上,它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本。严格把控工程材料的使用,对工程用料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制度,定额用料,限额领料;增加周转材料的转运次数,最大限度减少材料的损耗;就近选购,降低材料运输成本;合理确定时间进购原料,减少原料的库存量等[4]。

3、人工费用的控制

随着物价的飞涨,现在的人工费也在猛涨,已经使施工企业痛苦不堪,有苦难言。依据施工速度和进度,合理确定用工数量;针对某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工程,尽量采用分包形式,同时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和额外用工,以节约非生产性开支和人工费。

(五)风险转移措施

分包工程是企业由施工密集型向管理密集型转变的必由之路。工程分包,一方面可以转移风险,把一些施工工序相对比较简单或工艺单一的项目,分包给有资质的专业化施工队伍来施工,比自营施工成本要低的多;另一方面可以弥补施工资源不足,以确保合同的目标实现[5]。

四、结语

企业投资的宗旨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必须在保证施工安全、质量、工期符合合同条件的前提下,合理配置资源,加强成本管理,精心组织施工,才能确保不出现亏损且能获取最大利润。合理低价中标项目虽然实施仍有困难,但随着项目实施的不断深入及创新,该应对对策将有更多科学性、先进性的方式应对,从建设监理、合同管理、工程风险管理、评委管理、工程质量监督等一系列制度的合力作用,从而进一步实现项目整体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承良《浅析合理低价中标下工程投标报价的运用》四川建材,2017,209-210.

[2]王焱焱《合理低价中标的利弊分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

[3]李娜《探讨低价中标在建筑工程中的合理应用》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321

[4]侯炜《探讨低价中标在建筑工程中的合理应用》四川水泥2017,284

[5]周娟浅《谈合理低价中标》企业技术开发2015,13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