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赵新玉

赵新玉江苏宿迁市泗洪县归仁中学

近几年里,随着中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跃出“教科书框架,学活书本”,从而更好地获得知识,已成为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创造性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尤其是个性心理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性教学要求教师教会学生获取、处理和加工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让课文插图活起来,拓展形象思维

新教材图文并茂,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但是教材中的插图都是静态的,其内涵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如果教师能设法让静态的插图“动起来”,即使用计算机辅导教学或幻灯片显示,那么课堂会实现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我采取合作互动的方法,即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合作中动手和动脑进行表演,从而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

例如,教TheLionandtheMouse时,课前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头饰,首先让他们了解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引起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想学、想知道本课更多的知识,为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在课堂教学中,让他们改编成短剧,然后分角色进行表演,从而发展他们的创造性形象思维。

二、发展想象力,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思维”

想象是人脑在原有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发展儿童语言和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一位留学生归国后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10个中国学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外国学生中,10个人或许能讲出20种不同的答案,虽然有些想法极其古怪离奇。这个例子说明,我国的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而忽视其求异品质的塑造。有研究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

1.再造联想思维。现有教材的课文都是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我常常根据大部分课文语言材料言尽而意未尽的特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说对话的多种结果,借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

例如,在进行阅读理解教学时,如果遇到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等著名人物的传记文章,就要尽量引导学生去了解、概括主人公的个性和成功因素,引导他们思考这些因素与伟人们在平凡工作和劳动中善于联想才有创造发明的关系,引导他们思考如果没有这些发明创造,世界将会如何?教师在必要的时候可写出相关短文供学生们讨论、评价。对于那些思想意义较深的课文,一定要设计一些讨论题,使学生在整体理解基础上进行推理,得出语篇中不曾明显表达但又蕴涵其中的意义。例如,我在本课中提出:“Whenyougrowup,whatwillyoudo?”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大纲》中所要求的“从阅读中获得乐趣”的目的,又可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开发他们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2.遥远想象。动物病理学教授贝弗里奇说:“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似点,而原来以为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这种使两个本不相干的概念相互接受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能力,它是创造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让学生在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想象,如同给了学生一块驰骋的空间。例如,学完Keepthewaterclean后,让学生讨论:Ifthereisnorain,whatwillhappen?……遥远想象,训练了学生突破空间进行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更具跳跃性,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标新立异。

三、精心设疑,开发学生的探索思维

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疑问能引发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激发他们积极地去探索,以解决问题,实现心理平衡。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索如何完成任务,训练探索性思维。如教“打电话”这一话题时,我出示了课题Atelephonecall以后,就引发激疑:课文中的两位同学在电话里谈了些什么?这时,学生纷纷举手,思维很活跃。接着,我又因势利导:听了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你能学会用英语打电话吗?又如,教“购物”这一话题时,我首先出示了一张ShoppingList(购物单),布置学生学会用英语完成“购物”的任务……通过任务设疑,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语言知识,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常性地训练,学生思维会更活跃,设疑和释疑会更积极。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无疑会给他们的终身发展带来后患。我们英语教师要将创新教育理论与本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将英语教学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活动,积极探索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