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动态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朱顺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浅析动态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朱顺英

朱顺英

朱顺英

浙江省杭州市310000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阶段,要建立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信息系统,成为我国企业、单位合理掌控动态市场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国内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将高新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控制动态工程造价上,实现企业与市场接轨,对于国内建筑行业提高工作效率,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国内大多企业对于信息系统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知不够,导致在动态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缺陷。本文以控制动态工程造价的作用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现息系统的特点,具体谈谈现息系统在合理控制动态工程造价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动态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

“住房难”一直是困扰我国政府和人民的重大民生问题,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不仅可以节约社会有限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够合理控制建设成本,实现开发商与业主的“双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逐渐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转变,“国家定额”为主的工程造价,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和日益复杂的经济结构,又给合理掌控动态工程造价增加了难度。而动态管理又能满足量价分离、清单报价、工程预算等改革要求,且与国际惯例接轨,所以,研究新一代动态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已势在必行。

一、动态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作用。

(一)概念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CCIS--constructioncostinformationsystem)是信息系统在控制工程造价方面的运用,通过人和计算机指对影响工程造价方面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传输加工、分析计算、估算预算、辅助决策、传递储存、维护使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1]。

(二)作用

(1)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大大降低了人力和脑力的耗损,也提高了工作效率。(2)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有效信息、数据、知识,协助领导者做出正确决策。(3)市场信息是一个动态指标,当前影响我国工程造价信息系统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信息更新的滞后性。动态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掌控迅速变化的造价信息,对于实现动态工程造价管理的现代化、准确化、快速化、规范化有重要意义。

二、目前国内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缺陷和应对策略

(一)缺陷:(1)定额计价方式落后。虽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市场经济已经逐步取代了计划经济,但是在建筑行业这种支柱性产业,国家的计划经济还是有很强的干预力。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仍然延续静态的定额进行实施的,建筑产业由国家制定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划,编制全国统一工程项目编码和定期公布人工、材料、机械等价格信息[2]。而定额的制定标准又会受市场调节的影响,加之定额涵盖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建设的方方面面,所以定额的绝对全面性和准确性是不可能的。我国大部分建筑行业的工程预算和估算都是参考社会平均水平编算的,以此为依据形成的工程造价基本上属于社会平均价格。这种平均价格既无法充分反映建筑企业的实际消耗和技术管理水平,也无法体现市场的公平性。

(2)信息更新的滞后性无法满足动态工程造价管理需求。建筑工程动态造价管理是一项分支多,系统复杂庞大,伸缩性又非常强的工作,其制定的标准是否合理、准确,取决于是否能及时、充分准确的把握市场数据的变化以及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总结。因此,需要有统一、全面、可通性强的信息系统平台,而我国计算机虽已逐渐普及开来,也建立了局域网,但在市场信息的更新与互通等方面灵敏度不够,信息的收集与管理与动态工程造价管理需求无法同步。

(二)应对策略:(1)动态价格信息采集与处理。工程造价控制的“动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原材料和人力价格的波动,二是工程全寿命周期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的预算。估算参考的指数、指标。要想有效掌控动态价格,在价格采集环节,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快速、广泛、便捷的特点,提高动态价格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缩短采集周期。在数据处理环节,根据实际需求开发专用的动态价格数据统计与处理软件[3]。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全方位管理,做好工程造价资料积累与储存。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系统管理分支多、系统复杂、信息伸缩性强,因此做好信息数据的积累、储存,能为后期决策提供经验和数据支持。将工程造价管理各项原材料的单项价格信息,各种指数、指标,同行、同规模项目的参考数据等,经过技术处理、压缩打包、格式转换等,转化为清晰明确,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再拷入数据库长期保存,供各方参考查阅。

三、合理控制动态工程造价的方法

(一)合理利用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交换平台

建筑工程的种类很多,生产周期长,涵盖范围广,因此工程信息系统也包罗万象,例如市场价格信息、国家定额信息、同类企业信息、造价监管信息、建筑标准、指数、指标信息等,在进行工程造价控制时,企业要合理利用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交换平台,对各种相关信息进行快速准确的把握,提高收集数据核算效率,优化简约企业的管理流程,结合市场实际做出合理的决策,降低施工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增强员工成本控制观念

员工工程建设的实践者,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关键,增强员工成本控制观念,可以从源头上解决成本控制问题。因此为减低施工成本,领导部门应当经常对项目管理者和监督者进行集中培训与指导,创设奖励制度,提高员工控制成本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落实各项成本控制措施。另外要“刚柔并济”,推行“项目责任人制度”,对施工浪费与增加成本控制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三)动态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方法是系统估算、预算,杜绝严重超支行为

对工程进行系统估算、预算,全面控制超支行为,以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该方法的关键在于全面性、系统性、及时性、准确性、可操作性的把握估算、预算数据,然后对施工项目进行统筹预算,制定最佳预算标准,再以此为施工参考标准和监督标准,控制超支预算行为,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四)合理控制动态工程造价的核心是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效率的代名词,是在常规管理的基础,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起来的符合公司根本利益的管理方法,精细化管理重点就突出在“精细”二字,这也是其可以合理控制动态工程造价的关键所在。精细化管理是基于工程项目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基础上采取系统有效的方式对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过程中的所有耗费资源(包括人力、原材料、机械等资源)进行协调控制,合理控制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管理是评判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投资企业的经济投资回报率。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系统管理是一项分支多,系统复杂庞大,伸缩性又非常强的工作,所以,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迫在眉睫。但在动态工程造价控制方面还有很多的缺陷和不足,每年各地建筑全寿命周期造价费用持续增加,使得商品房在成本费用上的支出相应提高,加重了市场生存压力和人民的购房负担。因此,做好动态造价管理工作对于维护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拉动企业竞争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引起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刘燕丽,王瑞敏.动态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房地产导刊,2014,(24):244-244.

[2]卢彩霞.浅谈动态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J].中华民居,2013,(24):281-282.[3]吴德清.铁路工程招投标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14,29(6):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