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画声音设计发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国内动画声音设计发展探究

侯涛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省昆明市650500)

摘要:2000年以来,国内动画声音设计发展不断进步,设计思路也不断更新。本文选取00年及10年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动画片《灰太狼与喜羊羊之牛气冲天》、《大鱼海棠》进行分析,以剧本构思、主题、观众群、人设为背景对影片声音设计进行阐述。

关键词:国内动画、声音设计、语言、音效、音乐

一、剧本构思

(一)《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以羊和狼两大族群间妙趣横生的争斗为主线,剧情轻松诙谐,情节爆笑,对白幽默,还巧妙地融入社会中的新鲜名词。具有“童趣但不幼稚,启智但不教条”的鲜明特点。

《灰太狼与喜羊羊之牛气冲天》是系列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第一部。2009年1月6日上映。影片讲述了慢羊羊的坐骑老蜗牛突然病倒,小羊们潜入蜗牛身上消灭引起病变的病毒并与灰太狼斗智斗勇的故事。

(二)《大鱼海棠》是2016年上映的国产影片,该片讲述了掌管海棠花生长的少女椿为报恩而努力复活人类男孩“鲲”的灵魂,在天神的湫帮助下与命运斗争的故事。

二、主题

(一)《灰太狼与喜羊羊之牛气冲天》是延续《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的故事主题,以启智为目的,培养儿童的童趣,教育儿童要像喜羊羊一样活泼、开朗,像沸羊羊一样爱运动,像慢羊羊一样爱思考,像灰太狼一样坚持不懈,影响和丰富儿童的动画世界。

(二)《大鱼海棠》是借大鱼的形象展现个人及他们这一代人的迷茫,渴望将来自己可以创作出一番新的天地。

三、观众群

(一)《灰太狼与喜羊羊之牛气冲天》它的观众群是定位在儿童,用来对儿童进行思想上的教育,主导作用是启智。

(二)《大鱼海棠》是从社会中的一类人中提取他们的生活现状以及思想进行复制或者改编成一个充满寓意的动画,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所以它的观众群不局限于儿童群体,更多的是社会的大部分群体。

四、声音设计

声音设计是基于影片的剧本构思、主题、观众群、人设等背景利用声音三要素进行叙事。在这个过程中,声音的设计要紧紧围绕影片地域风俗、主题风格、故事情节、人物角色等进行声音的设计。

(一)总体设计

1、主题风格

(1)《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这部动画电影主要的观众群是儿童,所以在剧情、主题、风格设计上比较紧贴童趣,且联合科技发展,进行创作的影片。从整体设计来说,整个影片的声音还是以喜羊羊灰太狼系列影片的风格相同,创作出一种轻松诙谐,幽默搞笑的主题风格。

(2)《大鱼海棠》从声音设计的整体上看,营造一个真实的梦境,悠扬动听的配乐和画面完美的融合,共同幻化成一个梦幻般的空灵世界。

在声音处理上,让观众感受到这是一个真实的声音,试图向观众还原每一个或唯美或紧张的场景,使观众拥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利用杜比全景声的设计促使声音,画面,故事的完美统一,全方位的展示。

2、人设

(1)《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围绕着这些角色的性格特点,来通过声音设计来塑造。这部影片通过声音来进行角色的性格塑造,是基于一个配音员的音色选择,对配音员的声音要求很高,一语调,二语气,三语速,四情绪。这些都要符合角色的性格。且这些音色要充满童话感,所以在声音表现上既要夸张又要有可爱的一面,要符合儿童的听感世界。

(2)《大鱼海棠》是复制社会现实。所以,在配音员在塑造人物性格的时候,音色没有被过分的夸张,而是更接近电影配音的感觉,从语调、语气、语速、情绪都是比较真实、自然。

(二)局部设计

1、语言

(1)《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多以旁白来交代故事背景,让儿童能够快速的进入故事当中。在性格塑造上,绝大部分依赖配音员的音色调整,灰太狼的音色是高频偏多的,语速偏快的设计给观众以雷厉风行的印象。喜羊羊的定位是一个当代好学生的角色,聪明,勤快,善良。所以它的性格变化表现出一种冷静,临危不惧的气质,这是为儿童树立成长,学习的榜样。也因此它都先声夺人。

(2)《大鱼海棠》中,椿是一个性格坚强,外表冷漠,内心细腻的女孩,所以选取的配音演员音色要偏高频,且说话干脆利落,音调稍高,适合单薄的身材。感情色彩的变化较大,因为她的性格属于内心细腻,外表冷漠的人。所以声音的表现上要有对比,特别在椿平静的生活在尾楼里与报恩后,在一开头的旁白,是老年的椿进行一个旁白解读告诉故事的开头,中间穿插着椿的回忆。最后,老年的椿说出了自己对经历的感悟。

2、音效

(1)《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中的音效表现单薄,只有一些必要的音效,在一些细节方面,不是很精细,比如在一些脚步声,仅仅体现的是脚步声,没有体现出是急促的,还是缓慢的,是在草坪上还是在土路上。

(2)《大鱼海棠》中可以说是一个听觉刺激,比如在湫的奶奶打开海天之门的时候,一条水龙的飞舞惟妙惟肖。海水的漩涡,狮子吼叫,洪水来临,椿牺牲自己解救众人,树泛新花,湫送椿去人间等等,这些宏大的场面都可赶得上电影了。

3、音乐

(1)《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的配乐比较简单。在片段的插曲中,很少用音乐来渲染气氛,推动剧情的发展。主题曲和片头曲也只是以儿童的视角来传达羊与狼之间的故事,表达羊的乐观,勇敢,聪明,给儿童树立正面力量。

(2)《大鱼海棠》

①风格无隙转换,影片中的配乐是用日本传统乐器演奏,风格很中国,还有很多片段用了现代西方配乐套路,从配器到旋律风格,对电影表达增色不少。

②抒情节奏的把握。最后一段湫变成树叶送走椿的时候,音响变弱,只用一两件乐器微弱延续,用大段留白,充分释放感情。

③缺点是整个影片节奏感与音乐节奏感不是很统一,承转合过慢,需要很长时间抒情。而导演一路强硬向前推进,不给多余的时间来释放情绪,造成电影节奏飞快,音乐节奏缓慢。

五、总结

总的来说,00年以来的动画作品的声音设计的成分相对较少,只有所见即所得的关系,一些创作性的手法(声音景别变化、动态、纵深等等)没有被应用在声音设计中,还是很单一的追求清晰、自然。说白了,还是动画化的声音处理。

而在10年以来,动画作品的声音呈现发生很大的改变,在技术上,运用全息声的技术营造浸入感的观众体验,在语言、音效、音乐上也慢慢的向电影的方向去发展,让观众有电影化的听觉体验。

参考文献

[1](美)索南夏因.王旭锋译.声音设计【美】.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RobinBeauchamp【美】.徐晶晶译.动画声音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侯涛(1992.10-),男,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人,当前职务:学生,当前职称:助教,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声音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