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替代技术推广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电能替代技术推广措施探讨

马季忠

马季忠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市寒亭区供电公司山东261100)

【摘要】本文分析了电能替代的趋势、问题以及电能推广的措施,希望能够对读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电能替代;趋势;问题;推广措施

一、前言

电能替代的提出,有效克服了我国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电力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突出的作用。

二、电能替代的宏观趋势

为有效治理大气污染,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到2017年全国PM10浓度普降10%,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PM2.5浓度分别下降25%、20%和15%左右的目标,明确要求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推进集中供热、“煤改电”工程建设。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代表的电网企业积极行动,启动“电能替代”工程。其中,国家电网公司推出《国家电网公司电能替代实施方案》,提出分步骤深入推进落实“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战略。方案明确指出,要以输电代替输煤,减少煤炭大规模、远距离运输压力,从根本上解决煤电运紧张问题。该方案还提出,力争到2015年累计替代电量1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全国年用电量的2%;到2020年累计替代电量达到10000亿千瓦时。到2020年,国家电网预期跨区输电能力将达到4.5亿千瓦,向中东部东区输送电量1.87亿千瓦时,减少中东部电煤消耗8.5亿吨。

2014年,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大力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战略,累计实施电能替代项目1.3万余个、替代电量503亿千瓦时,为促进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2015年,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国网公司推进电能替代工作的思路与目标是,深入贯彻国家推进能源消费革命、防治大气污染的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进电能替代战略,扩大售电增量,增加边际效益,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积极创新电能替代技术领域和工作机制,努力争取各级政府出台支持鼓励电能替代的环保、补贴、价格政策,加强电能替代宣传,以经济性好、应用便捷、社会易接受的替代技术为切入点,全力推广电能替代项目。继续推广电锅炉、热泵、家庭电气化等传统项目,因地制宜拓展新领域、推广新技术、创新新模式。细分客户个性化用能需求,深入挖掘替代潜力,加大分散电采暖、电窑炉、港口岸电、电制茶、电烤烟、机场桥载替代飞机APU等技术的推广力度。大力推广富余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或高效火电机组替代燃煤自备电厂发电;组织清洁能源或富余发电资源,通过发电侧竞价等方式,降低客户成本。确保完成650亿千瓦时替代电量目标。2016年,我国机继续深化电能替代,加快发展风电和太阳能,推动第一批100万千瓦左右规模的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2016年力争风电新增装机2000万千瓦以上,光伏发电新增装机1500万千瓦以上。积极发展水电,加快推进西南水电基地建设。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稳妥推进一批新的沿海核电项目核准建设,开工建设CAP1400示范工程,推动“华龙一号”技术进一步融合。积极推动地热能、生物质能发展。

三、电能替代工作当前面临问题

1、缺乏政府部门支持

尽管国家已将调整能源结构、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视为治理雾霾天气,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出路,但在当前能源价格水平、政策条件下,电能替代各项技术或设备中,仅有热泵、电动汽车、电水泵、电窑炉等技术经济性较强,其他如电锅炉、电采暖等更多的用电技术则经济性较弱。

2、电力供需矛盾影响

电能替代工作的开展必然会提升电能所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这将进一步加剧当前电力供需形势压力,尤其是今年政府主抓节能减排、雾霾治理工作,山东省火电机组正在组织或计划进行脱硫、脱硝改造,加之夏季将至,气温升高,当前电力供应缺口较大,电能替代在整个社会认同度较低,推广难度较大。

3、与企业沟通不顺畅

电能替代是近两年才开始倡导的新理念,作为开拓电力销售市场的有效举措,电能替代的具体工作由供电企业市场拓展员承担。市场拓展员是依据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部署,为适应营销发展新形势,变“业务导向型”为“客户导向型”,创新管理模式而新设立的岗位,主要负责市场分析、市场拓展、能效服务及需求侧管理等工作。

4、市场拓展人员缺乏专业技能

电能替代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工业、商业、农业、交通及居民等各行各业用能电气化,因此市场拓展人员在向各类用能企业、居民客户推介电能替代技术时,不仅需要了解客户经营状况、主要用能设备的特征及能耗数据,更要了解当前在各行各业可以替代的新型电气设备、用电技术及其工作原理。

四、电能替代项目实施的范围

电能替代,是指在能源消费上,利用电力能源代替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以及常规终端能源直接消费,通过大规模集中转化来提高燃料使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进而达到改良终端能源结构,促进环保的效果。按照电能可替代其它能源项目的可行性,电能替代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

1、以电代煤

以电代煤是将以煤为能源动力的项目改为以电为能源的项目,以减少污染排放。其中采暖方面包括把燃煤锅炉、居民取暖等用煤改为用电,重点推广项目有蓄热式(直热式)电锅炉、碳晶、发热电缆、电热膜、热泵、厨炊等;工业生产用热方面包括热水电锅炉、蒸汽电锅炉、电窑炉等。

2、以电代油

以电代油是将以油为动力的项目改为以电为动力的项目,以减少石油依赖和燃油排放。其中交通领域包括轨道交通、电气化铁路、电动汽车、低速电动车、船舶岸电、港口装卸、机场桥载设备等;石油生产领域包括石油管道运输、电力钻机等等;农业生产领域包括农业电排灌、农业脱粒作业等;其它工业方面包括皮带廊传输、石油运输加压站、基建施工等,还有一些偏远地区采矿、河滩采沙等供电不易到达的地区原计划使用柴油发电机提供动力的项目,通过克服困难实现了供电等等。

3、以电代气

以电代气是以电能代替天然气为动力或热源的项目,如餐饮方面将气火锅改成电火锅;工业方面将天然气管道运输的动力由气加压改为电加压驱动等等。

4、以电代薪

以电代薪是将农村居民做饭、取暖用薪改为用电,推广电磁炉、电压力锅、微波炉等电炊具,推广使用电热水器等家用电器,普及家庭电气化。推广电烤烟、电烤茶。建设电气化示范小区(村),对农村新建小康住宅楼普及电气化水平。

五、加强电能替代的推广措施

1、建立“政府主导、电网推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政府主导:各级政府将电能替代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出台治理大气污染相关环保政策,配套完善支持电能替代的财税、奖励以及电价等政策,以经济手段吸引社会各界积极主动参与电能替代项目建设。

电网推动:电网公司充分发挥电能供应的人才优势,积极推进电能替代试点项目建设,形成示范效应;争取有关支持政策尽快落地,形成各方共赢的项目运作机制,创建社会积极支持、广泛参与的环境氛围,既促进节能环保,又拓展电网公司售电市场。

社会参与:发挥全社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共同支持和参与电能替代项目实施工作,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扩大电能替代规模,形成规模效益,达到优化用能结构、减少大气污染的目的。

2、优化电能资源的配置与利用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采取“上大压小”措施控制新建火电项目,不断优化电源结构和布局,持续提升电网的智能化水平。根据电力供需形势变化,认真开展电力供需平衡预测,配合电力运行主管部门合理安排发电计划。

3、充实技术力量

一是充分发挥国家电网公司节能服务体系作用,由省属节能服务公司增设电能替代技术人员或建立与相关设备厂商的联系,以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为客户提供电能替代相关的咨询、设计、施工等全方位服务,或为供电企业提供电能替代技术培训与支持服务。二是供电企业深入开展市场调研,主动收集有关电能替代设备厂商联系方

式,根据客户需要,邀请设备厂商人员为客户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三是积极开展电能替代有关标准和技术研究,做好技术的储备和支撑,促进电能应用技术的推广。

4、加大市场拓展人员培训力度

一是组织开展电能替代业务技能培训,使市场拓展人员掌握电能替代、政府鼓励政策等相关知识,了解热泵、电力蓄冷、电窑炉等重点项目技术的原理及能效优势。二是强化服务技能培训,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熟练掌握各项服务规范,提高沟通技巧,进一步增强员工依法经营意识和服务意识。三是组织市场拓展人员外出学习电能替代先进经验及典型案例。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有效保护环境,电能替代将逐渐成为我国能源策略,电能也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营销〔2013〕1157号.国家电网公司电能替代实施方案[Z].

[2]张云.电能替代:走清洁、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J].国家电网,2013(10):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