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区卫勤保障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寒区卫勤保障策略

康鹏李思强

中国人民解放军65426部队保障部战勤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通过分析寒区地域卫勤保障存在的问题,梳理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结合寒区作战部队卫勤保障实际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指导部队进一步提高卫勤保障能力。

【关键词】寒区;卫勤保障

长期以来,寒区卫勤保障始终是部队卫勤保障一个难点,通过对照卫生能力建设相关要求,结合寒区部队卫勤保障工作实际,笔者对当前高寒地域卫勤保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并制定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现报告如下。

1.高寒地域卫勤保障存在问题

1.1人员易发生冷伤。据原东北军区统计资料: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期间,1951年冷伤员占全部收容数的15.2%(其中下肢冷伤占90.8%,上肢占9.2%),根据在入朝参加的第二次战役中(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4日),三个军4万4千余名伤员中,冷伤占近3万名(68%),其中足部冷伤占5.1%,手部占36.5%,颜面部占11.7%[1]。近年来即使寒区部队大多进行冬季适应性训练,据不完全统计,冷伤发生率为仍达到3.1%,其中新兵发生率占70%以上。

1.2装备性能下降。主要装备(如野战急救车、野战手术车、野战X线诊断车、卫生防疫车)启动困难,车载卫生装备(如除颤仪)在-4℃以下不能工作;卫生防疫车处在0℃以下时,会出现药液冻结、药箱冻裂的情况;一般卫生装备特别是一些精密仪器性能下降,如B超机、心电图机0℃以下时性能下降甚至无法工作;矩五拱Ⅵ形网架卫生帐篷连接杆冬季易折断等。

1.3药品易冻变质。0℃以下液态药品、膏剂易发生冻结,导致无法取用。疫苗类生物制剂,冻结后蛋白质变性,影响免疫效果。

1.4伤员救治难度加大。寒区地域的地形、低温和环境对救护所展开,伤员的发现、急救、后送影响较大。

2.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2.1冷伤由环境、个人、训练、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产生

2.1.1寒区地域气温低寒期长。我国地域辽阔,三北地区(华北、东北、西北)冬季气温低(一般在-20℃~-40℃),寒期长(4~6个月),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尤其明显,寒潮多、积雪深,寒期一般为6个月。

2.1.2兵员身体素质逐年下降。近年来,新补充的兵员,大部分是90后甚至95后,独生子女居多,缺乏锻炼,前脚走出校门,后脚步入军营,身体素质普遍较差。

2.1.3冷习服训练不足。一是训练时间不够,未能达到最低15天;二是训练方法不科学,如洗手、洗脸、洗脚夏天用冷水、冬天用热水等。

2.1.4伤员防寒保暖装备缺乏。在目前条件下,伤员防寒保暖仅依靠统一配发的冬季服装(如棉帽、棉衣裤、棉手套、棉鞋等),并无其它制式保暖装备。

2.2卫生装备寒区适用性差。主要装备(如野战急救车、野战手术车、野战X线诊断车、卫生防疫车)全部为柴油车,在东北地区适用性差,启动非常困难;部分车载装备以及一般卫生装备低温下性能受限;无制式药品保温装备、设备。

2.4救护所展开及伤员的发现、急救、后送受制约

2.4.1严寒条件下植被枯萎,隐蔽条件差,加之积雪冻土,救护所配置选择难,展开耗时长。

2.4.2寒区冬季作战,指挥员、战斗员基本均用雪地伪装衣(或白色材料)进行伪装,和雪地的颜色基本一致,人员负伤后不易被发现。

2.4.3零下十度环境下救护人员裸手13分钟即麻木,25分钟即冻僵,加之伤者衣着较多,难以发现隐蔽部位伤口,不易判断伤情从而制约了伤员火线急救。

2.4.4寒区积雪深,搬运伤员更为困难,致使后送时间增长。

3.解决高寒地域卫勤保障问题的基本策略

3.1加大教育力度,科学筹划训练。

3.1.1及时进行防冻伤教育,充分做好思想准备。结合部队训练、作战、非战争军事行动等所处的高寒地域气候特点,采取集中上卫生课,发放卫生简报、卫生防病口袋书等多种形式进行防冻宣传教育,使广大官兵掌握冷伤发生原因、多发部位、早期症状、基本防护措施等。

3.1.2科学制定冷习服方案。寒区部队进入冬季前2个月,可参照既往军内、外经验,结合实际,充分论证,提前制订冷习服方案。

3.1.3加强冷习服训练。训练时间至少达到1个月以上,科学组训,受训人员可根据“南方北方、老兵新兵、体质强弱”等不同方法,划分组别,分层训练,主要组织部队进行滑雪、跑步等基础性课目的训练,坚持用冷水洗手、洗脸、洗脚和擦浴,从夏天开始,循序渐近持续至冬季;人员在室外环境训练、作业时,坚持活动身体,尤其是特殊岗位士兵(如站岗放哨、单独执勤人员),身体暴露部位勤活动,严禁长时间静止不动,从而提升高寒地域的适应能力。

3.2改进卫生装备,适应寒区环境

3.2.1建议改进主要卫生装备(车辆、仪器等)。希望通过部队科研机构的实验研究,改善卫生装备的寒区适应性,使之卫生车辆在高寒地域便于启动、机动(如装配预热器),一般卫生装备能够正常操作使用,从而提升寒区部队的机动救治能力。

3.2.2建议寒区新式野战卫生装备尽早列装。2010年、2011年召开的“沈阳军区野战卫生装备改革暨增强一线救治能力建设试点论证会”、“全军部队野战卫生装备建设试点成果推广会”上,部分新式野战卫生装备首次亮相,已经解决了伤员防寒保暖、药品保温等难题,如:伤员复温袋、伤员保温袋、野战药品保温箱、加温加压输液器、组合式担架等,这些装备仅在试点单位局部使用,建议列装寒区部队推广应用。

3.3合理储备药材,做好保温工作

3.3.1合理储备药材。各级救治机构在药材储备方面,除一般战材外,还应特别筹措寒区所需特殊药材,如加大冻伤、感冒、抗生素以及敷料等药材的数量,满足寒区地域卫勤保障的需要。

3.3.2做好药材保温工作。一是积极进行器材革新。利用现有二代药品箱,可采用在箱内侧增加聚乙烯泡沫板、在药品与箱壁之间放置棉花或其它保暖器材(厚度不低于4cm)等方式,也可以在箱外加盖练毛毯或棉被等增加防塞保暖的能力;二是建议改进二代卫生箱组设计,增加防寒保暖的内置层。三是建议推广使用野战药品保温箱,解决药品防冻问题。

3.4结合冬季特点,优化救治训练

3.4.1灵活搜救伤员。在“跟、看、问、听、找”等传统基础上,根据高寒地区特点,采用沿着部队出击方向,跟踪足迹,在雪坑、雪沟、雪堆等处仔细寻找等方式,在风雪较大的情况下还要注意是否有伤员被雪掩埋。

3.4.2科学救治伤员。受伤人员若需包扎伤口时,不宜脱掉衣物,敷料直接放在伤口处,三角巾或绷带可直接在伤口外包扎,待伤员脱离火线,进入相对稳定的环境后(如保暖篷帐或民房内等),再更换敷料。

3.4.3提高伤员后送能力。首先解决火线抢救工具问题,在传统折叠担架基础上,再配合使用雪橇式担架、伤员托运毯等新式装备,使伤员尽快脱离火线;其次冬季条件下各级救护所[营、团、师(旅)]尽量靠前配置,缩短前接后送的距离,使火线抢救下来的伤员尽能最短时间内到达相应救治机构。并且根据实际需要,减少合并组室。建议寒区的机械化部队编配装甲救护车,使之更好地完成前接后转任务。在多兵种合成作战有条件情况下,危重伤员病情需要时可采用卫生直升机转运伤员。

参考文献:

[1]王正国等冷伤概述野战外科学(2010年8月第1版),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