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刘承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刘承学

刘承学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水务局沣西分局安徽237461

摘要:在我国基础设施不断发展中,其建设的质量也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要求确保基础工程的质量,将其作用最大程度发挥,更好的服务于现代化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基础工程之一,施工质量受到各方关注,其中防渗问题较为常见,本文则分析了防渗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性,探讨了如何合理控制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利;防渗施工;应用

引言

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大量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在平原地区,如黄河冲积平原,坝基通常为透水性较强的粉砂壤土及砂壤土,坝后常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渗漏、渗透变形等。将给工程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为此,必须选用科学、有效的防渗措施做好坝面、坝基施工。当前常选用灌浆、深层搅拌桩等防渗法进行地下防渗墙建造。

1、水利工程防渗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施工是指按照设计提出的工程结构、数量、质量、进度及造价等要求修建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在防洪减灾、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水利工程的渗漏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性能发挥。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就必须做好防渗施工,水利工程防渗施工技术作为水利工程取得质量的重要保障。

2、水利工程中发生渗水的主要原因

2.1、外界因素

水利工程建设通常情况下都是在水底或是水上进行施工作业,这就一定程度上给施工作业带来了一定施工难度。尤其是自然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如降温、降雨或是极端恶劣的天气下,都是对施工作业的一种挑战。轻则会影响施工作业进度,重则便会出现渗水等问题。此外,施工过程中施工作业环境的好坏也是影响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如施工作业对其排水问题存在较大隐患,同样也会出现渗水问题。

2.2、施工因素

施工作业中,作为施工作业管理者要针对每个环节的施工作业质量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防止因管理不严而出现质量问题等现象。此外,施工因素还与人们的施工作业流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在施工作业中混凝土的搅拌,若是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并没有按照规定搅拌好,就对其进行浇筑,这样也会存在裂缝现象的发生,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渗漏。

2.3、工程交接因素

水利工程建设由于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施工作业,所以很多工程项目会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外包作业,这就给交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每个施工队在进行施工作业时对质量标准的认识是不同的,有的施工单位能够完全按照施工技术要求控制质量,然而有些施工单位却凭借其经验进行施工作业,这就会导致在整体交接过程中,因质量标准不同而出现各种安全问题,有的则会影响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作业情况。

2.4、清理工作未如期完成

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施工作业环境在一定良好的环境下完成。要确保施工各环节周边环境都要做到及时清理,尤其是在整个施工作业完工后,要针对整体进行清理。但实际施工作业中,往往存在拖延的现象,这就使得清理工作难以及时有效的完成,同样会产生一定的安全威胁。

3、常见的水利工程防渗技术

3.1、灌浆技术

3.1.1、高压喷射灌浆技术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是传统的防渗方法,也是水利工程较为常用的防身手段。其应用机理是借助浆液、液态水等高速水流对地层结构进行切割,再将预先调好的泥浆通过喷射压力灌注到缝隙中,使泥浆与土层充分混合、凝固,产生坚固性更高的整体,改善土层的应力能力。这一技术通过对水泥施以高压压缩,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其物理性质,在水利工程受到雨水等外力作用的冲击时,水泥材料能够有效的产生保护作用,降低了建筑内部结构的损坏风险。另外,当水泥受到的外部要强较大时,可以形成结构体,通过结构体强化了保护力度,提升了防渗效果,也确保了水利工程的较高施工质量。

3.1.2、控制性灌浆技术

时代的发展使得水利工程的施工环境面临着变化,传统的灌浆技术逐渐无法满足当前需求,存在较为严重的滞后性。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水利工程施工开始引入控制系统,通过先进的控制技术,优化了水泥的处理效果,提高了水泥的实用性能,提升了其防渗效果。在利用控制性灌浆技术时,能够合理控制浆液的范围和容量,对灌浆而成的圆柱体质量起到优化作用,不但施工的效率更高,且能极大的节约成本,并降低渗漏发生率,从而促使该方法发挥实际作用。

3.2、高压喷射防渗技术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解决防渗问题的前提是要清楚防渗墙的原理,主要是由原土层与浆体共同作用而形成的。那么在施工作业中如何有效地促进原土层与浆体紧密结合而预防渗漏现象的发生呢?这就需要相关施工作业人员,确保两者在结合时能够形成一定的混合效果,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渗漏现象的发生。不仅如此,还要在施工作业中采取有效的施工作业方法。如高压喷射作业,主要是在确保两者在结合的过程中,对其灌浆位置进行高压喷射,这样浆液从高压体中喷射的过程中就会自动与浆液保持高度紧密结合的状态,原土层在高压作用下其结构已经发生变化,这时能够迅速与浆液融合在一起,这个过程中也高压搅拌,待浆液凝固后则会形成硬度较强的防渗层,对其整体施工作业而言是极为重要的,效果也会高于其他技术方法。但此种施工作业技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不是所有的高压喷射技术都适用于不同的防渗墙建设,其喷射方式有很多种如摆动、旋转、定向等。只不过此方法对其施工作业条件并不是要求很高且考虑到经济性,故在施工作业中使用频率较高。

3.3、防渗墙技术

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控制好接头的时间。墙体的建造过程中,依照实际情况的不同要将接头的时间做好一定的控制,接头时间过早容易引起水利工程由于初凝时间过短导致质量不达标的情况;接头时间过慢容易混凝土强度变大,也会给工程质量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务必要抓好接头实践,尽量将时间控制浇筑之后的12个小时以内,最长不超过一天的时间为最佳。

成墙混凝土的灌筑施工过程中,需要重视螺丝的松紧程度,以确保灌浆的导管与导管之间有较高的可靠性。建设防渗墙要求墙体与墙体之间建造的时间不能相距过长,所以一旦相距时间超过40分钟按照施工的具体要求要开始实行墙体的补救工作。

3.4、卵砾石层灌浆技术

卵砾石层的地形结构较为常见,帷幕的灌浆通常是在这一地形中进行,为了降低施工难度,多采用管或灌浆套阀的灌浆法。实施这一技术时,要注意灌浆孔的布置,要确保其处于三层以上的位置,施工单位通常会利用三排灌浆孔的形式增加灌浆对裂缝的影响,同时提升卵砾石强度,从而优化水利工程的防渗功能。

在灌浆施工的过程中,对灌浆压力的实时调整和监控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最常用的方式就是通过施工前的实验来确定施工各个阶段的灌浆压力值。压力的提升有2种形式,一种是一次性的升压,另一种是分段次的升压。灌浆施工中的一次性升压主要是应用在透水性能较差的情况下,一旦施工场地的透水较为严重,为了有效地保证灌浆效果,我们要选择分段次的升压施工,这样才能够保证灌浆施工的施工质量,才能够保证防渗施工的施工质量。

4、结语

作为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在我国自然灾害中洪涝灾害危害较大,且会产生极大的经济损失。为实现社会持续发展,必须重视水库大坝等水利工程的修建。在水利工程运营使用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渗漏问题。引起堤坝渗透变形的原因较多,且极为复杂,为做好防渗处理工作,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用防渗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水利工程质量,实现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锦华.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解析[J].居舍,2018(36):48.

[2]黄干.探析防渗技术在水利渠道施工中的应用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51):287.

[3]张玉婷.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分析[J].农家参谋,2018(24):128.

[4]郭圆圆,王云.水利水电施工中防渗墙施工技术分析[J].河南科技,2018(34):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