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施勤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施勤勤

施勤勤

施勤勤

(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226400)

【摘要】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多种护理方式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认为通过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出院后指导等方式可避免并发症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以后的治疗中推广这种多方面的护理方式。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2-0051-01

由于骨质疏松使股骨颈脆弱,加之髋周肌群退变,即使轻微外伤,就可引起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常导致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提供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显得尤其重要。现将我院2010年04月-2012年4月收治66例>60岁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资料我科自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6例,其中男27例,女39例,年龄60-98岁,平均79岁,入院时合并糖尿病6例、冠心病11例、高血压20例、脑梗塞后遗症3例、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1例。

(2)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皮牵引或骨牵引,股骨头置换60例,内固定5例,保守治疗1例住院时间14-28天,平均住院21天。

2护理方法

(1)心理护理老年人意外致伤,常常自责,顾虑手术效果,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主动关心患者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应给予耐心的开导,介绍骨折的特殊性及治疗方法,说明情志的好坏与疾病康复的关系,并给予悉心的照顾,使患者消除各种不良情绪,配合治疗,以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

(2)术前训练向病人讲解练习床上解大小便的必要性,进行排便训练,嘱其床上使用大、小便器,以适应术后卧床需要,同时训练腹式呼吸及肌肉收缩,使患者有足够的思想准备配合治疗。

(3)牵引护理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选择不同的牵引方式,患肢应抬高并保持外展中立位,牵引的重量要根据患者的体重、骨折的情况而定,保持牵引有效,同时注意保护骨突部皮肤。

(4)饮食护理由于患者年龄较大,胃肠功能减弱,且长期卧床,食欲差,食量少,易发生便秘,术前护士应指导患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饮食,如:适量肉类、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鲜牛奶、鸡蛋等。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严格按糖尿病饮食要求,并定时监测血糖,严格控制血糖。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根据医嘱低盐低脂饮食,同时定期监测血压。

(5)术后护理术后24小时内应平卧,床头抬高不宜超过30°,特别注意观察患者患肢末端血运,皮色、皮温,足背动脉搏动强度及肿胀情况等。伤口放置负压引流管时,要保持引流通畅防止扭曲、压迫,翻身时要防止牵拉引流管,防止脱出。如遇到脱离出,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必要时采用牵引法,并足穿“丁”字鞋,防止后脱位,患肢予以抬高,以便静脉回流,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必要时使用足底静脉泵。术后1周内屈髋不能超过60°,2-3周可坐卧位但屈髋不能超过90°,避免关节过度内收或前屈防止发生脱位。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全身循环和伤口出血情况,并详细记录,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处理,伤口出血较多时,应更换敷料,加压包扎。

(6)并发症的预防①预防压疮: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翻身时应将健肢放于下方,双下肢之间放软枕一只,以防止髋关节脱位,同时向患者讲清术后皮肤护理及翻身的重要性,取得家属的配合。②预防泌尿系统感染以及便秘:鼓励患者多饮水,留置尿管的病人每日消毒尿道口2次,定时开放尿管,以保持膀胱的舒缩功能。增加植物纤维,指导病人每日按摩腹部,防止便秘。③肺部感染的预防:术后应鼓励并协助排痰,翻身时轻叩胸背部,或做超声雾化吸入,以利痰液的排出。同时加强呼吸练习,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等,以增加肺活量。对长期卧床患者每1-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并定期做痰培养。④糖尿病的护理:伤后2周内每日至少测血糖一次,以预防因应激反应引起的血糖偏高,可采用尿糖试纸测尿糖,根据病情随时调整测量次数,并根据测量结果随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⑤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伤后应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消化道症状,因应激反应有时也会出现消化道大出血,如发现患者呕血或者柏油样大便伴有腹痛,立即通知医生,同时禁饮食,插胃管止血,雷尼替丁等治疗。

3功能锻炼

首先要向病人解释骨折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消除病人因疼痛不愿锻炼和因怕骨折移位而不敢锻炼的心理,患者在骨折后1-2周以内应指导行股四头肌舒缓运动、髌骨被动活动和踝关节屈伸及足趾的屈伸活动。每日3-5次,每次20-30下,同时每日4-5次按摩病人的小腿和大腿肌肉,以防止肌肉萎缩。骨折后3-4周后疼痛减轻,肿胀基本消退后,除常规进行骨折远端的骨关节屈伸活动,即可做一些主动和被动的关节伸屈活动,每日4-5次,每次5-10min。骨折5-8周以后,主要是加强患肢肌肉的力量,以逐渐适应下床站立、行走的需要。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从床上练习到坐位练习到立位练习再到下地行走的功能锻炼。但应避免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方式,并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以不疲劳、伤口不剧痛为宜。在进行患肢主动和被动锻炼的同时,还应注意全身性的功能锻炼,以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4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后继续进行康复锻炼,为预防骨不连和股骨头缺血坏死,一定不能让患肢过早负重,禁止做盘腿和“跷二郎腿”的动作。注意合理饮食,保护丰富的营养,以促进骨的愈合,鼓励患者多吃含钙高的食物。

5结语

由于老年骨折患者体质弱且长期卧床,加之对家庭、经济及预后等多方面的顾虑,因此在护理老年病人时,应从心理生理等多方面做好全面护理,护理过程中要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加强和患者的沟通,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加强功能锻炼,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早日康复创造一个良好的医疗心理和社会环境,获取理想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杨莹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74):348-349.

[2]张华股骨颈骨折中医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1(5):210.

[3]张艳姿,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J].当代护理,2011,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