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量统计数据处理系统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公路交通量统计数据处理系统的分析

马渊海

山西省公路局长治分局山西省046000

摘要:交通数据统计是交通部门进行交通流量数据统计的重要工具之一。搞好交通量调查统计,直接关系着公路现代化建设和公路的科学管理,对公路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公路;交通量统计;数据处理系统

引言

交通数据统计系统是交通部门统计交通流量数据资料的重要工具,利用该工具系统可以准确统计某一地区的交通流量数据值,并利用计算机系统对该数据值进行分析,最终得出该地区的交通流量一般值和历史值,最终有确立该地区的交通发展方向和交通发展策略,对该地区道路是否能够适应交通流量变化情况和车辆载重量进行客观的评价,该评价值将有利于我国具有地方性交通特点的建设规划的确立。

1、公路交通量统计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构

1.1实时交通流量流量数据包接受装置

该装置是交通流量系统的数据接受装置,负责接受从交通流量观测站中发送过来的数据包信息,该装置的基本功能有:与SOCKET建立连接、数据包一步接收、评断发过来的数据包中的信息时候合法,筛滤重复发送的数据包、分析数据包中的数据信息、对原始数据包进行保存、备份,一般情况下保留五分钟之内的数据,同步统计数据计算,负责数据每小时、日的记录工作,将评断和计算过后的数据信息反馈给观察站系统,该信息反馈与输出多以EXCEL表格的形式。

1.2数据包信息转发器

该装置的基本功能是将统计系统接收到的数据包转发给交通部系统DSC,为了在信息转发过程中不会因为网络的意外中断而导致统计信息丢失,数据包转发器具有独立运行的功能,在发送数据包的同时完成数据包的内部储存工作,转发器为整个统计系统提供了安全保障。

1.3监控子系统

监控子系统相当于与一个机器内部运行监控者,其功能主要表现为:实时检查数据包接受装置运行情况、数据包转发装置的运行情况,交通数据统计系统服务器的运行情况,数据统计系统在发展意外情况是否及时储存以处理过数据并关机。可以说监控子系统在数据统计系统中起到管理员作用。

1.4报表和查询客户端系统

该系统的基本职能有:在规定时段内检测制定观察站所传输过来的数据包,一般般情况下规定时段为每小时、每日或者每月,将该数据值汇总、记录并传送给统计系统,预测同时对数据备份,该装置将统计数据制作成EXCEL表格的形式储存于系统内,可供使用者实施下载,并且保持表格内数据实时更新与同步。

1.5在线数据分布系统

该系统能够及时有效的为全社会交通系统提供有效的统计数据,是一个数据信息发布平台,该系统的基本功能为:按规定时间公布特定地点车流量变化情况,保留单向车辆流量情况、车辆具体吨位、载重数、车流方向、公路断面的车流量值等等,对于某些重要的车流量信息该系统采用每五分钟更新一次,其他车辆信息按其重要性分每小时、每日、每月更新。

2、交通量统计的指标体系

2.1流量指标

主要包括路段、路线的平均交通量和路线行驶量TV两个主要指标。其中,路段或路线平均交通量表示在某一段时间间隔内路段交通量的平均值,以辆为单位,系统需实时更新;而路线行驶量则按照年或月更新数据,表示以单位时间内交通量与其行驶路程的乘积,以万车公里为单位。

2.2交通量时间分布指标

主要包括三个方,第一,12H、6H交通量系数RD12、RE16,就是指12H(7时-19时)或16H(6时-22时)交通量与全天24H交通量的比值,以%为单位,以年为频率进行数据的更新;第二是月不均匀系数KM,表示年平均日交通量与月平均日交通量的比值,以%为单位,按年进行数据更新;第三,周日不均匀系数KW,表示年平均日交通量与某周日平均交通量的比值以%为单位,按照年进行更新数据。

2.3道路运行质量指标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指标,分别为道路运行质量指标QE、平均形势时间和平均形式速率等。这三个指标都是需要系统实时更新数据的。其中,道路运行质量指标QE中,将道路当前运行质量定义为畅通、基本畅通、拥挤、堵塞四级指数,分别对应于一、二、三、四级服务水平。而平均行驶时间则表示各车辆通过观测路段所用时间平均值,以分钟为单位;平均行驶车速则表示路段长度与各车辆通过观测路段所用时间平均值的比值,以公里/小时为单位。

2.4其他指标

结构指标主要是车型比例VR,表示交通流中各种类型车辆间数量的比例,以%为单位,按照年和月更新数据。道路适应程度指标,主要是道路适应度AL,表示年平均日交通量与适应交通量的比值。交通量方向分布指标,即方向分布系数KD,主要方向交通量与双向交通量的比值。

3、交通量统计资料的应用

3.1为道路养护管理提供依据。为提高公路养护的质量和经济效益,道路的经常性维修经费及养路定员编制的额定,以交通量的大小及道路施工质量、线路性质及养护经费等情况综合确定,并以交通量大小作为主要的决定因素,充分利用观测数据为道路养护管理服务。如我们对在3000辆/日以上的道班除按里程配备养护工人和增加临时养护工加强养护外,还充分利用交通时变柱状图,合理安排道班工人在非车辆高峰小时进行路面养护作业,车辆高峰期则进行路肩、桥涵构造物及绿化带等养护作业,从而提高了养护效率和安全系数。

3.2用于制订交通管理措施,拟定交通营运计划。根据路线的交通量大小、拥挤度和交通量高峰时段等指标,有针对性地确定对该路段的交通管理办法,并可据此做出交通营运计划,布置营运车辆与营运时间、路线安排。

3.3评定已有道路的使用情况,评价公路适应程度和交通安全程度。运用交通量调查数据,可以计算出路线的交通拥挤度,判断现有道路是否达到饱和程度,以评定道路的使用情况,评价现有公路对交通运输通行要求的适应状况和服务社会的水平。交通拥挤度低于2.0的,属于畅通或拥挤路段,说明道路还能基本满足运输需要,车辆行驶较安全。拥挤度在2.0至3.0的,属于堵塞路段,说明道路的通行能力已满足不了运输的需要,车辆行驶安全度较差。拥挤度大于3.0的,说明道路已远远不能满足交通运输的需要,属于严重堵塞路段,车辆行驶极不安全,迫切需要对原有公路进行改造以提高其通行能力。

3.4为远景交通量预测提供根据。通过大量的交通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交通量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根据历年的交通量数据来计算路线的交通量年递增率,找出交通量增长规律,从而可以推算出远景交通量,预测未来交通量的发展趋势,为公路建设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例如,衡阳市2005—2015年交通公路网规划中的远景交通量就是以历年观测取得的交通量数据和汽车起讫点调查(OD调查)等资料为基础进行预测的。

3.5为公路设计提供依据。根据现有道路的是否满足运输需要来进行总体布局,在确定了规划项目后,在项目的前期工作要进行可行性研究,要新修或改建一条公路,都要利用大量的交通量数据来进行经济论证和分析,论证公路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合理性与可行性。建设项目决定之后,在公路设计的过程中,公路的技术等级确定、道路交叉口类型确定、公路路面厚度的设计计算等也都要利用到交通量数据。

结束语

数据监控系统是一种先进、有效的交通流量统计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记录规定时段的某一特定地点的车辆流动情况,并且能够自主对数据内容进行判断和筛滤,以EXCEL表格的形式将其上传到数据平台中,并且能够实时更新,保持与客户端良好的互动关系。有效地利用该统计系统将有助于我国交通统计体制的完善,促进我国交通建设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晴.城市道路交通流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33).

[2]刘鲁博,胡宝雨,苑少伟.城市主干路交通量预测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