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生活化的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3

创设生活化的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彭伯清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才是活的知识,才有生命力,才能体现知识学习的价值”。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数学中的生活现象和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走进生活,以此沟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的数学的联系,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自己所必需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各种数学素养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学观念。

首先,要突破“教材”的框框。多年来,“以本为本”作为处理教材的基本原则,帮助过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好的贯彻大纲精神。但现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教育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变革,特别是数学知识本身的变化,任何教材都不能及时适应,多少有些滞后。所以教师要从促进学生的发展出发,对教材重新处理,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其次,要突破“教案”的框框。教案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和教师本人的经验在课前设计的,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在现行的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不能事先预料的,它根据不同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水平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另外,要突破“教学任务”的框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许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地方教师不让学生争辩,急于裁判,使问题弄得不深不透。其实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再形式,而要看实质。课堂中学生学得活泼、主动,重点思路掌握了,不会的问题解决了,学生得到了锻炼,得到了发展,即使设计的教学内容或书上的练习没有完成,这节课的任务也算完成了。

二、提高自身素质。

以往的数学教材知识的呈现方式是静态的、封闭的,学生的学习起点对于老师来说,是明确的,无需选择。而新的课改教材知识的呈现方式是动态的、开放的,因此学生的学习起点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有待了解的未知数,随着学生学习资源的多样化,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知识内容只是学生知识状况中的一个部分而已。可以认为,学习资源的多样性在给学生带来生动丰富的学习生活的同时,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挑战,学生学习起点的选择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的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三、运用生活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比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我安排了这样一段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存在着许多有趣的“比”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也是1:1,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假如你是一个警察,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一切,实际上是用这些身体的比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比例来计算的,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通过利用“人体中有趣的比”的生活现象,引出“比例”的学习,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的参与新知识的探究。

再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利用多媒体引进一段动画:小明在操场上跑步,他跑了一周的路程是指操场的什么?如果在操场中间铺上草坪,要求铺多大,又是指操场的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动画片断来自于学生的生活,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所以他们很快地就投入到迫切要求学习新知的情境中来。由此可见,学生通过这些有实际生活背景的问题引入新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新知。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的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存在着三种类型的题目:相向而行(或相对而行)、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为了让学生能够搞清三者之间解题规律的联系和区别,我组织学生搞了一次小小的表演:同桌两人为一组,将相遇问题中的三种情况作演示,表演场地在教室内外自由寻找,过5分钟后集中交流表演情况。学生们兴致勃勃,个个洋溢着笑容开始了自己的演出。通过这次实际演练,使学生加深了对相遇问题三种情况的理解。

在教学“米、千克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米尺,量一量跳绳、旗杆、课桌椅等,称一称他们自己带来的轻便的物品,如盐、味精、苹果等,然后总结。我讲得唇焦舌燥,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可是在练习的时候,还有很多学生无法下手。如床长(????)米,宽(???)米;一只鸡重(????)千克;一千克鸡蛋有(?????)个等等。、

???由此,我想到了,能在教室里让学生动手操作的事实在是太少了,很多生活中的物品无法在课堂上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对于米、千克的认识,学生得到的感性认识实在是太少了。于是,我有了一个想法,把课堂搬到教室外面去。第二节课时,我就让学生们用自己的小皮尺去量学校里的任何东西,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忙开了,有的去量讲台、课桌、黑板的长和宽,有的走出教室去量花坛,还有的小朋友去量篮球场。放学回到家后,学生还在家里继续量。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一千克的感性认识,我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要求学生跟家长一起去菜场买菜,通过买菜,切实感受物体的重量。学生回校后汇报了他们的经历,并说出了由于单个东西的大小不同,所以一千克物品的个数也不相同的体验。如:一千克鸡蛋大约有10个,而一只鸭却有二千克等。再做练习时,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因为“1米”、“1千克”的概念在他们头脑中已经形成,并且相当牢固。

另外,对于一些教材中实践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我尽力为学生提供大自然的舞台,把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教室转移到室外,让学生处于实际环境中学习新知。比如,学习小数时,我带着学生到商店去了解各类商品的价格,观察商品的标签,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实际测量时,我带着学生拿着测量工具到操场上去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并组织学生测量出操场的长和宽、计算出操场的面识;学习百分率时,我带着学生深入面粉厂、榨油厂和某些其他的工厂去了解出粉率、出油率及产品合格率等。

经实践证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创设生活化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重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要建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不但学懂而且会学。

1、补充“生活化”的数学素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教学“年、月、日”时,我并没有按教材编排方式进行教学,而是先让学生自己搜集各年份的年历卡,再选取1996年到2004年的年历卡上课备用。上课时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年、月、日”的认识,由于搜集的过程学生有意无意中又对这部分的知识进行了自主学习,加深了认识,所以学生兴趣很大,说得很好。大部分的学生都知道了1年有12个月、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大月是那几个月、小月是那几个月……接着老师又问:“你们还有那些不知道或不清楚的问题?”于是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如:“还有哪些年份是闰年?”“为什么是闰年?”等等。学生再通过观察手中的年历卡和课本进行自主学习,便很快解答了这些问题。

2、设计“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学习。

例如,在教学《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时,设计了下面的教学情境:有一对兄妹因家里贫困而无法继续上学,中学毕业后就想到外面打工来维持生活。于是兄妹俩来到城里,经过努力,兄妹俩都各自找到了工作,可根据工作要求妹妹每工作3天休息一天,而哥哥每工作5天休息一天。就这样他俩都在九月一日那一天上班了,但妹妹在第一个休息日休息时,哥哥还得工作两天才能休息,妹妹想:“这样工作下去,我们有没有一起休息的日子呢?”你们能帮助妹妹解决这个问题吗?这是一个生活的实际问题,学生非常同情这对兄妹,他们争着帮助妹妹解决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经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学生不但解决了妹妹的问题,明白了“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涵义,学会了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而且逐渐形成“探究学习”的习惯,获得了对数学知识更深刻的理解。从生活中出发的困难和疑问,才是实际的问题;用这种实际的问题来求解决才是实际的学问。”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行是知之始”,联系实际,设计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了“比例尺”后,教师可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测量学校的操场、教室、花圃等等,并按一定的比例绘制出平面图:在学习了重量单位“千克”和长度单位“米”之后,让学生分组进行体重和身高的测量,并在小组内进行统计。学生在活动中充满自信的学习数学,平等、主动的与人交流、沟通,相互合作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使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得到了不断的张扬、发展和提升,不但使学生更进一步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更主要的是使学生感受到没有别人的合作自己是无法进行操作的,从而理解合作的重要,增强合作的意识。

4、关注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只要留心观察,用心领悟,时时处处都可学到有用的知识和本领。上课固然是学习,听报告、与人交流、做家务也是学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游山玩水,投身大社会、大自然的怀抱更能学到很多很多的活知识。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及时地学习新知识。引导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这所大学校中学会学习。陶行知先生说:“时代在进步,社会在进步,偶一停留,就要落伍!所以必须及时学习。”随着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裂变效应”将导致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学习将贯穿于一个人的毕生。要教育学生千万不能把学习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和教科书里,要学会从电脑网络、电子信箱、广电报刊等传媒中及时捕捉信息,寻求新的知识。不会及时学习新知识的人,迟早将成为“现代文盲”而被淘汰。

陶行知先生强调“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深刻地揭示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他还具体指出,“过健康的生活,便是受健康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教育。”根据这一点,新课程改革强调贴近生活、联系现实生活和基于生活经验的学习及增进学生生活体验、提升学生生活品质等原则。对此,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整个生活的、精神的和科学的世界,将学习与学生自己的生活充分的融合起来,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数学,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六、挖掘现实生活素材,巩固新知。

数学知识需要得以巩固,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或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数学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培养。比如,2000年我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正好遇上第27届奥运会即将在悉尼举行,于是,我在课前准备了前两届奥运会中国队夺奖牌的情况,课上让学生自己编题,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学生兴趣盎然,编出了不少分数应用题,如“前两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夺得32枚金牌,其中女运动员夺得的金牌数占5/8,女运动员夺得金牌多少枚?”另外,我还组织学生进行预测:今年中国能夺得多少枚金牌?谭锐说:“16枚。”黄宇说:“比上届多3枚。”胡沂说:“能夺得本届金牌总数的1/15。”于是我就问:“要知道黄宇预测多少枚,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呢?要知道胡沂预测多少枚,你认为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呢?这是一道学生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题目,使他们感觉到不是在解应用题,而是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仅巩固新知、锻炼了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而且还使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七、深入学生现实生活,应用新知。

多年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偏重于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和题型教学。在学生的练习中存在大量的人为编造的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题材,诸如:糊纸盒、装配机器等等。长期这样的训练导致了学生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而新的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我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比如,在学完“求平均数应用题”以后,我要求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数据收集和整理来了解某家、某厂或某单位日常生活中的用电、用水的平均费用,自己班上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在“元、角、分”的教学以后,我利用数学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师生互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对于一些后进生,我还带着他们去学校商店,通过买一些学习用品,让他们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为希望小学献爱心活动过程中,我就借此东风,让学生把家里的零钱凑起来,计算出总金额,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熟悉了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兑换和简单的加减计算,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而且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形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通过实践,可使学生直接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