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层建筑桩基础选型的案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某高层建筑桩基础选型的案例分析

张敏

广州市设计院510620

摘要:作为建筑物的重中之重的基础,在结构设计中有着它独有的重要地位。在实际工程中,由于科技的发展,机械设备的日新月异,建筑物的多元化等等原因,基础的类型,也日益变得多样化起来。选择何种基础类型,对一个项目的结构选型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实际项目的案例,谈谈最常见的灌注桩与预应力管桩的基础选型。

关键词:基础选型;灌注桩;管桩;比选

一、项目概况

某项目位于广州南沙。拟建造高层酒店,其中主楼129米,框架核心筒结构。群楼3-5层,其中有不少大跨度及中空区域。地下2层,主要功能为车库及各种机房,且地下室面约为群楼及塔楼面积2倍,比较多的纯地下室区域。该区域为园林覆土区域,覆土约1.2米。

二、地质条件

项目所处地点广州南沙,属于典型的珠江三角洲冲积地貌。根据地质报告显示,地层分布较为均匀。简化的来归纳来说,第<1>层为填土,约1~3米。第<2-1>层,淤泥或淤泥质土,平均厚度为20米。第<2-2><2-3>层,为砂层,厚度约为10-20米。第<4>层,为片麻岩层,岩石发育一般,各种风化均有揭露,其下部均为微风化岩层。地基承载力推荐表及各地层有关桩基设计参数建议如下:

三、基础持力层适应性评价

根据地质报告初步分析。可对基础持力层做如下适应性评价:<1>人工填土层,挖除;<2-1>淤泥/淤泥质土层,挖至设计标高,不适宜做天然基础;<2-2><2-3>细砂砾砂层,不适宜高层建筑桩基础持力层;<4-1>全风化岩层,可作为预制桩基础持力层;<4-2>强风化岩层,可作为预制桩基础持力层;<4-3>中风化岩层,宜作为钻(冲)孔灌注桩基础持力层;<4-4>微风化岩层,宜作为钻(冲)孔灌注桩基础持力层。

四、可选方案初步分析

根据项目特征及地质资料,可选方案初步分析如下表:

五、桩基础计算数据

桩基初步计算数据。由于篇幅有限,本文直接给出根据地质报告初步计算所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六、对本项目分区域进行桩基选型

1、根据工程计算,本项目塔楼高达129米,为框架核心筒结构,柱底竖向力较大(高达30000~5000KN),塔楼区域优选承载力较大的灌注桩基础。

2、而裙楼及纯地下室区域,则存在需要对管桩和灌注桩的选择比对问题。在竖向受力方面,裙楼及纯地下室区域的柱底力轴力在3000KN~10000KN之间,可使用灌注桩的单柱单桩,亦可使用管桩的多桩承台。

3、而本项目存在2层地下室,抗浮水位基本位于室外地面,所以,裙楼区域及纯地下室区域的抗浮工况,成为了桩基础选型的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约束条件。根据计算,裙楼区域及地下室区域的柱下浮力在3000KN~4000KN之间,由于项目淤泥层较厚,岩层较深,不宜采用锚杆抗拔,所以,抗拔的重任就交在桩基础上了。由于管桩抗拔力较小,采用管桩抗拔需要多根,采用大直径的(1200~1400mm)灌注桩抗拔,则需要1~2根。

4、根据实际工程经验,做了以下优劣比对

5、经济性比较。本项目桩长约30米。根据市场数据,管桩成本约190元每米,而1200~1400mm直径的灌注桩约在2100元每立方米。初步估算,桩基成本,一根1400mm直径的灌注桩,或者2根1200mm直径的灌注桩成本,将大于13~15根预应力管桩的成本。(其他相关成本不在这里详细讨论。)

七、结论及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及计算,本项目:

1、塔楼桩基础选大直径灌注桩。

2、纯地下室区域及裙楼采用灌注桩及管桩均可实施。结合本项目特征与地质条件以及工程经验,管桩施工技术纯熟,施工周期短,综合成本较低,施工质量比较容易保证。故此区域建议采用高强预应力管桩。

结语

由于篇幅有限,很多计算数据及计算过程并没有在文中一一罗列。但仅从上述简要的分析来看,一个项目的桩基础选型,必须与地质条件相适应,因地制宜,结合工程特征,当地经验以及本着安全、经济、高效等原则去谨慎确定。让合理的桩基础为工程质量及工程寿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