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患者123例常见的致病原及其特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皮肤病患者123例常见的致病原及其特点分析

魏树俭郭华

魏树俭郭华(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7530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123例皮肤病患者的常见致病原及对其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3名皮肤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施行皮肤病科疾病诊断和检查,研究已确诊的123例患者皮肤病的致病菌和分析其特点。结果123例皮肤病患者均由常见致病菌引起,主要有真菌引起的手脚癣、体股癣及甲癣,细菌引起的皮肤病,丹毒及麻风,和病毒引起的水痘、扁平疣及疱疹等皮肤病,及过敏性皮肤病13例,其中患真菌性皮肤病有48.78%,患细菌性皮肤病16.26%,患病毒性皮肤病的24.39%,患过敏性皮肤病有10.57%。结论123例患者中患有真菌性皮肤病的患者占得比例最大,其次是病毒性皮肤病。

【关键词】皮肤病致病原特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R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6-0157-02

皮肤病主要是细菌、真菌、病毒或过敏源等各种外界因素对皮肤造成影响,从而引起皮肤病。常见的皮肤病可分为真菌病、细菌性皮肤病、病毒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这些病的病症多而复杂,常见的有手脚癣、体股癣、丹毒、疥疮、梅毒、接触性皮炎等。而造成皮肤病的致病原常为细菌、真菌、病毒等[1]。我院现对123例皮肤病患者进行临床检验,观察其病症的致病原和病症特点,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5年1月~2012年1月收治123例的皮肤病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未患有其他的疾病,且能配合医生进行检查。检测结果为:皮炎为真菌性皮肤病的患者有60例,男40例、女20例,其中手脚癣30例,体股癣20例,甲癣10例,细菌性皮肤病的患者20例,男10例,女10例,丹毒9例,麻风11例,病毒性皮肤病30例,男16例,女14例,水痘24例,疱疹6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13例,男9例,女4例,接触性皮炎8例,荨麻疹5例。患者平均病程为(1.2±0.9)年。

1.2方法[2]

对患者进行一般检查常规,观察患者患处表现症状,记录患处的发病部位、大小。询问患者的皮肤病史,是否有瘙痒疼痛感,取患处皮肤进行镜检等。如需要可取患者患处分泌物进行培养,如有特殊情况时,可进行抽血查微丝蚴、滤过紫外线灯检查等物理手段,确诊后,对患者的致病菌进行分类,并观察研究其作用机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3]

观察患者患处表现症状,记录患处的发病部位、大小。询问患者的皮肤病史,是否有瘙痒疼痛感,取患处皮肤进行镜检,对分泌物的培养基进行生化试验,以确定致病菌的种类。

2结果

2.1表一结果表明,真菌性皮肤病所占比率为48.78%,其次是病毒性皮肤病24.39%,患病人数最少的是过敏性皮肤病,比率为10.56%。

表一真菌性皮肤病、细菌性皮肤病、病毒性皮肤病和过敏性皮肤病的分布表

皮肤病种类真菌性皮肤病细菌性皮肤病病毒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所患

疾病手脚癣体股癣甲癣丹毒麻风水痘疱疹接触性皮炎荨麻疹

例数30201091124685

总例数60(48.78)20(16.26)30(24.39)13(10.56)

3讨论

皮肤病作为影响人类生活质量,且患病人数众多的一类疾病,它的好发人群通常为免疫力低下,生活卫生习惯不注意的一类人群。皮肤病常见的类型有真菌性皮肤病、细菌性皮肤病、病毒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色素障碍性皮肤病、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等[4]。本院对123例皮肤病患者进行诊断,其诊断结果主要为以上所列的前四种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的致病菌主要有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表皮癣菌、大小孢子菌等,它可以引起患者产生手脚癣、体股癣、甲癣等,主要是因为致病菌在患处产生毒素,常见分趾间糜烂型、水疮型、角化过度型等。而细菌性皮肤病的致病菌主要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变形杆菌、假单胞菌、大肠杆菌等,它可以产生丹毒、麻风等,患者的一般临床表现为患者发热,口腔糜烂、患处脓肿等病症。而病毒性皮肤病的致病菌主要有带状苞疹病毒、单纯孢疹病毒、天花等,它可以产生水痘、疱疹等,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外源性或内源性的物质刺激皮肤,引起机体产生过敏发应,从而造成患者的皮肤发痒,溃烂等[5]。综上所述,我院皮肤病患者的皮肤病为真菌性皮肤病、细菌性皮肤病、病毒性皮肤病和过敏性皮肤病。根据表一数据可得,123例患者中真菌性皮肤病所占比例最大,为48.78%,其次是病毒性皮肤病24.39%,患病人数最少的是过敏性皮肤病,比率为10.56%。在真菌性皮肤病中,手脚癣患病人数最多,值得注意。如何避免患上皮肤病,一般要在生活中注意个人的卫生习惯,多锻炼增强自生免疫力,一旦患上皮肤病,应立即治疗,以免病情扩散,造成大面积的皮肤受到感染。

参考文献

[1]邹颖,王学民.职业性接触性荨麻疹的研究进展[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37(5):294-297.

[2]钟妮娜,徐顶,吴宥析,等.一起自然保护区岩羊皮肤病的诊断[J].动物医学进展,2010,31(1):124-126.

[3]蔡顺鑫,黄庆芳.韶关地区皮肤浅部真菌病及病原菌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118-119.

[4]刘清彪,徐洋,沈奕.犬猫常见皮肤病的诊治[J].中国畜牧兽医,2009,36(11):130-131.

[5]周顺龙.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的皮肤病[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1,27(9):63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