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的临床合理使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2

甘草的临床合理使用

张爱英赵兰香

张爱英1赵兰香2

(1山东省胶州市妇幼保健院山东胶州266300;2山东省胶州市九龙镇卫生院山东胶州266319)

【中图分类号】R28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9-0404-02

【摘要】甘草的临床使用应以辩证为依据,注重配伍原则,并应兼顾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关注配伍禁忌。防止滥用甘草,注重不良反应,要选择适宜用量,达到安全、有效、适当的目的。

【关键词】甘草合理使用十八反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甘平,功能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灸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1]。甘草用途广泛,有“十方九草”之说。由于甘草应用广泛和关税调整,我国甘草药材呈现出口下降、进口增长趋势,甘草资源出现短缺。同时甘草的过度使用导致不良反应增加。因此,以辩证及药性理论为依据,合理使用甘草,注意配伍禁忌,对于适度保护甘草资源及减少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1辩证、辨病用药

按照病情决定用量,甘草在《伤寒论》中多用于虚、缓、寒症,以邪实为主者常用一二两,以正虚为主者用三四两[2],橘皮竹茹汤最大剂量为五两;在汤剂中最小为半两,即防己黄氏汤;甘草汤为一味甘草成方[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中规定甘草用量为2—10g。生甘草性偏凉,见长于清热、泻火、解毒及调和诸药;灸甘草偏于补,宜于益气补脾,缓急养心。二者功效相异,故不能互为代用。甘草的用量应依病情的变化及个体的差异而定,久服、补气、祛痰、调和药性宜小量,单用、养阴、解毒、缓急止痛量宜重。调和药性用小量,如麻杏石甘汤;益气养心用中剂量,如灸甘草汤;清热解毒用大剂量,如四妙勇安汤。但最大用量不应超过30g。

2甘草的合理配伍

《伤寒论》中凡治疗、下、吐后以及大病后许多病症的方剂,大多配合甘草,常与石膏、龙骨、桂枝、大枣、生姜、柴胡、芍药、半夏、人参、干姜、茯苓、附子等同用,而与攻下通便、清热泻火大黄、枳实、厚朴、芒硝等较少配伍使用。由于麻黄可导致心悸,甘草多与麻黄配伍。药效试验证明,甘草与麻黄配伍后抗炎作用较甘草麻黄单煎液明显增强。

甘草能降低附子、柴胡、大黄、芒硝的毒副作用,如四逆汤中以甘草缓和干姜、附子的热性;调胃承气汤中用甘草暖和大黄、芒硝的攻下。如大黄与甘草配伍能缓和大黄的泻下作用。甘草与附子配伍,使甘草苷等黄酮类成分的含量降低,表明甘草能抑制附子毒性,为配伍提供了依据。甘草制吴茱萸具有镇痛作用且毒性较低。雷公藤与甘草饮片的不同的剂量配比水煎剂给予大鼠,可见雷公藤:甘草为60:0时毒性最大,以雷公藤:甘草为60:9时毒性较小,马钱子配伍甘草后其主要生物碱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士的宁的含量下降显著。为进一步阐明甘草解马钱子类药物毒性和马钱子合理配伍用药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3甘草应用禁忌及十八反

中医组方用药既有适应症,又有禁忌症,十八反、十九畏、孕妇用药禁忌等不可忽视。关于甘草的禁忌症及其副作用,历代文献早有许多详尽和精辟的论述。《本草衍义补遗》云:“甘草味甘,大缓诸火。下焦药少用,恐大缓,不能直达。”《本草正义》云:“惟中满者,勿加,恐其作胀;速下者勿入,恐其缓功,不可不知也。然外感未清,以及湿热痰饮诸证,皆不能进甘腻,误得甘草,便成满闷,甚且入咽即呕,惟其浊腻大甚故耳。”《中国医药汇海》特别强调了甘草在运用上的禁忌:“舌苔厚腻胸腹自觉满胀者,单独不能用之。酒后呕吐者,不能用,因用后能愈增其呕吐。”

传统中药药性理论认为,海藻、芫花、大戟、甘遂反甘草,对后世用药有一定指导意义。但《金匮要略》所载甘遂半夏汤中有甘草和甘遂。《医宗金鉴》海藻玉壶汤里有海藻和甘草同用。《本草新编》海藻与二陈汤同用。有报道运用海藻、甘草合用的方剂治疗乳腺增生症取得满意效果而未见毒副作用。

4不宜长期用药,避免假醛固酮增多症

甘草连续使用期限不超过3个月,甘草一次服用不宜超过10g。若必须大量久服甘草,可配适量猪苓、泽泻等利水渗湿药同用,并宜低盐饮食,以预防或减轻滞纳排钾、浮肿等副作用,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慎用甘草,服药期间应注意检测血压,必要时可以配合服用安体舒通来对抗甘草的副作用,芍药甘草附子汤引起的浮肿可用五苓散治疗。

综上所述,甘草在临床上虽应用非常广泛,但绝不可滥用。临床实践中不仅要注意辨证、辨病,配伍合理,还要考虑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在用量上也应持慎重态度,若盲目用于矫味、解毒、调和诸药,轻者影响疗效,重者可能产生危及人身安全的严重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570.

[2]杨学,孔祥亮,岳小强,等.《伤寒论》甘草量效探微[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9,7(3):268—272.

[3]王羽超,华浩明.浅析张仲景对甘草的运用[J].河南中医,2007,27(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