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和谐执政理念的历史演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2-12
/ 5

中国共产党和谐执政理念的历史演变

刘景辉吕新发矫立军

河北金融学院社科部(河北保定071051)刘景辉吕新发矫立军

摘要:中国共产党和谐执政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内部各关系的和谐、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四个方面。它的发展经历了党的三代领导人和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不断探索的艰辛历程。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和谐执政理念历史演变

注: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二○○九年人文社会科学指令计划课题。课题编号S091311.

中国共产党和谐执政理念是对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扬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和谐执政理念,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国内的和谐执政理念和国际的和谐理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强调人与人的和谐,二是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三是关注社会内部各关系的和谐,四是谋求国与国的和谐。建国60周年以来,我党和谐执政理念的发展经历了党的三代领导人和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不断探索的艰辛历程。

一、中国共产党和谐执政理念的初步酝酿——新中国建立以来,毛泽东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和谐执政理念的开创性奠基

毛泽东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刻洞察建国后中国的特殊国情,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对中国共产党和谐执政理念的形成做出了开创性的独特贡献。

1.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国家政治生活的和谐局面——人与人的和谐

一个和谐的社会,要求有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有良好的社会和睦氛围,有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个大量充斥人民内部矛盾、动荡不安的社会无论如何也不能称其为和谐社会。在思考和探索的基础上,毛泽东于1957年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他要求全党要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包括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以解决全国城乡各阶层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矛盾;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解决科学文化领域的矛盾;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以解决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矛盾等。此外,毛泽东还把当时的整风运动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联系起来思考,指出我们通过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最终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1]P819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毛泽东就是要通过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达到人民内部的团结,达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实现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向自然界开战”——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重要前提。毛泽东在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强调“提出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目的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建设我们的新国家”[1]P770“向自然界开战”、“向地球开战”、“革地球的命”这是当时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强烈心声,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必然责任。毛泽东集中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提出中国人民要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他还提出了人类既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奴隶,又是它们的主人的论述。这一论述,主要是从认识主客体关系的角度来论证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了人们只有掌握了自然界的客观运动规律,才能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否则就只能是自然界的奴隶。这一认识,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但是,毛泽东只是一味地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忽视了客观规律,导致了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设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大炼钢铁一系列政治改造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大大降低了自然的可选择性,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陷入困境,从而丧失了发展的机遇。

3.全面论述十大关系,探索社会的整体均衡发展——社会内部各关系的和谐

实现社会和谐,就是要让社会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各个方面彼此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理想状态。1956年,就在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时,国际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却暴露出不和谐的因素,最为突出的是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和波匈事件。为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避免出现不和谐的因素,毛泽东适时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系统阐述了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各种关系和矛盾,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论十大关系》所涉及的各个关系都是当时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命脉问题,这些问题能不能很好地协调和解决都将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党在后来的探索中发生了指导思想上的偏差,没有把上述思想付诸实施,但总的来看,毛泽东的探索是有益的,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与国的和谐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个方面的内容,是周恩来在1953年12月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完整地提出来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而且也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确认和支持,并成为一般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建国初期的中国内政外交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一原则从本质上说体现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精神,但实际上,在联合国成立后的几年中,联合国宪章不断地遭到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者的践踏和破坏。因此,中国领导人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对国际关系新的特征进行了概括。在联合国宪章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国际关系的独立、平等与和平等原则,以期发展国家间的友好关系,巩固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最后成为我国政府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实践中,五项原则的运用已经从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推广到处理一切国家之间的关系;从双边关系延伸到多边领域;从我国周边地区扩大到亚、非、拉,一直到全世界,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中国共产党和谐执政理念的继续发展——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理论对中国共产党和谐执政理念的充实提高

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并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对中国共产党和谐执政理念进行了充实提高。

1.提出共同富裕的思想,反对两极分化——人与人的和谐

在反思“文革”的基础上,邓小平鲜明地提出了“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的口号,他非常注重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注重人民群众的团结和睦。改革开放以来,他首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把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下放给农民,使农民的热情和干劲空前高涨。接着,他又充分调动其他阶层的积极性,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以自身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地区和人较快地富起来,最终到达共同富裕。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邓小平高瞻远瞩,在提出先富政策的同时,也预测到这个政策可能带来的地区和个人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因此,他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并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2]P110如果富的越来越富,贫的越来越贫,产生了两极分化,那就走上邪路了。因此,他主张通过政府的“二次分配”、“三次分配”,逐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达到社会的公平分配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健康发展。

2.制定环境保护、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人与自然的和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不断加深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科学认识。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制定了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做好生态环境建设,邓小平特别强调要植树造林和绿化祖国。1982年11月,他为全军植树造林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大会题词“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他还不顾79岁的高龄于1983年3月12日亲自到十三陵水库参加植树活动,告诫植树的全体同志:“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件大好事,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3]P793同时,邓小平清醒地认识到,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着严重浪费和破坏环境的问题,他提出必须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那些浪费能源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坚决关停一批,确保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邓小平在总结毛泽东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发展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

3.强调“两手抓”和社会稳定——社会内部各关系的和谐

在继承毛泽东“十大关系”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我党逐步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思想,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为此,他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教育。在此基础上,邓小平认为要实现社会内部各方面的和谐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他强调,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没有稳定的环境,无论改革开放还是现代化建设,都不可能正常进行,即使已经取得的成果也可能会丧失掉。这些思想正是邓小平从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提出的,目的就是促进社会各方面和谐发展。

4.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国与国的和谐

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邓小平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判断。他先是提出,国际形势是好的,我们有可能争取多一点时间不打仗。同时,我们也要防备别人早打、大打。后来,随着国际形势的进一步发展,他又指出,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出现重要变化,和平因素增长超出战争因素增长,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是可能的。1985年,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况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2]P105党的十三大确认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深刻论断。同时,邓小平还指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永远不称霸,“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我们真实的政策,是我们对外政策的纲领”,[4]P417强调一定要尊重各国的党、各国的人民的选择。邓小平的这些思想,对我们制定正确的外交政策,赢得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进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和谐执政理念的新发展——新的历史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和谐执政理念的开拓创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和谐执政理念进行了开拓创新。

1.突出“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利益关系。江泽民按照总揽全局、兼顾各方的原则,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方法与原则,努力化解矛盾,达到利益和谐,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在党和人民的利益关系问题上,江泽民特别强调人民利益的重要性,并把它提到“高于一切”的高度,他说:“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准则”。[5]P280事实上,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都是为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5]P279在影响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社会分配问题上,江泽民指出:“要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5]P550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实现社会的和谐奠定基础。

2.强调可持续发展战略——人与自然的和谐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开始注意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人口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进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他说:“环境保护很重要,是关系我国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在规划经济发展时,“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因为“如果在发展中不注意环境保护,等到生态环境破坏了以后再来治理和恢复,那就要付出更沉重的代价,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6]P532保护环境,目的是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生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5]P295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主张“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社会内部各关系的和谐

江泽民在继承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需要处理好的“十二大关系”,并深刻论述了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问题。他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加强这三方面的建设,根本目的是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6]P161江泽民把政治文明提升到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等重要的地位,并把政治文明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5]P574此外,江泽民还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内涵上扩展为“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可见,江泽民的关于社会内部各方面的关系要和谐的思想更进一步发展了。

4.强调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国与国的和谐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的前提下,江泽民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借鉴我国传统和谐思想,从当今世界的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国与国和谐发展的思想,认为“文明背景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可以而且应该和睦相处”。[7]P549“我们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平等协商”。[8]P48“阳光包含七种色彩,世界也是异彩纷呈。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9]“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种文化的并存和互补,是促进世界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条件。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制度的差异,不应当成为相互疏远和对抗的理由,而应成为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动力”。[10]这些思想为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历史文化传统不同的国家发展新型全面合作关系,促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中国共产党和谐执政理念的完善成熟——现阶段,科学发展观对中国共产党和谐执政理念的提升和深化

我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审时度势,站在历史高点和时代前沿,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进而构建和谐世界的卓越理念,把中国共产党和谐执政理念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和谐执政理念的完善和成熟。

1.突出“以人为本”——人与人的和谐

以人为本是十六大以来胡锦涛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在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11]P318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地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群众利益无小事。和谐社会建设,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12]P6只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才能充分照顾到每个人的需要和利益需求,才能实现社会和谐。

2.强调科学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战以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成就。但是,一些国家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走的是一条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为解决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问题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作为世界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要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总结世界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它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吸收了当今世界各国在发展的认识和实践上取得的积极成果。“我们在抓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人文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优化,努力使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能给后人留下赞叹,而不给后人造成遗憾”。[13]P71我们追求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而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3.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内部各关系的和谐

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胡锦涛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和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4]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六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需要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胡锦涛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明确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进而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确立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胡锦涛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4.提出构建和谐世界新理念——国与国的和谐

和谐世界是和谐社会理论在国际关系领域中的成功运用,是胡锦涛和谐思想的新发展。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外交思想的新成果,阐述了中国外交战略的新目标,凸现了中国外交策略的新理念。2005年4月22日,胡锦涛在雅加达亚非峰会讲话中首次提出了这一命题,他指出,亚非国家应“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15]9月15日,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深刻内涵,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渴望和平发展、愿做负责任大国,并希望与其他各国共建和平、繁荣、和谐的世界的忠诚愿望。从此,和谐世界便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思想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对新的世界发展观的卓越认识和创新。胡锦涛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它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和和平;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胡锦涛“和谐世界”的思想,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和而不同”思想的精髓,而且站在了全人类发展和整个世界的高度,关切世界的发展和安全,揭示了世界未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睦共处、和谐共生,即国与国之间和谐相处的一种状态,代表着中国人民对良好国际关系的期望,也是对“中国威胁论”的积极回应,进一步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可预期、建设性的国际形象。和谐世界,是胡锦涛基于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所作出的新的科学判断,是继和谐社会之后提出的又一新的理论成果,开拓了新视野,开创了新道路,达到了新境界。

中国共产党和谐执政理念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不断探索、充实、提高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迄今为止,我党三代领导人和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对其进行了独特的探索和创新,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建国60周年之际,回顾我党和谐执政理念的发展历程,可以使我们深刻领会我党理论创新之艰难、创新成果之宝贵、肩负责任之重大、历史使命之神圣,更加激发起我们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豪情壮志和坚定信念。我们坚信,我党和谐执政理念必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前进得到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并将焕发出新的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翟泰丰、鲁平、张维庆.邓小平著作思想生平大事典[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8]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9]江泽民.增进相互了解加强友好合作——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N].人民日报,1997-11-02

[10]江泽民.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8-12-19

[1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2]胡锦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J].求是.2006年第一期

[1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4]胡锦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N].人民日报,2005-06-27

[15]胡锦涛.与时俱进继往开来构筑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N].人民日报,2005-4-23

[16]向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谐社会思想之比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17]龙观华.论江泽民的和谐发展思想[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2期

[18]黄友牛、郑芳、梁东兴.从和谐社会到和谐世界——胡锦涛和谐思想的新发展[J].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6期

作者简介:刘景辉(1972.4——),男,河北金融学院社科部概论课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及传统文化。

通讯地址:河北省保定市恒祥北大街3188号河北金融学院社科部

邮政编码:071051

电话:1393028396103123338015

邮箱:liujinghui_7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