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考试方法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考试方法的研究

赵嘉宁

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楚雄675000

摘要:《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作为临床检验专业中一项重要学科,在目前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医学检验已经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作为一个提升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能力应用等多种能力的重要方式。要想真正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新型人才,就要对《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的考试方法进行不断的优化,推进《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考核和评估标准的改革,以此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本文就对《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考试方法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考试方法

众所周知,《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就是医学检验专业中一门主要课程,实验课在该课程中也有着很大的占比,这也是提升学生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关键部分。在过去的《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开展过程中,整个课程内容的实验项目相对较多,导致整个课程的操作较为繁杂,学生无法在实验课程当中掌握相关规律,无法建立一个科学的发展目标,从而不利于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而教师也不容易对《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进行评价考核,那么教师只有针对实验课考试中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改革,才能够更好的推进《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的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一、《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改革措施

(一)对实验内容进行预告

《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作为一项重要课程,对实验课进行改革创新,也是优化实验课考试方法的重要条件。那么首先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对下节实验的内容进行提前预告,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提前准备[1]。并引导学生提前对实验的相关内容进行相应的预习准备,收集好相关的资料,从而保障后期实验工作的有效开展,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的教学效率。教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严格审核,避免学生漏掉实验过程中的小细节,一旦出现这样教师就可以进行及时的指正。

(二)科学设置教学内容

本身《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教学来说,整个课程的教学时间都是较为有限的,并且在实际教学中,理论课程所占比也相对较多,这就导致《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的教学时间相对紧张。那么教师要想通过《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就要保障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的教学目标[2]。因此教师在实际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一些独立实验和其他实验进行融合,形成一个衔接的系列实验,比如在菌群鉴定实验过程中,就可以直接将沙门菌属、艾希菌等菌群组合成为肠道菌的实验课程。将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菌群的鉴定课程进行合并,这样不仅能够方便学生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验水平,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

(三)实现课上和课下教学结合

本身《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就较为复杂,不仅要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动作等,还要有效落实各个实践环节工作。那么很多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在,通常刚都较难适应《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教学,从而经常出现一节课开展下来,学生都学不到什么知识,导致整个课堂教学的效率相对较低。那么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将实验过程较为简单和时长相对较短的课程安排在后面,并指导学生自主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体现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维水平[3]。之后教师再将一些较为复杂和实验结果待定的项目集中完成,从而不断提升整个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考试方法研究

(一)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

针对当前《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教学的现状,要想不断推进《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教学的发展,就要注重加强对于实验课考试方法的研究。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能够准确反应学生实验操作的成绩,有效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避免传统实验课教学中重理轻实的现象,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可以将考试项目分为三个部分,即综合能力、基本技能和考勤,分别设立的分数为50、40和10分。综合能力可以分为实验设计考试15分,还有操作考试35分,基本技能分为课堂提问10分、虽然检测10分和实验报告20分,考勤就是对学生的课堂出席率、纪律和卫生等方面进行考核。

(二)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作为实验课程开展的重要部分,这也是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体现,教师能够让学生在实验报告书中,直接让其对于整个实验进行总结分析,得出其相应的结论,找出当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学生自身的设想和新思路[5]。教师直接通过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批改,及时总结实验课程开展中的问题和不足,并在下一节实验课程开展过程中,及时鼓励那些表现优异的学生,以此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考核过程中,教师要将实验报告作为一个重要的评分标准,不仅要引导学生认真对待实验报告,还要对实验进行反复、认真的思考,以不断巩固自身的基础知识,更好的促进自身的发展。

(三)完善实验考核反馈意见

在《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考试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积极完善实验考核反馈意见,因为实验考核反馈意见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考试方法的可行性。所以教师就要注重建立一个考核方法调查表,详细调查学生对于以考勤、课堂提问、随堂测验和实验报告等考试形式的满意度。在调查结束之后,教师还要注重综合学生的反馈意见,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反馈意见,对《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考核方式进行针对性的完善和优化。

结语:

总而言之,《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作为医学检验专业中一门主要课程,而实验课在该课程中也有着很大的占比,那么教师就要注重不断优化实验课的考试方法,坚持遵循教学的基本原则,对考核方法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创新,保证能够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邹朋.微课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08):193.

[2]谷存国.综合设计性实验在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04):37-38.

[3]李蕤.WPBL教学法在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04):65-66.

[4]高芳,马淑一,于敬达,何珊,蔡琳,张美英,刘永华.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学检验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05):112-113.

[5]朱麟亚,任红兵,杨燕,杨涛.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标准体系跟踪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04):17-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