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腭裂患儿麻醉苏醒期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唇腭裂患儿麻醉苏醒期护理

罗珍芝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唇腭裂患儿完成手术后,患儿麻醉苏醒期的护理。方法:选择本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唇腭裂患儿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患儿麻醉苏醒期接受护理的状况,对于常见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手术治疗,患儿治疗效果良好,相应的于患儿麻醉苏醒期介入相应的护理,患儿苏醒情况良好。同时患儿出现舌后坠1例,喉痉挛2例,恶心呕吐4例,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促使患儿完全苏醒,无明显后遗症发生。结论:在唇腭裂患儿的术后麻醉苏醒期阶段,积极介入护理措施,能够有效促使患儿苏醒,降低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对于提升患儿苏醒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唇腭裂;麻醉苏醒期;不良反应

随着当前国家开放二胎政策,不少家庭选择生育二胎。而由于先天性因素,部分患儿出生后存在唇腭裂现象,对于患儿生长发育造成了较大程度影响。其发病因素尚不明确,但多数认为与患儿妊娠期饮食、遗传因素有关。患儿唇腭裂危险较大,重点表现在于患儿面部出现缺陷,对于患儿正常语言发声功能同样造成较大影响。目前针对唇腭裂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具有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唇腭裂患儿全麻手术,手术部位是呼吸道开口,骨极易出现各种通气不畅的危险[1]。因此在术后积极开展患儿麻醉苏醒期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了患儿麻醉苏醒期护理的主要措施,对于提升患儿护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研究对象选择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于本院接受唇腭裂手术治疗的患儿50例,其中男性患儿31例,女性患儿19例。患儿年龄于4个月至2岁之间,患儿平均年龄(0.41±2.34)岁,患儿平均体重为(11.83±6.34)kg。所有患儿一般性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高可比性。同时所有患儿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加入到研究中。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开展研究。

1.2方法

所有患儿均先接受麻醉,后开展患儿唇腭裂手术,其中11例患儿术唇裂手术、39例患儿为腭裂手术。患儿麻醉方式如下:患儿接受全身麻醉,及通过静脉吸入以及口腔插管联合麻醉方式。后患儿进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依据患儿体重为患儿注射全麻诱导,丙泊酚2mg/kg,咪达唑仑药物剂量为0.1mg/kg。并对患儿生命体征密切监测,在这一基础上保持患儿正常呼吸功能,给予纯氧呼吸。待完成手术后前,给予患儿地塞米松,剂量为0.2mg/kg。完成手术后拔管并观察患儿情况。

在完成手术后,患儿接受麻醉苏醒期护理,主要包括基础护理、呼吸道护理、不良反应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具体如下。

1.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在患儿完成手术后,需要对患儿各项生命体重密切关注,由于患儿体质弱、唇腭裂病症术后存在病症变化大等情况,因此需要提升警惕性,做好患儿急救、抢救措施。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与患儿家属密切沟通,告知其患儿状况,消除患儿家术存在的不良反应。

2.呼吸道护理。由于患儿接受麻醉以及术中吸氧方式的影响,因此在患儿术后麻醉苏醒期,需要护理人员给予患儿面罩吸氧。同时针对拔管后容易出现的呼吸道梗阻现象,用手轻柔提升患儿下颌,避免出现该类症状。在这一基础上,患儿有几率会出现咽部渗血等情况,需要及时去措施处理,当患儿缺氧症状明显时,可通过气管切开或重新插管方式供氧。

3.不良反应的护理。患儿在术后常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以及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出现会造成患儿触碰创口等危险情况出现,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处理,避免患儿出现意外情况。

针对患儿恶心呕吐情况,主要是由于患儿术后咽喉部位存在渗血,且由于患儿口腔内表皮稚嫩,在术中插管能工作时容易造成创伤,致使患儿口腔出血,并存在口腔内部干燥的情况。在这一情况下,患儿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现象,需要护理人员将患儿头部侧向一边,避免患儿出现误吸情况。同时对于存在较为严重的呕吐患儿,需要反馈医生进一步开展检查。

患儿术后出现躁动的因素,在于患儿麻醉苏醒期存在药效残余以及创口或其他部位存在疼痛情况。在这一情况下,护理人员需要通过固定患儿手脚部位,在掌握好力度的基础情况下,控制患儿异常躁动。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患儿唇部创口位置,避免患儿用手抓挠等情况出现。

4.心理护理。唇腭裂患儿的心理护理关键,在于为患儿提供麻醉苏醒期哭闹等情况的护理,安抚患儿情绪。护理人员可通过播放轻柔音乐、儿歌等方式,降低患儿出现躁动。在患儿病症情况良好,医生准许情况下,可将患儿包入怀中安抚。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x2和%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50例唇腭裂患儿手术治疗效果良好,顺利拔管,患儿在麻醉苏醒期苏醒情况良好。在这一基础上,患儿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舌后坠1例,喉痉挛2例,恶心呕吐4例,均通过相应的护理措施开展相应的处理。针对喉痉挛患儿,采取了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恶心呕吐患儿采用侧头方式具有良好效果,对于躁动患儿,通过播放音乐等方式,降低了患儿哭闹躁动情况。待患儿情况稳定后,均送入监护室观察,未发现任何后遗症。

3.结论

在口腔面部先天畸形中唇腭裂较为常见,据有关资料统计,国内的发生率可达0.18%,具有较高发病率[2]。目前临床治疗患儿唇腭裂常以手术治疗为主。而在患儿术后麻醉苏醒期开展护理工作能够有效降低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对于提升患儿治疗效果,避免患儿出现异常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由于患儿唇腭裂疾病手术治疗麻醉与常规麻醉具有较大差异,其主要体现在患儿麻醉以口腔插管麻醉为主,因此会对患儿口腔部位以及气管造成较大程度影响,增加了患儿出现出血、渗血等情况。在这一情况下,采用唇腭裂患儿麻醉苏醒期护理,能够提升患儿术后护理安全性,避免患儿出现呼吸道梗塞等不良症状,以及降低了患儿出现恶心呕吐阻塞呼吸的情况。在何政国[3]等人的研究中,在患儿开展唇腭裂手术后,介入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儿手术治疗效果,同时对于患儿容易出现不良反应能够及时处理。

综上所述,在唇腭裂患儿的麻醉苏醒期,采用积极有效的护理方式,对于提升患儿治疗效果,保障患儿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唐文琴,马蓉,毕小琴.个性化音乐疗法对唇腭裂患儿全麻术后苏醒期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2):70-71.

[2]张秀丽.唇腭裂患儿麻醉苏醒期的手术室观察及护理策略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34):6-7.

[3]何政国,吴宁宁,冯宇峰.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后在PACU的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0):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