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政工干部如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郭志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浅议企业政工干部如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郭志强

郭志强

郭志强(焦作市龙光影视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焦作454150)

摘要:在当前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打造全国一流安全高效企业的新形势下,如何调动和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使企业不断增强凝聚力、竞争力和向心力,是摆在我们企业政工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充分利用企业政工干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劳动热情,是搞活企业,提高工作执行力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关键词:企业政工干部;职工积极性;措施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人类是历史的推动者和创造者,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人们的生产实践也给我们创造了宝贵的经验:“人心齐、泰山移”。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要立足市场求生存谋发展,实现效益最大化,人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充分发挥好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企业赖以生存、谋求发展的第一要务。然而,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是需要一定条件和氛围的,即良好的人际关系,稳定的工作秩序,宽松的工作环境,以及完善的公平竞争激励机制和催人向上的用人制度。这时候企业政工干部的作用就突出的体现出来了。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就会得到充分发挥,企业就会拥有无穷的活力。

1职工积极性的基本因素

由于职工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不同,人生观,道德观的差异,积极性的因素也有不同的存在,但大致归起来有四种:

1.1精神因素。也就是人生观和道德观。它对职工的积极性长期地起作用,甚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具体的说,它包括对社会共产主义事业的信念,对祖国、对民族的感情、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态度。对工作的责任感,对集体、对同志关怀与尊重的程度等。这些因素是职工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以及接受新事物中逐步形成的,它能够强有力地、较持久地影响和支配人们的行动。历史上有多少人为了人类的进步事业,不怕任何困难、艰险和挫折,无私地贡献自己的一切直至生命。工农红军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爬雪山过草地,进行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就是精神因素所给予的力量。

1.2物质因素。基本的物质条件是职工积极性的前提。在社会主义时期,劳动还是一种谋生手段,职工付出劳动是为了得到物质生活的保证。此外,增加工资待遇,提高福利和奖金,解决住房困难,帮助安排子女就业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职工的积极性。

1.3感情因素。职工的生产工作活动,是在和各类人员相互配合中进行的,领导和职工,职工相互之间,关系亲切,感情融洽相互关怀与爱护,就会产生一个良好的生产工作环境,能够使职工思想愉快,心情舒畅,积极性能够得到正常的发挥。

1.4偶发因素。在日常舒畅工作和生活中,偶然发生的一些令人愉快或烦恼的事情,这些事情也会对职工积极性产生暂时的影响,例如工作中取得意外的收获,或发生意外的事故,生活中出现顺心的事或不幸的事,家庭中的和睦与争吵,都会对职工的积极性产生一时的影响。

上述四种因素在实际生产工作中的作用,是交织在一起的,精神因素对职工的积极性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它对其它因素具有调节、制约的力量,其它因素也可能在一个短时间内,对职工的积极性发生决定性的影响,这些因素积累起来,也同样引起精神因素的变化。

2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初步探索

影响职工积极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调动职工积极性也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特别是在企业困难的情况下,只有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依靠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把企业的巨大潜力进一步发掘出来,才能克服企业面临的困难,使社会稳定具有牢固的基础。

2.1调动职工积极性,要坚持对职工群众进行正面教育。善于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方针,实际上是一个相信真理的力量,相信人们群众基本觉悟的问题,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必须重视和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革命传统的学习与教育,包括现在进行的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教育,在党员群众中进行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教育,企业组织的自学小组,举办讲座、报告会,开展群众性的读书活动等,都是很好的方法。进行宣传教育,应该多讲明白实际的理,真实典型的事,通俗易懂的话,尽量做到有理由据,有血有肉,吸引人心,解疑释惑。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最基本、最生动、最有效的方法是开展树先进、学先进的活动。

2.2调动职工积极性,要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应当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当期影响职工积极性,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实际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而引起的。群众中的某些不满情绪,不少是由于我们一些政工干部不关心群众疾苦,光讲空话,不办实事的官僚主义作风造成的,这种因实际困难而产生的思想问题,不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仅仅靠空洞说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实践证明,不办实事,只说空话,思想政治工作就插不进手,贴不上身,就无法取得做好工作的基本条件和主动权,为群众办实事,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在企业困难时期,要力所能及的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上,让群众从切身利益的小事中领悟出来某性大道理,增进对团队、对社会的亲近感,从而在生产和工作中迸发出积极性、创造性。

2.3调动工作积极性,政工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有和职工群众同甘苦、共患难的行动和表现,领导者要真正说服人,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所谓真理的力量就是领导者、教育者讲的东西必须符合实际,反应事物的本质和社会进步的趋势,所谓人格的力量,就是领导者、教育者表现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带头实践自己提倡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有了这种人格的力量,真理的力量才能发挥,只有严于律己,才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量。以身作则,吃苦在先,享受在后,是共产党人的本色,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办事情、处理问题,要公开与众增加透明度,接受群众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

2.4调动职工积极性,要相信职工,依靠职工,尊重职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创造物质文明的主人,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观点,决定了我们对待群众的立场和态度。在企业里,职工群众处在生产工作的第一线,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最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最有发言权。在企业面临困难的情况下,领导更应该依靠职工群众,尊重职工主人翁的地位,运用职工代表大会、座谈会等形式,把企业的困难情况,克服困难的办法,向职工群众讲清楚,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发动职工群众为企业分忧解难,实践证明,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职工主人翁的地位,能极大的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2.5调动职工积极性,要坚持贯彻物质利益原则。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物质利益就是指一定阶级的人们对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占有,由于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不同,决定着他们的分配中得到的消费资料的多少不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人们获得个人物质利益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按劳分配来实现的。我们企业建立的各项经济责任制,就是要贯彻执行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反对平均主义,克服分配不公,实现责、权、利的正确结合,使职工的个人物质利益与企业的集体利益,与国家人民的整体利益联系起来。促进广大职工关心整个企业的发展。并要使职工认识到只有生产发展了,经济效益提高了,个人的物质利益才能到达相应提高,从而激发职工向内使劲、挖掘内部活力的积极性。

3结论

总而言之,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企业更需要不断的更新机制,企业要想发展,必须靠全体职员的不断努力。要想提高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必须充分发挥政工干部的作用,完善工作机制,改善工作作风,努力提高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袁四维.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企业职工的积极性[J].广东科技,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