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康复训练对尘肺患者生存质量的改进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3

呼吸康复训练对尘肺患者生存质量的改进效果

龙芋洁

(汉源县人民医院;四川雅安625300)

【摘要】目的:研究对尘肺病住院患者实施呼吸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62例尘肺病住院病患,对患者展开呼吸康复训练。对比在康复训练前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肺功能情况差异性。结果:生存质量方面,康复训练后患者心理评分、生理评分、独立性评分、社会关系评分、总自我评分显著升高(p<0.05)。生活质量方面,康复训练后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分数显著下滑(p<0.05)。肺功能方面,最大肺活量、1s用力肺活量、1s率、血氧饱和度显著改善(p<0.05)。结论:呼吸康复训练有利于改善尘肺病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质量,显著改善肺部功能。

【关键词】尘肺病;呼吸康复训练;肺功能

Improvementeffectofrespiratoryrehabilitationtrainingonqualityoflifeinpatientswithpneumoconiosis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hospitalizedpatientsofrespiratoryrehabilitationtrainingeffectonpneumoconiosis.Methods:62casesofpneumoconiosispatients,onrespiratoryrehabilitationofpatients.InthecomparisonofQOLbeforeandafterrehabilitationtraining,thequalityoflifescoreandlungfunctionconditiondifference.Results:qualityoflifescores.Patients,psychologicalrehabilitationtrainingafterphysiologicalscore,independencescore,totalscoreofsocialrelations,theselfscoreincreasedsignificantly(P<0.05).Thequalityoflifeafterrehabilitationtraining,somatization,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depressionscoresdeclinedsignificantly(P<0.05).Pulmonaryfunction,fvc,1sFVC,1srate,bloodoxygensaturationsignificantlyimproved(P<0.05).Conclusion:respiratoryrehabilitationtrainingishelpfultoimprovethequalityoflifeofpatientswithpneumoconiosisandthequalityoflife,improvethelungfunction.

[keyword]pneumoconiosis;pulmonaryrehabilitation;pulmonaryfunction

尘肺病属于职业病的一种,难以彻底根治且不可逆转。患者会呈现出肺部功能逐渐衰退迹象,呼吸困难症状逐渐严重,影响到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1]。现阶段针对尘肺病的特殊治疗方法尚未下定论,只能够根据病情缓解肺部症状。呼吸康复训练是以提升患者呼吸能力、增强肺功能为主要目标的科学练习方案[2]。本文通过对62例尘肺病患者的临床观察,研究了实施呼吸康复训练的意义。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6年5月至11月期间收治的尘肺病住院病患共62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2例,男女比例30:1;年龄范围在48-72岁之间,平均年龄(58.3±9.2)岁;粉尘接触史8-28年,平均粉尘接触史(16.4±4.7)年;I期尘肺26例;II期尘肺36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和体检确诊为尘肺,进血常规和X先平片排除胸腔积液等疾病。尘肺分期符合相关标准。所选患者在性别、年龄及尘肺接触史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

1.2.1运动练习

根据患者肺功能评分以及身体耐受能力制定科学的运动方案以其阶段性运动计划,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令患者练习不同的运动。根据患者来医院的时间合理安排,并且保障每项运动具有责任护士监督[3]。本次研究对患者的运动训练包含六分钟步行训练、上肢哑铃操两种。上肢哑铃操需要患者双手持哑铃(哑铃重量根据耐受能力自行调节)实施头上推举、体侧提收、体前平举、体侧平举、胸前推举5个动作,每周进行两次,每次一组练习即可[4]。六分钟步行训练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每周练习两次,每次练习两组,组间间隔十分钟。运动训练必须以患者身体耐受能力为主,达到既能让身体产生一定疲劳感,又处于患者可承受范围内的运动负荷原则。

1.2.2放松练习

使用站立位或坐姿调整呼吸,通过胸式呼吸法、缩唇呼吸法、腹式呼吸法练习呼吸功能。每个呼吸方法练习五分钟,同时在室内播放轻音乐,帮助肌肉放松[5]。

1.2.3耐力练习

每日令患者在平坦的道路上行走30分钟左右,行走的过程中配合呼吸练习。可选择“六步一呼气、四步一吸气”方式,达到呼吸的规律性练习[6]。通常尘肺病患者处于中老年阶段,更容易产生身体疲劳,每项运动后应休息至少五分钟,确保运动后心率处于每分钟100次以内,避免心率过快。在医院进行练习时每项运动后均可监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

1.2.4呼吸训练

复试呼吸训练:令患者保持腹部肌肉松弛,全身放松状态下将左手放在胸部、右手放在腹部,通过鼻部呼吸[7]。大隔肌下降时,右手向腹部加压,使腹部凸起。待感觉到右手存在阻力后用口呼气,腹部下沉后右手增加压力,提升腹内压力,膈肌上抬后将肺部的气体排出。腹式呼吸法每日练习三至四组,每组十次。也可通过全身呼吸体操来完成:①在患者身体耐受情况下令其平静呼吸;②吸气-站立位,呼气-身体向前倾;③吸气-单侧上臂举起,呼气-双手压腹部;④吸气-平举上肢,呼气-双臂下垂;⑤吸气-双手抱头;呼气-转体;⑥吸气-上肢平伸,呼气-双手按压腹部;⑦吸气-站立位上肢上举,呼气-蹲下;⑧坐位状态下的腹式呼吸;⑨维持平静呼吸。全身呼吸操每周两次,每次半小时左右。

1.3观察指标[8]

以WHOQOL-100评分表示生存质量情况,分数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优。以SCL-90评分表示生活质量情况,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优。统计康复训练前后患者平均最大肺活量、1s用力肺活量、1s率、血氧饱和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工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存质量评分

统计患者WHOQOL-100评分情况,显示在康复训练后患者心理评分、生理评分、独立性评分、社会关系评分、总自我评分显著升高(p<0.05),环境评分与精神信仰评分无明显改变(p>0.05),详细数据见表一。

2.2生活质量评分

统计在实施康复训练前后SCL-90评分平均值,显示康复训练后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分数显著下滑(p<0.05),具体数据见表二。

2.3肺功能情况

比较康复训练前后患者最大肺活量、1s用力肺活量、1s率、血氧饱和度,显示各方面均有了显著性改善(p<0.05),详见表三。

3讨论

尘肺病患者普遍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评分偏低,由于长时间受到胸部疼痛、胸部发闷、咳痰、咳嗽、气短影响,患者肺部存在明显呼吸受阻情况,肺功能下滑导致其对治疗常常出现不信任感,依从性较差,造成病情无法得到有效缓解。尘肺病是由于患者工作原因和生活原因,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所致。粉尘进入肺部造成肺泡及气道受到阻塞影响,形成硅结节,肺部呈现弥漫性纤维化状态,导致支气管逐渐狭窄甚至变形,无法正常通气。通常尘肺病患者肺部存在感染病症,肺气肿造成肺泡被大量破坏,肺部有效气体交换面积明显下滑,既而导致换气功能障碍、通气功能障碍、呼吸功能减弱,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生活能力。

呼吸康复训练包含肌肉训练、呼吸训练、耐力训练、放松训练等多种方法,目的均在于扩大患者肺活量,缓解呼吸肌频繁收缩状态,改善呼吸肌收缩功能,降低身体对氧的消耗量,从而改善呼吸困难程度及缺氧状态。在严格、科学、合理的呼吸康复训练下,患者可逐渐感受到身体的好转,从而提升对呼吸康复训练的依从程度,在科学的训练计划下改善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提升肺功能。相关国外研究显示,一个月以上的持续性呼吸科学训练可有效减轻尘肺病患者呼吸肌疲劳症状以及呼吸困难症状,可明显改善患者自我控制能力及情绪,从而提升对临床用药治疗以及呼吸康复训练活动的依从性、配合性及主动性

根据本次研究数据比较,实施了康复训练后,患者生存质量WHOQOL-100评分中心理评分、生理评分、独立性评分、社会关系评分、总自我评分显著提升;生活质量SCL-90评分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分数显著下滑。肺功能方面,入院时患者最大肺活量、1s用力肺活量、1s率、血氧饱和度分别为(2.28±0.11)FVC/L、(1.16±0.16)FEVI/L、(51.33±3.91)FEVI%、(86.94±4.22)%;经过对患者呼吸功能的锻炼以及身体营养的补给,患者上述肺功能指标分别提升至(2.35±0.15)FVC/L、(1.51±0.14)FEVI/L、(64.54±3.45)FEVI%、(94.51±4.11)%。

除了临床用药治疗尘肺病并强调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康复训练之外,由于尘肺病属于不可逆、进行性状态的较严重病症,在发病过程中患者往往存在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系统感染、呼吸衰竭、气胸、肺结核、肺源性心脏病之类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生存质量。临床在发现患者存在并发症早期迹象时必须根据尘肺病特点以及病情综合治疗。例如在患者合并呼吸道感染时,需应用抗生素联合营养支持,强调患者身体抵抗力的提升;在并发肺结核之类的肺部疾病时,必须改善肺部供血以及肺部循环,避免肺部纤维化,通过肺结核药物达到有效杀菌浓度;在并发心律失常、呼吸衰竭之类的并发症时,需纠正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常规控制心率失常的发作。呼吸康复训练的重点应放在调节患者呼吸状态,改善肺部功能,提升患者身体耐受性方面,强调训练的持续性以及规律性,科学性。只有通过长时间的科学锻炼,才可帮助尘肺病患者改善肺部状态,提升生活质量,让肺部功能得到稳定的调节与改善。

总之,对尘肺病患者实施呼吸康复训练有利于其生存质量的提升,对于患者肺部功能的改善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郝春艳.探讨负荷呼吸训练对老年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4,v.11;No.19605:142-143.

[2]胡姗姗,高劲松.综合性肺康复护理在煤工尘肺患者康复效果中的作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4,v.2308:751-752.

[3]席明霞,覃琴,唐朝.延续干预对COPD出院患者自护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4,v.2919:1-3+26.

[4]赵京梅,李国翔,王慧玲,胡彦峰,贾建武.无创机械通气在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肺康复治疗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v.10;No.16109:1-2.

[5]刘前桂,赵双燕,赵黎黎,田银军,王孝琴.戒烟对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效果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2,v.1706:1008-1010.

[6]张美荣,陆文春.生存质量评估简表和圣乔治呼吸问卷评价煤工尘肺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J].职业与健康,2015,v.3122:3073-3076.

[7]文力.药剂联合呼吸机治疗尘肺合并慢阻肺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v.1111:164-165.

[8]郑雪梅.护理管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7,v.24;No.45605:17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