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特殊群体促进稳定和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关注特殊群体促进稳定和谐

介文新

介文新(大庆油田第十采油厂第三油矿,黑龙江大庆163000)

摘要:如何适应新形势,全力做好社会稳定工作,这既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现就此作简要分析论述。

关键词:特殊群体;关注;和谐

随着改革的深化、体制的转换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人们受各种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经济利益的磨擦、思想观念的碰撞,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由此引发的各种群体性和突发性事件已成为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如何适应新形势,全力做好社会稳定工作,这既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人的诉求包括多个层面。有合理的诉求,也有不合理的诉求;有利益方面的诉求,也有心理方面的诉求。利益方面的诉求指向性非常明确,心理方面的诉求指向性则不十分明确,主要是渴望得到理解、尊重、承认、支持等,有时二者互相交织在一起。这些诉求如果能够通过正常渠道宣泄和满足,就会保证和谐稳定,进而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反之则会积累矛盾,为队伍稳定埋下隐患。

我们矿党委在认真分析稳定形势和队伍状况时发现,尽管不同时期的热点不同,但总有一些值得重点关注的特殊群体,大到上级政策、厂里的各项决策和举措的出台、调整,小到基层干部对具体的工作的安排和具体问题的处理,他们的反应非常迅速和强烈,而且往往具有典型性、煽动性和示范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队伍思想倾向的晴雨表。如果能准确把握和捕捉到这些人的愿望和要求,及时疏导,就会化解矛盾,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这些人的工作做好了,就会影响全体员工的思想和情绪,进而实现整个队伍的稳定。因此,我们根据队伍实际,把长期患病、工伤等有特殊困难员工、性格孤僻,不善与人沟通员工、离异和家庭不睦员工、思想、情绪不稳定员工、有各种劣迹员工、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法轮功习练者等几类人作为需要特殊关注的“重点人”。

不少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都是因为排查矛盾纠纷不及时,工作不到位酿成的。因此,我们的出发点要立足于抓早、抓小、抓苗头,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当前主要是抓好“三项制度”和“两项责任”的落实,促进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一是健全情报信息,预警预测制度。要加强对重点问题、重点事件和重点人员的深层次情况掌握和动态控制,要建立健全信息情报网络,及时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送苗头性、动向性、预警性情报信息。要定期召开形势分析会,掌握社情民意,搞好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及时制定应对措施。

二是坚持排查调处制度。各责任部门要每月进行小排查,季度进行大排查。坚持条块结合,上摸下排,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边排查边调处。

三是领导包案制度。我们对各单位各部门范围内影响较大,可能引发群体性上访、闹事的重大矛盾纠纷,采取定责任领导、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时间,包调处的“四定一包”办法进行调处。

四是强化部门责任。接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责任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做好本部门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

五是强化基层责任。要大力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高度重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构筑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使每一起矛盾纠纷都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化解。

实际工作中,我们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重点人”档案,实行动态管理。目前,我矿有“重点人”若干名,档案中记载了他们的基本情况、曾经反映过的主要问题、解决情况、可能出现的问题等信息。根据不同时期员工队伍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重点做好“重点人”的工作。如每逢春节等重大节日,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法轮功习练者、长期患病、工伤等有特殊困难员工、离异和家庭不睦员工就是需要关注的热点,重点是做好送温暖工作,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体贴;落实好防控措施,维护稳定局面。而进行工资调整、先优模评选、岗位调整等工作时,性格孤僻,不善与人沟通员工、思想、情绪不稳定员工则需要给予重点关注,重点是做好宣传解释工作,澄清模糊的和错误的认识,消除误解和对立情绪,保持队伍稳定。例如,在一次对部分干部岗位进行调整的时候,一名技术干部从前线队调到后线队,相应的工资也进行了调整,实际收入比在前线队降低了一些。这本是正常的工作调整,可他本人认为是领导与他过不去,流露出不满情绪,甚至有准备过年给其不满的人送花圈的过激言辞。我们了解情况后,考虑到这个人平时性格比较孤僻,认识问题比较偏激,加之离异后朋友不多,内心比较孤独等实际情况,没有当作一般问题处理,而是给予高度重视,几名矿领导分别找他谈话,与他交朋友,向他详细解释工资政策,并把他的实际问题向厂有关部门反映。其所在的小队干部在平时注意对他多关新,多沟通,使他逐步理顺了情绪,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是完善“重点人”管理制度,落实责任。我们在建档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重点人”帮扶责任制度》,对每一名“重点人”都确定了责任人,负责收集情况,掌握动态,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如对有偿解除劳动合同、法轮功习练者等重点人,除日常防范外,每逢重大节日、国家重要会议前,每名责任人都按照“四清四控”的要求,即住址清、电话清、行踪清、思想清,矿党委、基层小队、班组、家庭四级监控,保证对“重点人”思想动态情况的掌握。

三是坚持与“重点人”经常沟通,定期走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平时责任人经常找“重点人”谈心、唠家常,摸清他们的思想脉搏,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解决遇到的问题。此外还十分重视与“重点人”家庭进行沟通,时刻保持联系,特别是有特殊困难、离异和家庭不睦、思想、情绪不稳定、有各种劣迹等方面的“重点人”,及时向其家属通报他们的思想和工作状况,取得理解和帮助,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基层单位有一名有偿解除劳动合同员工患癌症去世,这个站党支部闻讯后,为其处理了后事。这名员工的爱人又向我们反映了她身体不好,没有工作,孩子正在上高中,家里没有积蓄,仅靠遗属费过日子,生活十分困难的情况。我们认为,这个人现在虽不是我们的员工,但她的情况很具有特殊性和典型性,非常令人同情,因而也就很具有煽动性。所以我们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最终为其安排了力所能及的工作,本人非常满意。

通过以上的工作我们要认识到,在社会普遍存在的利益矛盾中,有些是必须密切关注和重点应对的。比如涉及群众和干部之间的矛盾,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反复出现而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的矛盾等。我们要在这些矛盾上面多下功夫,做逐步化解的工作。面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只是“说”的工作,也是“做”的工作。也就是说,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相结合,与解决人们遇到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只有采取了有力措施维护群众利益,尽可能地为群众做实事,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使人们真正心服口服,自觉维护社会与企业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