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医学生培养新需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生命教育-医学生培养新需要

雷芸

雷芸(云南省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曲靖655000)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5-0109-01

【摘要】医学人文教育已成为新时代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生命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它不仅在于帮助学生提高生命意识和生命质量,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形成良好医德并提高医学事业境界。生命教育要把握好生命观教育、生死观教育、生命和谐教育、生命伦理教育,探索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生命教育医学生新需要

对医学生来说,生命教育不仅可提高他们作为生命个体的生命意识和生命质量,更重要的是与其职业及日后所从事的医疗卫生事业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医学生形成良好医德和提高医学事业境界的基础环节。笔者认为医学生的生命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去把握,即生命观的教育、生死观的教育、生命和谐的教育、生命伦理的教育。

1生命观的教育

1.1敬畏生命是医学生生命观的基础人的生命是神圣、宝贵的。人为万物之灵长就在于人是有思想的,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哲学家黑格尔在其《哲学史讲演录》中说:“人既然是精神的。则他必须而且应该自视为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切不可低估或小视他本身精神的伟大和力量。”由此看来,人生命的尊严和高尚、神圣和力量,皆源于人的思想。思想和精神使人的生命由弱小变得强大,由渺小变得崇高,由有限变得无限,由自然变得自由……如此这般的生命,怎能不让人心生一份尊重、敬畏。

1.2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是医学生生命观的主要内容生命是宝贵的,人的生命具有不可逆、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特性,既不能返老还童,也不能死而复生,更不能相互替代,彼此交换,每个生命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属于自己,也属于家人、社会,生命是权利也是责任。医学事业是拯救生命的事业,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就应珍惜自己和患者的生命。只有树立珍惜和善待病人生命的意识,在将来的医疗工作中,才能不枉医家之责,不负“天使”之名。

1.3拯救生命、献身医学事业,提升生命质量是医学生生命观的价值取向实现生命的价值是人的内在要求,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劳动中,在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体现。要使医学生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的高贵之处就是拥有自己的事业和能够追求崇高的理想。生命的价值追求是比人的生命更为尊贵的东西。医学生树立济命扶危、保卫人类生命和维护人类健康的理想是崇高的,也是提高自己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有效途径。

2生死观的教育

生死观就是对待生与死的看法和观点。生死相依,正确认识死亡,为的是更好的生存和生活,做到向死而观生,因此死亡教育既是医学生生命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医学生生命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死亡教育让医学生明白,死亡是最终确定人生意义的参照,人只有通过死亡才能凸显生命存在的意义,才能最终实现生命的价值。生死观的教育就是通过生死互渗,引导他们积极规划有限的人生,从而提升生命质量。

3生命和谐教育

生命和谐包括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4个方面。首先,一个和谐的个体生命,是身心健康的统一体。医学生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因而生命和谐教育,应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其次,人与他人以及社会的和谐。要教育医学生学会理解、尊重和关爱他人,培养人文关怀理念,使其善于接纳和欣赏他人,与社会共融共存。再次,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行自然内在价值的教育,让医学生学会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善待自然。和谐教育可以帮助医学生培养和谐的审美理想和人格境界,使之养成和谐柔美的精神,实现天、人、物、我的和谐互动与发展。

4生命伦理的教育

生命伦理为医学生将来应该做什么和应该如何做,即个人层次的行动和结构层次的行动能提供政策性、原则性指导。尊重生命是生命伦理的主旨,维护生命的尊严是生命伦理的基本实践原则,生命伦理的道德底线是,没有正当理由,决不能去伤害他人的生命。医学生掌握相关生命伦理方面的知识很是必要。

生命教育作为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已成为医学教育的必然趋势,在医学教育体制改革尚未完成,新的课程体系尚未建立实施之前,作为医学院校的教师不能等,应该积极探索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把生命教育的内容贯彻到日常教学中去。首先,以思想政治课为抓手,树立正确生命观、价值观。其次,发挥医学专业课程生命意识培养功能,专业课教师也能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理念。再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尊重生命、关怀生命的校园氛围,达到潜移默化地培育医学生生命意识的目的。第四,重视临床实践教学中情景体验,使医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到患者及其家属的痛苦,并将这种情感渗透到其临床医疗行为中。通过体验式的临床实践教学,使医学生遵循医学伦理原则,切实培养他们的生命价值感和生命成就感。总之,生命教育是系统的教育,需要人文学科、专业学科,校内、校外相互配合来进行。

参考文献

[1]赵明杰.当今医学缺少的是什么-论医学中的人文[J].医学与哲学,2003,12:2.

[2]张金钟.关于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医学与哲学,2003,12: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