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困境原因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企业财务困境原因探究

丁诗青

关键词:企业;财务困境;原因

1宏观原因

1.1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及政策的影响

企业是宏观经济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尤其是经济出现增速过快和增速放缓时,国家有目的的运用宏观手段对经济进行调节,以确保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控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人力政策、收入政策等。比如,为了更好的有利于我国企业的发展,必须适应国际经济新格局的新变化,而“一路一带”的战略构想明确了我国经济市场对外开放的新程度,这也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世界经济的机遇点。

1.2体制因素的影响

体制不完善、不健全、不适应发展等因素严重影响着企业财务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企业目的不仅仅是创造利润,也承担了许多社会责任,但是许多企业还受到计划经济时代的体制影响,没有以市场为导向,产品或服务跟不上时代步伐,体制陈旧,受政府影响大,市场主体不明确,在市场竞争中不占优势,诸多不适应发展的缺陷很容易让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1.3行业因素的影响

行业在市场大潮中也经历重大变革,一些效率低下、环境污染的传统行业正在被淘汰出市场,如传统钢铁业、机械制造业、造纸业等,如果这些企业不及时调整和变革,难免逃出淘汰出局的局面。与此同时,一些行业正在蒸蒸日上,如共享经济、网红经济等,这些行业利润高,受众广,在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夕阳产业在经济大潮中如何谋求转型,扭转不利局面,是政府和企业家共同寻求的答案。如在247家机械、设备、仪表业上市公司中有26家被特别处理,占机械、设备、仪表业上市公司的数量10.53%。因此,行业因素对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2微观原因

2.1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错误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多元化经营,固然多元化经营有其优势,可以分散单一经营的风险,可以为公司带来多个利润增长点,可以短期内扩大公司的经营规模和业务范畴,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但是也有其不利因素,如易造成主营业务不明晰,企业运营机会成本增大,不能达到高效配置企业资源,往往会导致市场占有率下降,导致企业的销售额不升反降,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开始反常骤减,甚至变成负数,在资金、人力、技术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不能匹配企业规模日益扩大的需要。

多元化战略成功实现了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使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的战略就是成功的,所以多元化经营存在经营风险,必须深层次权衡多元化战略对企业的利弊影响,如果企业的决策在评估的过程中不谨慎,企业将及其容易陷入财务困境。

2.2经营者自身经营能力有限

经营者自身经营能力对财务风险有直接影响。在我国,上市公司和国企的领导者和掌权者很多都是由政府部门指定委任的,这些人具有非常强的政治能力,但也可能缺乏经营管理的能力。这种现象存在两种风险:一是实际的经营状况和表面的经济状况存在差异,这些经营者往往会片面夸大收益,偏向于激进的经营战略,低估了经营风险;二是经营者的品质经不起金钱的诱惑,虽然经营者的努力与企业经营业绩密切相关,但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经营者的收入却不相匹配,所以这些心术不正的政客领导者会铤而走险贪污。另外,一些中小企业领导没有相关的财务知识,靠主观臆断,会出现对风险判断不准确的情况,易造成财务风险。

2.3债务负担过重引发的负效应

由债务负担过重而引发的负效应,大多数是财务杠杆造成的固定性利息费用,使得企业息税前利润的变动,所带来的每股收益的剧烈变动。财务杠杆既可以给企业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也可以给企业带来负面、消极的影响,所以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当总资产收益率大于借款利率时,举债能够为企业带来正效应,会增加企业的价值;相反,当总资产收益率小于借款利率时,即企业盈利水平低时,举债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造成企业财务风险加大,偿债能力不足,蕴含财务危机,最终可能导致企业破产。我国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中,很大一比例是债务负担过重引发的财务杠杆负效应的后果。

2.4资产的流动性差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在企业正常运营过程中,企业资金管理和资金调度相当于人体的循环系统,若循环系统出了故障,就会造成企业支付能力削弱和丧失,这种由资金管理不善而导致的企业财务困境称之为技术性财务困境,这种困境时可能是短期的,如果我们不加以重视,消极的应对不采取任何补救的措施,企业的财务状况就会像决堤一样被就会卷入糟糕的财务状况,最终爆发财务困境。资产构架的不合理,导致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差。由于过多的赊销,企业的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回笼,由于企业存货积压占用过多,导致存货管理成本加剧,是企业的资金周转能力下降。一旦企业手上没有充裕的资金支付到期的债务,无论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如何的强,企业财务困境就会因此发生。

3小结

我们不难发现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是复杂多元的,想要合理的处理财务困境,企业要适应国家发展大局,要掌握国家的宏观政策、适应现有体制和选好行业。另一方面,从企业自身讲需要建立适合自生的财务目标,充分利用各种低风险的投资业务,要求企业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定合理绩效指标、增大日常净现金流入流出量、降低应收账款的坏账率,将财务困境扼杀在成长的摇篮里,使企业走上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只有善于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审视企业发展,建立预警机制,才能使企业摆脱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刘刚.企业财务危机识别与预警研究[J].商务周刊,2012(10):21-23.

[2]赵冠华.企业财务困境分析与预测方法研究[J].现代企业,2014(06):18-20.

[3]肖斌.国有企业财务困境的权利配置影响分析[J].华人时刊,2015,12:32-35.